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艺术财商频道 > 详细内容

艺财专题:市场根基保证抗跌性——行家点评书画市场

2009年3月20日来源:国际财经时报网作者:

中国书画,经历了从2003年至2004年的行情喷涌、人气爆棚,到2005年底至2006年的平淡冷清,2007年和2008年略显低迷中逐渐回暖……这个一度大起大落的市场始终保持着单行线的发展势头,与整体市场行情若即若离。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中国书画根深蒂固的传统,使得它的创作力量远远高于其他艺术类型,在整个艺术品市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大多数拍卖公司安身立命的根本;另一方面,中国书画具有庞大的消费群体,更便于藏家的资金流转。

2009年,物价涨了、股票跳水了、市场崩盘了……整个经济低迷的情况下,艺术品收藏也面临全面的洗牌和调整,到底还能投资什么收藏什么呢?不少人推测,在当代艺术不振的情况下,部分市场资金很有可能向中国传统书画回归。是否果真如此?书画市场是否能继续坚守其单行线的稳定轨迹,甚至如我们期望的借机回暖呢?

本期专题中,我们针对书画市场基础广、销量大的特点,从基础环节展开调查,借经营中低端价位作品而持续发展起来的嘉德四季书画拍卖板块为个案,侧面调研书画市场从无到有的发展经历;采访了一批书画藏家,他们之中既有在收藏界摸爬滚打多年的老藏家、也有热衷淘宝捡漏的玩家,更有专注书画个案研究的学者和业内人,在他们的故事和心得中了解书画收藏的规则和玩法;最后我们还邀请更多业内行家里手对书画市场的众多问题进行点评和预测,为未来指点迷津。种种迹象表明,中国书画消费和收藏市场在这十几年当中没有停滞发展壮大,只要这一坚实的基础还存在,我们就有足够的信心面对未来。

经济危机彰显书画市场抗跌性?

胡妍妍

现在大家可能觉得书画市场面临着调整,其实我们应该不必担心这个事情。从嘉德十五六年的拍卖数据中可以看出,我们是经过了八年的孕育才登上一个新台阶的。在2004、2005年,是这个市场冲高的一个腾飞。腾飞之后,在新的平台上必然面临一些调整,从行业本身的发展来看,这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我们也应该看到,2003年之后,尽管书画市场有调整,但成交额始终没有降到03年之前。这也就是说,我们登上新台阶之后,就没有下去过。只是说,我们在新台阶上往前又走了两步。现在经过调整,往后退了一步,总体来看还是发展的,仅仅是这样而已。我们现在经历的等于你爬坡之后,还在坡上面,所以不必太慌张。同时,我们也碰到行业调整,碰到了世界经济前所未料的一个衰退,我觉得肯定对书画市场是有影响的。

另外,我们前十年的书画市场,基本上是把三四十年的一个价位慢慢往上升。1949年之后,艺术品、文物基本上是没有市场的。直到改革开放,整个艺术市场也没有价值的坐标了。那么,我们前面十年等于在整理这个市场,然后来重新划定价值坐标。那个时候,基本上所有画的成本都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比如我们去文物商店征集的化画作,他们当时收购的时候,可能就三五块钱。我们可能卖一两万块,这个价钱怎么可能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呢?此外,还有一些画作是藏家祖上流传下来的,对他们来讲都是没有成本的。因为那个时候没有价值坐标,同时,每个人之前的画作又没有成本。所以,这个很难与经济形势挂钩。但是从2000年之后,市场上多了78、79年经过私下换手的作品,这些曾经交易过的画作,再拿出来的时候,他起码的价钱也得比之前的交易成本高。这样类推下来,一些在04、05年高价买进作品的藏家,现在想在06、07年再出手的时候,恐怕就要等一等,因为这些作品还没有实现价值的增长。这样,艺术与经济的挂钩就比较密切了。

现在艺术市场已经跟整个大的经济扭在一起,而不是说当初它是很独立的一个小小的市场。你从整个成交的金额也可以看出来。之前一年才几千万,在整个市场里太微不足道了。现在我们一家,仅书画一年就六个亿。全国整个的市场已经非常庞大了。所以经济环境对艺术的影响是必然的。不过,我觉得书画是在这个调整或者说有一些波澜的时候,是最稳定。这可以从这几年的数据中看出,我们从06年开始,书画就开始调整了。但是06年到现在,我们基本上保持06年的水平,差不多是五个亿。现在差不多是六亿五或者六亿八,基本都还是在一个合理的范围。这是已经过去的事实了,这说明书画的抗跌性还是挺强的。

顾大希

不受经济危机影响的是存世量比较少的,名气非常大的,尤其是量少质精的。一些画派跌的很凶,比如海派的一些书画。还有就是一些价格被炒的很高的当代书画,跌的也很厉害。近现代书画的大部分都受影响。

李雪松

整体的成交规模会很差,但是像我们这些在这个行里浸淫了很长时间的人,所关注的东西仍然是很高价位的,而且将来还会更贵,将来会出现一个分化。有很多不太好的艺术品,将来会越来越便宜,从主流的市场出去。质量会提高,数量会下降。将来的中国艺术品不会有问题,中国收藏传统已经几千年了。民国的时候,是比现在所谓的金融危机残酷得多的年代,但是一件好的艺术品仍然是价值连城的。中国民间的资金量太大了,中国艺术品的成交额占的比例太小了。现在短期内股市啊等等的投资前景已经不好了,能够投资的模板很少,艺术品买进之后没有后续的维护成本,而且有最基本的欣赏功能,而且是可以传世的。股票可能会被摘牌,但是齐白石不会被摘牌,所以特别适合中小资金的进入。

哪些是书画市场的支撑点?

胡妍妍

我们对每年的客户都有非常详细的统计,我们的买家客户还基本保持一个数量。另外,我们每年差不多还有百分之十几新买家进来,这样对这个市场是非常有利的。

再者,从书画本身讲,它是渊源流长的。这个已经成为中国人的一种集体心理,而不是个人的心理。所以,我觉得这是我们特别坚实的文化的根基。你不需要跟它讲道理,说唐伯虎的东西很值钱,很珍贵。你只要说出这个名字来,他就会觉得非常珍贵。这个是我们文化的一个基础。从审美的观点来讲,中国画更加为大众所接受。整个在华人圈里面,就是对中国画的这种认同感,这是谁也颠覆不了的。所以我觉得这个是书画特别好的一个基础。

当然,我们现在可能遇到的一些困难,比如说些经济上的问题,有些人是不是在这个经济衰退的时候,或者是发展缓慢的时候,会不会再拿出来钱来买画呢?这可能是很多人的一个顾虑。但是如果我们从相反的方面来考虑,很多人认为在这个时期,买什么东西会保值呢?很多人还是会首选古董绘画,他觉得这个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也是千百年来被证明、比黄金更有价值的一种东西。三年黄金变烂铜,就是黄金有时候还会贬值。但是绘画除了文化大革命,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时期是贬值的,这个是深入人心的。

米景扬

我觉得艺术品市场和经济有直接关系。世界经济虽然出现大问题,我觉得中国不会有太大的问题,经济不出问题,艺术品流通也不会有大的起伏。从去年春秋拍,到今年春拍,艺术品流通以拍卖为主要表现形式。从这些拍卖来看,大部分艺术品确实受影响。但真正好的,很杰出的画家的突出作品,甚至冷面孔的艺术品,却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还在按照原来的规律不断提升,总的来看,我对艺术市场是乐观的。

整个市场还是很有力量的,现在的新生的一大批有钱人,他们投资了各个板块后,必然在文化上有所反应,所以他们要把自己的资金往艺术品上来投。当然投是需要一个过程了,对艺术品需要了解、熟悉、爱好。形不成爱好,即使有钱也不会有成绩。

郭老

中国书画有抗跌性,一是因为中国人比较喜欢中国书画,有中国情节。二是,我觉得中国书画还会上涨,因为中国经济会复苏,现在的低谷是暂时的。三是,书画市场能分流原来股市和房市的资金,尤其是在股市和房市不好的情况下。至少说,中国书画市场保值增值的最稳妥的方式。四是,中国书画市场是分级的,从潘家园这样的低级市场到拍卖类的高级市场,市场基础广泛。

郭彤

06年和08年的两次调整,为什么最终都是近现代相对挺住了一些呢?因为收藏人群相对稳定,面比较广,基础也比较深。收藏在中国是很重要的事情,即使在民国那么乱的时候,中国的收藏也是很鼎盛的。何况现在中国正处于经济比较鼎盛的时期。

近现代还有一点,它还是比较好理解。就是近现代的作品的价位比较好理解。因为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坐标,横向和纵向比较,一个画家的地位就了然于胸了,买家心里就比较踏实。而且真正做收藏的人,他对近现代的了解相对于他对当代、对别的门类的这种理解还是要深得多。此外,学术对近现代的研究也是比较深的,有学术支持。一个新人想买老画的话,他的知识的厚度可能支撑不了。同时,近现代定位的跨度也大,从顶级到一两万的这种东西,他的接受层次也可以跟得很开,它的面很广。

 
今日艺术网旧版: 艺术新闻 | 艺术批评 | 展 览 | 艺术财经 | 人物 | 美术馆 | 艺术经典 | 艺术教育 | 图片中心 | 图书资讯
大学生年度提名展(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