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案一:广府民居

方案二:四合院落

方案三:海上丝路
4日上午,广州博物馆召开“新馆建设座谈会”。座谈会透露,经反复论证,广州博物馆新馆建设规模确定为占地面积29525平方米,建筑面积58500平方米,预算总投资13.2亿元。有专家表示,新馆要和省博物馆新馆保持差异性,着重突出地域文化特色与社会教育功能。但目前建设工作仍面临着立项和资金短缺两大难题。
曾选址珠江新城
广州博物馆成立于1929年,是全国最早的综合性博物馆之一,也是华南地区首座博物馆。现馆藏文物20余万件,种类丰富,是收藏、研究、展示和宣传广州历史文化的一处重要窗口。广州博物馆位于镇海楼内,目前已有馆藏文物逾20万件,每年接待的游客量在40万人次左右,但全馆占地面积仅为1.3万平方米,展馆面积更是仅仅3千多平方米。2008年将办公区域改成了展览室,但这也仅能展出不足千件的文物,极大地束缚了博物馆有效发挥公共文化服务的功能。
据广博一名工作人员介绍,该馆此前曾选在珠江新城即现在的省博物馆新馆做新址,但由于资金不到位等问题,不得不放弃。2009年5月,广博宣布,新馆建设拟选址白云会展中心右侧地块。据悉,广州博物馆已经协助广州市规划局进行了两轮新馆国际设计方案招标工作,目前正进行第三轮设计方案深化工作。据馆方介绍,目前有三个设计方案可能会选择其一,但如果有更合适的方案也会考虑。此外,还进行了新馆陈列提纲的编写,确定新馆基本陈列为岭南都会、海贸商都、革命先行和改革前沿四个部分。
立项和资金成最大问题
馆方透露,目前广州博物馆新馆建设工作仍面临着立项和资金短缺两大难题,建议尽早对广州博物馆新馆建设项目进行立项,以加速推进新馆建设工作;由于缺少必要的资金,新馆后续工作难以深入开展。座谈会上,广州市发改委刘建荣处长认为,“当务之急”是尽快立项。而新快报记者从广州市文广新局博物馆处了解到,立项的具体时间表无法确定,“关键看发改委”。
广博的这名工作人员告诉新快报记者,该馆目前所有员工百余人,其中目前在编56人,每年的门票收入30万元左右,没有其他赢利。“财政采取收支两条线,花销全靠政府拨款”。对于新馆建设资金问题,她表示只能全靠政府筹资。
在座谈会上,来自各地的专家学者也发表了各种意见和建议,均表示建新馆迫在眉睫。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岭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梁凤莲强调,新馆必须突出地域文化特色,以承载保存岭南文化的重要职责。为此,她建议广州博物馆新馆改为“岭南文化博物馆广州新馆”。
“省博物馆新馆几乎成了纳凉休息的地方,文化服务功能没有完全发挥出来,非常可惜”。梁凤莲建议,广博新馆必须把内容夯实,“发挥出来教育与文化氛围营造的功能,让市民的性情真正得到陶冶”。国家文物局文物出版社总编辑葛承雍同样表示,博物馆建设不能走国家博物馆的路子,荒废了教育功能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