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艺术财商频道 > 详细内容

数字美术馆谈网络展览

2012年2月28日来源:今日艺术网作者:今日艺术网

  2012年4月1日,数字美术馆vrdam.com)将推出国内首个网上虚拟展览“傅镭网络个展第一回”,目前已进入最后制作和带宽测试阶段。此次展览是第一次按照正规展览流程实施的非常规艺术展,是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和全景技术在互联网上数字呈现艺术作品的新形式。展览开幕前夕,主办方数字美术馆网站主编赵龙平接受了本网记者采访,详细介绍了数字美术馆及虚拟展览的相关情况。

  Q = 今日艺术网记者
  A = 数字美术馆网站主编赵龙平

  Q:您能简单为我们介绍一下数字美术馆吗?

  A:数字美术馆其实是应运未来艺术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这里提到的艺术是指21世纪的时代艺术形式,因为未来艺术的发展趋势将越来越趋向于团队作业,艺术家逐渐变成一个大脑,只提供想法,然后由团队来完成,率先在虚拟和网络的世界里实现,方案如果实现得好,再考虑在现实中举办实体展览。但并不是所有艺术家都有条件拥有一支自己的团队,而且就算拥有团队,也不可能拥有巨大的厂房,像张洹那样的工厂,需要花费巨大的资金。

  Q:因此数字美术馆成了这支团队?

  A:对,数字美术馆的存在功能其实就是为艺术家提供一个灵活的团队合作模式,在网络和虚拟现实的环境下,我们可以把成本降低到最低,把空间放大到最大,让任何艺术家即使是刚刚毕业的年轻艺术家都有能力拥有这支团队。

  当他们有创作需求和展览需求时,就可以让我们在虚拟环境下帮助他们实现,还可以绑定艺术商城的在线购买功能,实现网上交易。换句话说,数字美术馆既是艺术家的创作团队,又是他们的在线画廊。

  Q:到目前为止有过什么成功案例吗? 

  A:我们首个虚拟展览是09年为隋建国制作的“运动的张力”,但当时数字美术馆这个概念还没有成形,只是作为实体展览的延伸出现,因为当时艺术家有一些离奇的想法,出于成本和安全性考虑没法在现实中实现。

  后来我们又做了张晓刚的展览“16:9”,也是与实体展览配套进行的,之后还有黄笃策划的“虚拟威尼斯”,美籍华人艺术家陈平、澳大利亚华人艺术家郭亮、宋庄艺术家吕顺等人的虚拟展,每个展览的呈现方式都不同,因为我们不断尝试引入新的技术,考虑不同技术与不同媒介作品之间的适应问题,比如我们用360度环物技术来制作雕塑和装置作品,使立体的作品可以立体化的呈现。

  但所有这些我们以前做过的虚拟展览,几乎都是与实体空间相配套进行的,都是以今日美术馆的场地结构为原型做的3D建模,再在其中进行布展,与我们这次策划的「傅镭网络个展第一回」完全不同。

  Q:有什么不同?

  A:首先这个展览和为他设计的虚拟美术馆从内到外都是在现实中不存在的,独一无二的。我们和艺术家一道设计了“傅镭空间”这个虚拟美术馆,包括稻田这个室外环境,都是3D设计师花了几天时间一点一点画出来的,可以说,除了作品是真实存在的,其他一切都是虚幻的,都是为了呈现作品而专门设计的。

  Q:虚拟部分也可以说是作品的一部分?

  A:对,可以这么说,是一个由团队来完成的作品。另外,这次展览我们是完全按照与实体展览一致的流程做的,以前我们的虚拟展览从来没有这样做,这是第一次,而且这种做法,在国内艺术界目前可能也是第一次,因为从已往经验上看,一般都是实体展在前,虚拟展在后,虚拟作为实体的组成或延伸出现。而这次,虚拟展览是第一次以主角身份登场,是真正意义的网络展览第一回。而且,一般艺术家新作品首次问世的渠道是在画廊,而我们这次完全是在网络上,很多传统做法反而被运用到了这种新的模式。

  Q:在流程上,与传统实体展览有什么不同吗?

  A:有很大的不同,因为我以前是做画廊的,这方面感觉特明显。一般来说,实体展览都是以网络为宣传渠道,以实体展示为核心,运输和布展过程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需要在头脑里反复考虑和准备。但是当你准备网络展览时,网络成了核心,现实成为辅助宣传的渠道,所有互联网所具备的特点和优势在这里又都可以发挥到最大。比如与艺术家签订合同时,你会发现作品的运输、入库、损坏责任等等这些条款都得从合同里删除,因为艺术家需要提供的只是几张高清图片,并且展期也被延长到以年位来计算的长度。布展过程也相当轻松,因为艺术家可以让3D设计师随意摆放和调整作品的位置,直到令他满意的效果出现。

  此外,发给媒体的展讯也发生了戏剧性变化,因为我们没有开幕地址,那个位置被替换成一个URL网址(http://k.todayvr.com/360/fulei),在没有开幕之前,人们也可以登录,我们特别设计了一个包含展览信息和图片的倒计时页面,开幕当天凌晨12点它会自动变成全景在线展览。展讯上的展览截止日期我们一般写到明年×月×日,展期是一年,与合同中签订的日期一致,到期后还可以顺延。

  Q:展览的概念被延伸到了网上,会不会对实体展览造成一定冲击?以后人们就不去现场看展览了。

  A:网络是一个巨大的传播机器,我觉得网络展览非但不会影响实体展览,而且还有可能带动一种网上看展览的文化风潮,它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普及艺术知识教育,因为现在中国网民有5亿,如果在线看展览能够逐渐成为一种习惯,进入人们的生活方式,对艺术传播和提高大众审美水平都是大有好处的,期望有越来越多的网络展览。

  Q:我们也期待国内首次网上展览早日开幕。

  A:好的,一起拭目以待吧!

关键词:数字美术馆 傅镭 素描 网络展览 虚拟展览 虚拟现实

相关新闻:

  精神断裂时代的非现实犒赏
  虚拟世界中的狂想——傅镭工作室访谈
  无神时代的精神困顿
  SOLO No.SIX

 
今日艺术网旧版: 艺术新闻 | 艺术批评 | 展 览 | 艺术财经 | 人物 | 美术馆 | 艺术经典 | 艺术教育 | 图片中心 | 图书资讯
大学生年度提名展(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