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艺术财商频道 > 详细内容

当代艺术品风起云涌 全民炒艺术正悄然来临

2011年9月22日来源:东方网作者:宋振喜

艺博会开幕现场

  2011上海艺术博览会19日下午在世贸商城谢幕。据主办方透露,本届艺博会共吸引观众5万多人次,现场成交金额达1.3亿元人民币,比上届猛增6000万元,由此标志这个亚洲最大艺术博览会的成交量进入了引人瞩目的“亿元时代”。

  “艺术就是财富”,主办方丝毫不掩饰艺博会的商业价值。众多展品,标签上没有价格栏的,微乎其微;众多“站台”的艺术家,微笑、合影,疲惫的身影让人颇有艺术被亵渎、冒犯的感觉。包括上面的数字,都在暗示:如同当初的全民炒股、炒房一般,全民炒艺术的时代正悄然来临。

  当代艺术品当道

  以往的艺博会,会有不少画廊展示近现代的中国名家书画作品,而这一次,仅在四楼的路画廊有一幅程十发的作品,此外,皆为当代艺术品。从油画、国画到雕塑、艺术衍生品;从美国、欧洲到日韩、新加坡,艺术家中刚及不惑之年的比比皆是。

  在这个充满个性的时代,比起传统艺术品,当代艺术品无疑更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而从一个更狭义的商业角度看,近现代、古代艺术品,故事太多、争议太多,更适合圈内、小范围玩;而当代艺术品,真假不是问题,门槛更低,适合大资金入场,也更适合老百姓入场。

由机构赞助的陈无忌作品展厅

  处于艺博会一楼“黄金地段”的陈无忌展厅,作品泼彩泼墨固然精彩,宽阔的展厅也颇引人注目。仔细看,其展厅是由某银行机构赞助,之后《文汇报》报道“价值2000多万元的展品被某机构全部收藏”的一则消息也颇耐人寻味。

  自从2007年,首款艺术品基金由民生银行发行;2009年,第一款私募艺术基金在上海诞生;同年,国投信托开始涉足艺术品信托。对于基金机构而言,当代艺术品固然是一个适合的标的,然艺术品市场没有其他适合的标的,也颇为无奈。

  结合近来各地文交所艺术品股票的上蹿下跳,机构资金建仓当代艺术品,已经十分明了。

限量版雕塑

  据第一财经报道,“一个好创意,加上一个好名字,就能成就一个市场。新加坡女艺术家库玛丽以两个互相缠绕的辣椒为形,为本次艺博会创作了99件限量版雕塑,并为之取名《幸福探戈》。这个可爱的小雕塑,尽管标价1.98万元一个,五天内就销售一空。”

  这样的作品,装点门面,当然有面子,但要论保值增值,却很难有明确的预期。显然,买家也并全为了收藏,当代艺术品消费已经渐成趋势。

  在艺博会结束的当日,北京嘉德四季拍卖中,一件当代艺术家何家英的《淑女像》,以48万元价格起拍,最终以759万成交。

  回眸2011上海艺术博览会,当代艺术品风起云涌。套用股市中的话,“底部平台放量突破”,一波当代艺术品行情呼之欲出!

 
今日艺术网旧版: 艺术新闻 | 艺术批评 | 展 览 | 艺术财经 | 人物 | 美术馆 | 艺术经典 | 艺术教育 | 图片中心 | 图书资讯
大学生年度提名展(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