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玉水牛最近在Woolley & Wallis拍卖之时,东西方对中国艺术的欣赏品位在英国威尔特郡的乡间发生了碰撞。这件清朝时期(18世纪)的菠菜玉水牛堪称完美,其特别之处包括一个贵族所有者(第五世亚伯勒伯爵)、藏于银行保险柜多年、起源可追溯到1938年。其镀铜底座更是锦上添花,上有乾隆朝(1736至1795年)的标志——这对中国收藏家来说有着不可抗拒的吸引力。拍卖房间里挤满了中国竞拍者。50万英镑的估价轻易就被打破,最终该件玉器以惊人的412万英镑由著名的伦敦交易商Eskenazi拍得。“无论是对欧洲还是中国买家来说,这都是一件魅力令人难以置信的玉器,其颜色无与伦比,雕工美轮美奂,而其它这类玉器往往会更加厚重,更加粗陋,”Eskenazi的菲利普·康斯坦丁尼迪(Philip Constantinidi)说。该公司是为其客户购买的吗?“嗯,我们已经有人选了,是一个欧洲人,”他说。为了证明他有关外界普遍欣赏这个玉水牛的观点,他补充说:“具体我们不清楚,但我们认为,低价投标者可能是中国人。”
在香港,中国买家也似乎已经摆脱了衰退的影响。在那里,佳士得(Christie)最新一轮的拍卖成交十分强劲。与去年同期相比,该公司已经缩减了拍卖物品的规模,而且根据专家英格丽·杜德克(Ingrid Dudek)的说法,公司在估价和藏品储备方面“更保守”了。“我们决定让市场来告诉我们如今的热点在哪里,”她说,结果“与我们在纽约看到的情形非常一致,大量流动资金涌向适销对路的拍品,市场对知名拍品的充满信心。”佳士得的夜场拍卖将亚洲当代艺术和20世纪中国艺术这两个完全不同的市场结合在一起。其销售业绩堪称不凡,89%的拍品成交,成交额超出估价,达到1.817亿港元。最抢手的作品属于一些经典的艺术家,如常玉(Sanyu)。作为20世纪初在巴黎学习的华人艺术家之一,常玉融西方主题与中国书法于一体,其作品备受中国收藏家的追捧,但西方人则不那么感兴趣。他在20世纪50年代的作品《猫与雀》(Cat and Birds,1955年在巴黎展出),在竞拍中大幅突破3500万港元的估价,最终以4210万港元成交,创下新的拍卖纪录。赵无极1957年的一幅抽象画最终成交价较估价翻了一番,以3540万港元被拍走。但张晓刚1999年“大家族”系列的一幅作品以660万港元成交,低于其700万至900万港元的估价,也较去年2月拍出的一幅同系列2001年作品近400万美元的价格相去甚远。
摩洛哥富有传奇色彩的酒店La Mamounia刚刚完成大规模翻修,就像一条蛇褪去其鳞片一样,该酒店将其所有20世纪80年代装饰艺术风格的装饰品全部拿出来拍卖掉。为期4天的拍卖涉及绘画、家具和装饰物品,上周末在马拉喀什举行,由法国拍卖行Aguttes操办,其拍卖活动大获成功,实际成交价格较事先估价翻了一番,达到近300万欧元。价格最高的一件拍品是一对精美的镶壳男子半身像,曾经用来装饰酒店Spa的入口处,其估价仅为800到1200欧元,但最终成交价却高达4万欧元。它们被一对经常入住Mamounia 酒店的夫妇买走,该夫妇还以2.31万欧元(估价500至700欧元)买下了一张桌子。即使是一只装饰艺术风格的烟灰缸也拍出1100欧元的高价。这还没算完:更多的家具和亚麻制品6月23号至25号被拿上了拍卖台。该酒店将在今年斋月过后的秋天重新开张。
法国主办的艺术博览会“艺术—巴黎·阿布扎比”(Art-Paris Abu Dhabi)今年似乎很可能被取消。“在经济危机情况下,环境不理想,很多其它博览会也都不得不被大幅削减规模,”展会组织者洛尔德·豪特威尔(Laure d'Hauteville)说,“但是我们正计划在2010年大张旗鼓地举办一场。”去年的这一展览11月举行,在商业上并不成功。展会请来富裕收藏家的同时,却忙于各种精美的晚宴和游艇旅行,经销商们对此愤怒不已。讽刺的是,该展览的附属活动似乎无论如何都将进行。“边缘阿布扎比”(Fringe Abu Dhabi)正在由艾米莉·多尔蒂(Emily Doherty)组织进行,后者今年3月还在迪拜负责了另一项附属活动“巴斯塔基亚展”(Bastakiya fair)。多尔蒂意图打造一个更加草根的活动,不要政府的赞助,并已取得当地画廊的积极支持。“对我来说,本地和本区域的艺术舞台是一个关键的吸引力,人们感觉海湾地区迫切需要边缘的感觉,”她说。
伦敦最近有了一场勇敢的冒险:6月6日开幕的首个俄罗斯艺术展,地点在骑士桥的Jumeirah Carlton酒店。这次活动吸引了35家参展商,展出了范围广泛的俄罗斯艺术,从肖像画到费伯奇(Fabergé)再到当代艺术都有。俄罗斯人的财富已受到了全球金融危机、能源收入减少和股票价格暴跌的打击,但此次展览组织者彼得·伦敦(Peter London)说,“此次展出的作品价位都很现实,我们认为仍然有买主,俄罗斯人和非俄罗斯人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