
亚洲艺术文献库今日宣布一系列庆祝十周年的活动。由现在至2011年期间,亚洲艺术文献库将推出六项主要活动,纪念文献库于2010年举行十周年的庆典,并同时建立多个讨论平台,探讨当代亚洲艺术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亚洲艺术文献库所收藏有关当代亚洲艺术近代史的资料被公认为全世界最齐全的;机构由 2000年仅有一个书架的收藏,发展至今天拥有超过31,000份文献的公共图书馆。亚洲艺术文献库于十年前成立,以回应当代亚洲艺术的蓬勃发展;机构历来致力于从一个国际视野记录近代视觉艺术的历史进程。
由现在至2011年期间,亚洲艺术文献库将推出六项主要活动,以纪念文献库成立十周年。项目重点包括推出一个为期四年的文献存档计划,搜集、编入索引和保存八十年代当代中国艺术的珍贵记录和一手资料。还有一个全新的行为艺术项目;此外,又将于2010年11月举行亚洲艺术文献库筹款晚会暨慈善拍卖;以及国际艺术家驻场计划和与胡志明市的Sn Art携手于2011年推出一个移动图书馆。
亚洲艺术文献库的创办人兼总监徐文玠 (Claire Hsu) 表示:亚洲艺术文献库的成立是为了回应一个迫切的需求,就是要记录和保存区内当代艺术的多段近代历史。然而,机构发展至今,却远超于此。她指出:亚洲艺术文献库已成为一个资源中心,丰富了本地及亚洲区内历史的多元叙述。
今日,亚洲艺术文献库已不仅是一个有待发掘的静态资料库。亚洲艺术文献库的委员会主席杜柏贞(Jane DeBevoise) 评论道:我们经常问自己要如何活化这些收藏,使其不但可供使用,而且与人息息相关。迄今,亚洲艺术文献库筹办了逾一百个艺术家讲座、社区项目、教育工作坊、座谈会、展览及放映会,以加强跟公众的互动,及提升公众对我们的工作的回响。
为庆祝成立十周年,亚洲艺术文献库特别呈献以下活动:
未来的材料:记录1980-1990年中国当代艺术
八十年代为中国艺术史上的一段转变期,亚洲艺术文献库最近完成了一项为期四年的专题文献存档计划,主力搜集、编入索引及保存八十年代有关当代中国艺术的珍藏记录及第一手资料。拥有过七万份数码资料,亚洲艺术文献库是目前全球最有系统地整理和保存了最多有关这段孕育期资料的库存。公众可透过文献库的图书馆及指定的入门网站www.china1980s.org免费使用这些丰富的学术资源。计划与现代艺术博物馆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MoMA) 的出版《中国当代艺术:原始文献》在香港、北京和上海,以及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举行联合发布会。
行为艺术项目
适逢十周年,亚洲艺术文献库将公布一个全新项目,借着数位化、搜集和保存现时个人和活动导向的文献,从而建立一项专门关于行为艺术的收藏,并将有关资料开放予公众使用。在未来十年,此项目将包含约十二份额外的收藏项目。
亚洲艺术文献库将与社区文化发展中心(Centre for Community Cultural Development, CCCD)于2010年10月22-26日期间联合主办《彳 亍 ── 亚洲行为艺术之实践与档存》(Action Script: Symposium on Performance Art Practice and Documentation in Asia)。有关的专题讨论小组、工作坊和演出,将集中探讨为行为艺术活动作记录和存档的挑战,以及亚洲行为艺术在未来十年的前景。讲者包括Thomas Berghuis、Ray Langenbach、Seiji Shimoda和 Martha Wilson;此外,还有一个由谢德庆主讲的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