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艺术财商频道 > 详细内容

中国当代艺术傲霜待放盼春归

2009年2月26日来源:深圳特区报作者:
2009年2月25日,胡润研究院在北京发布了以2008年度全球公开拍卖市场上中国(包括港澳台)艺术品的成交数据为基础编制的“2009胡润艺术榜”。在2008年度公开拍卖市场作品总成交额最高的中国在世艺术家排名榜单中,51岁的张晓刚以3.01亿元的总成交额取代去年榜首吴冠中,排名第一;上榜50位艺术家总成交额为28.1亿元,缩水25%;2008年天价拍品数量增长明显,4000万以上的拍品共有6幅;50位上榜艺术家,平均年龄为57.5岁。

此外,在新推出的《2009古代书画拍品排名》中,拍品前三名分别是:金昆、郎世宁等《御制 大阅第三图 阅阵 手卷》、赵孟頫《滦菊图》、恽寿平《载鹤图》,古代书画拍品整体价格和天价拍品数量都低于当代拍品。

少壮派大师表现抢眼

2008年期间,中国少壮派大师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最大的关注和追捧。51岁的张晓刚以3.01亿元的总成交额取代去年榜首吴冠中,排名第一。其作品2008年公开拍卖总成交额比前一年增长4.5%。去年排名第五的47岁岳敏君今年排名第二,2008年公开拍卖作品的总成交额达2.1亿元,比前一年减少7%。45岁曾梵志今年排名第三,2008年公开拍卖作品总成交额为2.06亿元,比前一年减少13.3%。

据介绍,这三位艺术家不但在艺术榜上表现抢眼,而且在100幅价格最贵的《2009当代艺术拍品排名》子榜单上,共有41幅作品上榜,占TOP100拍品的41%(去年共有31幅作品上榜),远远高于其他上榜艺术家。TOP5当代艺术拍品中,前三甲各占1席,分别是排名第一的曾梵志“面具系列 1996 NO.6”、排名第四的岳敏君“轰轰”和排名第五的张晓刚“血缘:大家庭三号”。45岁刘小东和65岁王怀庆各有2幅作品入选子榜单前十名。

老艺术家排名下降黑马异军突起

根据榜单,今年老一代艺术名家的排名略有下降。位列第四、第五名的分别为90岁的吴冠中与88岁的赵无极。吴冠中的公开拍卖作品总成交额从3.7亿元下降到1.8亿元。旅居巴黎的赵无极2008年公开拍卖作品的总成交额达1.8亿元,比前一年减少1亿元。89岁朱德群从去年第8名下降到今年的第17名。三位大师的艺术成就早已被艺术界认可,其作品价值在市场上拥有稳定的保障。

据了解,在整体成交额缩水的大背景下,仍然有部分艺术家异军突起。例如旅居法国的严培明,他的总成交额比2007年增长103%,名列第12位。另一位艺术家刘小东以89%的增长排名第六,他的《温床NO.1》和《战地写生——新十八罗汉像》均以超5000万元的天价成交。艺术家杨少斌从去年第36位跃升到今年第20位,总成交额增长高达62%。

2008年艺术家总成交额缩水1/4

据悉,上榜50位艺术家总成交额为28.1亿元,缩水25%,约占2008全球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总成交额的14%。今年第50名的上榜门槛是1471万元,比去年减少322万元。其中,学院派画风艺术家排名下降,比如艾轩从去年第18名降到今年第39名;杨飞云从去年第19名降到今年第35名;陈丹青则跌落榜外(去年排名第20名)。胡润研究院表示,由于部分艺术家,例如陈丹青和毛焰,在前一年均有著名代表之作进入拍卖市场,其成交价格大幅超出这些艺术家的平均价格,所以今年的落榜也在所难免。冷军、丁雄泉等11位艺术家今年没能继续上榜。

4000万以上共6幅

艺术家总成交额的整体缩水同样延续到了《2009胡润艺术榜·当代艺术拍品排名》上,100幅作品的平均成交价为1124万元,比去年降低了20%。而第100名的门槛从去年的748万元降到今年的337万元,缩水一半有余。

这并不代表去年中国当代艺术拍卖市场就是平淡无奇。2008年5月,曾梵志《面具系列1996 NO.6》以7536.75万港元创下中国当代艺术品拍卖的最高价(以港元计)。刘小东也在春拍之时创下接连两幅5000万以上作品的成交纪录。这也是子榜单的前三名拍品。

天价拍品数量增长明显,4000万以上的拍品共有6幅。拍品排行上作品数量最多的前四位艺术家为张晓刚、岳敏君、曾梵志、赵无极,与去年一致。100幅拍品中,王庆松的摄影作品《跟我学》上榜,排名第43位,是唯一的上榜的摄影作品。在子榜单100幅作品中,其中73幅当代艺术拍品在海外拍出。拍卖行中,经由香港佳士得拍卖的作品数量占到总数的1/5。香港苏富比以17幅拍品的成交量紧随其后,北京保利和罗芙奥以11幅拍品的成交量并列第三。

2008的中国当代艺术春暖秋凉

如果将2008年春秋两季(1月至6月为春季,7月至12月为秋季)的数据分别统计,会发现整个中国当代艺术投资市场在2008年中的巨大转折。

50名上榜的艺术家的春拍总成交额为19.9亿,占到了50人全年总成交额28.1亿的71%,秋拍成交额占到全年29%,仅为春拍的四成,市场下跌一半多有余。回溯到2007年春季,对两年共四季中超过800万的成交作品数量进行统计,2007年秋季为四季之中最高,共有52幅,2007年春季与2008年春季基本持平,各有36幅和35幅,而进入2008年秋季,数量骤减至11幅。经历了2007年的火爆之后,中国当代艺术投资市场开始进入理性调整期。但从另一角度来看,降温的艺术品投资将一批拥有个人品味的收藏家重新拉回市场。而雕塑作品的走俏和古典字画的平稳也提供投资者新的关注焦点。

古代字画吸引近三成富豪收藏目光

中国古代书画经过2005年和2006年的调整,2007年开始逐渐回暖,良好的趋势贯穿全球经济低迷的2008年,并持续至今。根据《2009至尚优品——中国千万富豪品牌倾向报告》显示,当代艺术品不再是今年富豪收藏首选,收藏当代艺术品的人数也大幅下降,从36%减少到11%。而古代字画所具有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使它们的价值极具保障性,吸引了25%的富豪收藏目光。

《2009胡润艺术榜·古代书画排名》拍品前三名分别是:金昆、郎世宁等《御制 大阅第三图 阅阵 手卷》、赵孟頫《滦菊图》、恽寿平《载鹤图》。古代书画拍品整体价格和天价拍品数量都低于当代拍品。4000万以上的古代书画拍品只有2幅,市场精品主流成交价格居于500万-1000万元之间。数据显示,明清文人书画为市场追捧主流,其中明末清初的八大山人——朱耷居古代书画拍品数量之首,其次是清代的王翚和明代的唐寅。

 
今日艺术网旧版: 艺术新闻 | 艺术批评 | 展 览 | 艺术财经 | 人物 | 美术馆 | 艺术经典 | 艺术教育 | 图片中心 | 图书资讯
大学生年度提名展(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