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拍”大戏开锣中国书画成交火爆
2009年6月15日来源:南方日报作者:
各大拍卖行春、秋两季拍卖的成交结果往往是一年内收藏拍卖市场的“风向标”。记者注意到,此次“春拍”的火爆更多体现在饱含中国传统文化深厚内涵的书画与文玩类拍品上,而在2005年—2007年的市场中红火异常的当代艺术品则暗淡许多,专家表示,随着市场预期全年宏观经济面将进一步转暖,藏家的视野也逐渐转移到能够承载历史分量和文化价值的拍品上来,好的拍品在市场中认可度还是非常高的。
中国书画被看好
上月底,中国嘉德2009年春季拍卖会在京落槌,在为其两天的拍卖中,包括中国书画、瓷器工艺品、油画雕塑影像及古籍善本各门类专场悉数上拍,加上早前已经结束拍卖的邮品、钱币、铜镜等,中国嘉德2009年春拍总成交额超过5.4亿元。
尽管总成交额显示了市场的热度,但这还不是最抢眼的方面。在此次春拍中,整个中国嘉德书画部分成交金额高达3.47亿元,占总成交额的70%,而书画部分所有专场的平均成交率更是创出83.75%的高位,成交额超过100万元的作品高达54件,超过500万元以上的作品也有5件。
记者了解到,中国嘉德古代书画拍卖表现尤其亮眼,三件清宫旧藏书画共拍出1.1亿元人民币。宋人(旧题:萧照)《瑞应图》作为拍卖场上可遇不可求的高古作品经过32次叫价,最终以5824万元人民币高价成交;同场的近17米长的明代吴彬《临李公麟画罗汉》卷在经过35轮激烈争夺后,最终拍出4480万元人民币,董邦达《雪后悦心殿诗意图》也拍出795.2万元人民币。
此外,近现代书画部分成交势头也极为红火,众多拍品以高出估价数倍的价格成交,平均成交比率超过82%,张大千、齐白石、徐悲鸿、黄宾虹等名家精品受到藏家欢迎,尤其是张大千有6件作品成交价超过200万元,显示出中国书画市场良好的成长性。
无独有偶,北京保利此次春拍推出“国宝”级的宋徽宗《写生珍禽图》,最终被来自上海的藏家以6171.2万元收入囊中。
广州市西关古玩商会常务副会长郑朝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候表示,此次春拍市场对中国书画作品的追捧不是偶然,前两年中国书画作品一度进入盘整期,其艺术价值和传承历史文化的价值没有得到市场充分认可,然而随着金融海啸的冲击,前期炒作太热的当代艺术品市场遭受重创,泡沫凸显,藏家对中国书画的价值认知也随之不断提升。
当代艺术遇冷
在中国书画拍卖吹响市场回暖号角的时候,当代艺术品拍卖仍在延续金融海啸以来的低潮。
有业内人士表示,从香港苏富比、佳士得,到内地的保利、嘉德,今春价格过千万的当代艺术作品仅有张晓刚一幅,而原本徘徊于百万元左右的新兴艺术家们也连带失去了市场。
从春拍的结果来看,国内多家拍卖行也推出了当代油画、雕塑、影像等专场,但市场仍然处于盘整期,情况与去年秋拍类似。在中国嘉德的“春拍”中,红色经典作品沈嘉蔚《为我们伟大祖国站岗》以795.2万元人民币高价成交,陈逸飞音乐题材重要作品《吹单簧管的女孩》拍得672万元人民币;除此之外,在现当代雕塑史上具有极高地位的潘鹤老先作品《坦赞铁路歌》以89.6万元人民币的成交价在中国嘉德“中国雕塑系列专场·东南雕塑”专场中拔得该场头筹。
不过,名家名作的偶尔闪光,并不能吸引太多的市场人气。郑朝晖今年现场观摩了广东地区多家拍卖行的小拍和春季大拍,他表示,由于前几年炒作过盛,对于中国当代艺术品,很多藏家现在持有观望心态,拍行必须依靠名家名作才能吸引藏家关注。
郑朝晖表示:“在市场最为火热的时候,一位当代油画家的作品经过拍卖后,价格比齐白石、张大千的作品还要高,当时稍有清醒的业内人士都明白,没有经过时间和艺术的沉淀,一些作品屡次创造天价是很难以理解的。“就像股市,不断的讲故事,炒预期,股票的估值就被市场人为的炒作抬起来了,看到最后暴跌前会是谁接下最后一棒。”
他表示,当代艺术品在春拍上遇冷或许不是坏事,很多藏家会反思自己的收藏思路和方向,市场也会挤压泡沫做出调整,“我相信,作品精彩、价位合理的拍品还是会受到市场欢迎的。”
链接
外围拍卖回暖明显
受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的冲击,2008年各大拍卖行业绩乏善可陈,这一年收藏市场的人气也陷入低迷。
进入2009年后,虽然全球经济仍在低谷中徘徊,但回暖的迹象却间或显现,全球主要资本市场也出现一轮至今尚未结束的反弹行情,对于收藏市场而言,经过调整挤压泡沫后,大多数艺术品的估值渐趋合理,市场人气也再次聚集。
4月初,一直被看做亚洲拍卖市场“晴雨表”的香港苏富比“春拍”尘埃落定,5天8个专场的拍卖活动人气火爆,苏富比交出了一份相当不错的“成绩单”。彼时,即有业内人士判断,随着苏富比春拍的开门红,2009年艺术品市场的反弹趋势已经确立。
5月份,国内春拍大戏帷幕如期拉开,业界排名靠前的几大拍卖行均表现不俗,北京保利和中国嘉德成交总额分别达到5.9亿元和5.4亿元,涨幅较上一年度秋拍3.9亿元和3.6亿元的成交额超过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