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理财呼唤专业操盘手
2011年1月7日来源:上海人才市场报作者:程亮
艺术品行情扶摇直上,破亿元的拍品频频闪现,同时,艺术品收藏与投资的理念在近几年得到极大普及,收藏类电视栏目蜂拥而上,让普通百姓都产生了收藏与投资艺术品的冲动。金融业到艺术市场分一杯羹自然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
艺术与金融“联姻”,古已有之,典当行早就开始从事艺术品抵押贷款、艺术品租赁等艺术金融业务,而今天,艺术基金、艺术股票等多个艺术金融产品已然诞生。“艺术+金融”的意义就让更多人有机会通过艺术品投资实现保值增值,“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讲,投资艺术品可以有三种方式。一是通过拍卖会这种二级市场拍得产品,但这个市场并不大,而且只适合最高端投资者;二是通过画廊这种一级市场,个人可以去画廊挑选藏品,但需要非常专业的知识来辨别真伪和价值,个人也不容易做到;三可通过银行去进行投资,个人可不拥有藏品,同时又能分享到艺术品的升值效应。”朵云轩拍卖行一位资深人士介绍。
上海资深艺术品投资顾问石建邦表示,目前有很多银行都介入了艺术品投资领域,比如招商银行、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都与嘉德(全球两大拍卖行之一)合作,民生银行现在已经有了艺术理财产品。因此,艺术理财人员的需求就随之显现。
石建邦曾多次为私人银行服务高管、财富代表以及高端客户讲授艺术课程。在授课过程中,石建邦发现,目前银行的私人财富代表甚至领导层对于艺术的了解和认知非常浅显和基础,有的甚至可以说一无所知。于是,他讲课时不得不从最基本入手,如“原创艺术与复制艺术的区别”、“如何看待商品艺术和艺术商品”等等话题,先让这些财富代表或者客户了解什么是真正的艺术,让他们要感同身受什么是艺术,然后再到什么是真正优秀的艺术。
“归根到底,提供艺术品服务或理财的机构还是要建立自己的专业团队。”上海资深艺术品市场媒体人士林明杰也强调,艺术品是特殊商品,艺术金融化必须要实现金融高手与艺术品经营高手的结合,两者之间如找不到交汇点就不能成功。“艺术品投资、收藏是个人的事,是很个人化的,是既关心艺术、热爱艺术,又具备一定经济能力的人自己的选择。但现在很多在市场上忽悠的人是别有用心的,操盘的人当中有多少是真正懂艺术的呢?必须由既追求完美,又有职业精神的人来掌舵,艺术品市场金融化才能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