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艺术财商频道 > 详细内容

港台收藏家陆续出货 内地藏家数量反超趋势

2011年1月6日来源:人民网作者:

拍卖归根到底是一门生意。在我们对目前拍卖市场所做的总结中所提到的关键词,诸如“亿元时代”、“V”型回暖、“历史最高”、“再创纪录”等等都是以资金的数额为度量的,而这些钱全部来自收藏家的口袋。

现在再来说中国收藏家崛起的问题似乎是老生常谈,因为几乎在10年前这种趋势就初现端倪,2004年以来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增长也多有印证;2007年,中国在世界艺术品拍卖市场所占份额首次超过法国,位列世界第三,华人收藏家当然在其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如果没有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国收藏家的壮大将成为一个确定性的命题而失去了重复被提及的趣味,不同的是在2010年全球艺术市场尚未脱离困境之时,中国的艺术市场增长领跑全球,在全球各个主要城市都设有分支的国际拍卖大鳄苏富比和佳士得表示,它们在亚洲的拍卖业务成为目前唯一仍在增长的区域市场。这次华人又站了出来!

  港台东南亚华人竟收“标王”

  香港和台湾在华人收藏中起步很早,上世纪60-70年代的香港以及80-90年代的台湾主导了中国艺术品的收藏,是各大拍卖行中国艺术品业务的主要客人。随着艺术品市场的中心和转向中国内地,大家的关注度似乎都放在了大陆购买者身上。但是事实证明,如今香港和台湾依然拥有强大的购买力,更重要的是他们手上有“货”,最近几年在内地及香港拍卖会上出现的重要拍品多出自港台收藏家之手。

一个重要的趋势是,港台收藏大家及出货也收藏,其中行事高调、曝光度最高的莫过于香港收藏家张宗宪及其胞妹张永珍。张宗宪这些年不断的将自己珍藏的瓷器工艺品及近现代书画作品拿出来拍卖,香港苏富比连续几次推出“张宗宪珍藏书画专场”,成交数量及数额巨大,仅今年春季香港苏富比推出的最后一部分“张宗宪藏中国书画”就拍出了近1亿元。今年秋拍中,张宗宪和张永珍又成为最重要的买家。

在10月7日香港苏富比“彩华腾瑞——戴润斋清宫御瓷珍藏”专场前十位中,有4件由张宗宪、张永珍兄妹收入囊中。此次秋拍的最高价拍品清乾隆浅黄地洋彩锦上添花“万寿连延”图长颈葫芦瓶,从2000 万港元开始竞投,经过总共45口叫价,最后由张永珍以2.5266亿万港元竞得。这一天价也超过了2005年7月伦敦苏富比拍卖会上“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创下的1568.8万英镑(约合2.3亿元人民币),刷新了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拍卖世界纪录的最高纪录。

今年不仅仅是传统艺术品市场高歌凯奏,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也开始大幅度复苏。在今年香港苏富比秋拍中,指标性艺术家张晓刚1992年创作的《创世篇:一个共和国的诞生二号》以总价5218万港元成交,使该艺术家作品价格重回最高点,这件作品的购买者为印尼华人收藏家余德耀,这位收藏家前几年中国当代艺术品接近高点的时间段购买了大量的作品,现在他依然热情不减,并计划在上海开设美术馆,这件藏品的购买算是为美术馆的建造提前预热了。

 
今日艺术网旧版: 艺术新闻 | 艺术批评 | 展 览 | 艺术财经 | 人物 | 美术馆 | 艺术经典 | 艺术教育 | 图片中心 | 图书资讯
大学生年度提名展(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