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艺术财商频道 > 详细内容

艺术品拍卖市场上的黑幕(图)

2009年2月26日来源:东方早报作者:

苏富比和佳士得拍卖公司曾暗中联手,以非法手段从13万名顾客手中猎取高达4亿美元的黑钱

艺术品收藏被称为“特殊的有价证券”。二次大战后,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浪潮,全球拍卖业进入鼎盛时期。艺术品拍卖价格近10年被一抬再抬,屡破世界纪录。

随着成交额的不断攀升,拍卖公司也受益匪浅,作为中介方,拍卖公司会从卖方和买方处各收取一定佣金,成交价格越高,拍卖行获利越多。如此巨大的经济收益,促使拍卖行不断追逐高价艺术品。为获取更高的利润,一些拍卖行及各方参与者甚至不择手段……

怪现状之国外篇


操纵价格


  苏富比(Sotheby,又译索斯比)和佳士得(Christie,又译克里斯蒂)拍卖公司作为拍卖行业的航空母舰,控制了全球95%的艺术品拍卖市场,凭借如此高的市场份额,两大拍卖巨头在拍卖界可谓呼风唤雨。


  但在1999年,这两大拍卖公司却爆出了合谋操纵艺术品价格的丑闻。据调查,苏富比和佳士得的董事长于1993年至1999年期间,曾经暗中联手操纵全球拍卖市场,提高行业佣金,垄断价格,欺诈客户,以限制正常的商业竞争,赚取高额利润。两大拍卖行串通一气,对出手艺术品的客户收取同等金额的佣金,使客户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两大拍卖行通过这种非法手段从13万名顾客手中猎取了高达4亿美元的黑钱。该丑闻被成为拍卖历史上的最大黑幕。


赝品风潮


  由于赝品始终有着广大的市场并能够获得不菲的利润,使一些拍卖行已经将造假售假变成了一项系统工程,赝品伪造程度之高足以让顶级鉴定师走眼,而且总有一批年轻且名不见经传的艺术家出于经济原因而大肆造假卖假,直接冲击了艺术品市场的运行;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部分拍卖公司置法律于不顾,与被代理人相互勾结钻法律空子知假卖假,这些赝品最终也会由“黑户”一跃而为“名门贵族”,拍卖行因此也成为一个赝品“合法”的销售基地。


  “造假大师”中最有名的莫过于英国的约翰·米亚特,他几乎伪造了20世纪所有著名绘画大师的代表作,在过去的10多年中,他临摹了两百多幅现代绘画作品,几乎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成为英国艺术界有史以来最大的骗子。因造假而被逮捕入狱的米亚特在2002年出狱后,还曾把仿作都拿出来展示:莫奈、毕加索、雷诺阿,画展上这些赝品几乎都显露出绘画大师精湛的艺术手法与风格。所有这些赝品居然拍出了数百万美元的高价。

 
今日艺术网旧版: 艺术新闻 | 艺术批评 | 展 览 | 艺术财经 | 人物 | 美术馆 | 艺术经典 | 艺术教育 | 图片中心 | 图书资讯
大学生年度提名展(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