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艺术财商频道 > 详细内容

动态:韩国艺术市场呈现相对低迷状态 

2009年3月3日来源:雅昌艺术网作者:

——韩国江南大学美术市场研究所徐镇洙教授访谈

  近来的韩国艺术市场呈现出一种相对低迷的状态,总体表现不太理想。根据今年年初出版的“2008年韩国艺术市场报告”显示,自2005年开始热起来的韩国艺术市场,在2007年底开始缩水。画廊减少了展览计划,拍卖市场也表现出行情的低落。2008年韩国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较2007年降低了38%,拍卖成交总金额从2007年的1926亿韩币(约合人民币14.75亿元)减少到2008年的1191亿韩币(约合

人民币6.0亿元),表现出急速的缩水。

  从根本上来讲,韩国民众购买艺术品,更注重的是经济上的投资,忽略了艺术生活,偏离了艺术市场健康发展的轨迹;而长期以来的收藏传统则是以西方艺术如印象派等作品为主要目标,韩国本土艺术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而2008年所发生的一些不利因素,更是韩国艺术市场低迷的直接因素。

  首先,是经济危机给艺术市场带来的联动影响。韩国的市场属于外向型市场,依赖出口创汇,而由于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韩国贸易顺差一直在缩小,国内经济受到极大影响。艺术品买家可自由支配资产大幅缩水,直接影响到艺术市场。

  其次,韩元贬值。2009年1月28日,韩国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韩元相对于美元贬值25.7%,贬值幅度为1997年以来最大。而2008年9月中旬,美国雷曼兄弟公司倒闭给金融市场造成系统性冲击,在韩海外投资机构为回笼资金而大量抛售韩国股票。而依靠高负债来发展的韩国经济,也受到海外债权机构的制约。国内资金由于经济不景气,也出现了向海外投资市场转移的现象。外汇流动性问题严重等因素都造成韩元贬值,韩元对美元汇率一度跌至1513韩元兑换1美元。经济的下滑,导致艺术市场的资金流入也大幅减少。

  再次,三星集团丑闻。2008年爆出的三星集团“秘密基金”问题,令艺术品买卖蒙上了洗钱等阴影。而一向对艺术市场有支撑作用的大企业收藏,也步入阶段性“寒冬”。这些企业,因为三星集团事件的警示而分外谨慎,不轻易出手购买艺术品,这无疑也对艺术市场形成直接的冲击。

  另外,伪作问题。2007年5月22日,首尔拍卖公司拍出的已故艺术家朴寿根(Park soo keun,1914-1965)的一幅37×72厘米的大幅油画,以45.2亿韩元(486 万美元)的高价成交,刷新了韩国艺术家作品拍卖最高价纪录。这件作品由曾资助过朴寿根的美国私人藏家送拍。但此后一些艺术杂志对于该作品的真伪提出质疑,从而引发了韩国艺术界的一场争议,对韩国拍卖市场造成了极大的不良影响。

  最后,税收政策。韩国政府现仅对在世艺术家作品征收增值税,而新近修改的税法将于2012年开始,也将对过世艺术家和国外艺术家作品征收增值税,这会对艺术市场的发展产生一定阻碍。

 
今日艺术网旧版: 艺术新闻 | 艺术批评 | 展 览 | 艺术财经 | 人物 | 美术馆 | 艺术经典 | 艺术教育 | 图片中心 | 图书资讯
大学生年度提名展(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