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北京凯撒世嘉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协办,杭春晓策划的“概念超越——2012年新工笔文献展”在中国美术馆盛大开幕,开幕现场今日艺术网对参展艺术家杭春晖、杨宇进行了专访。

杭春晖 《王的阴谋——庄公克段之一》 236×139cm 纸本设色 2011
·杭春晖专访
今日艺术网:画面中的选材是否体现您当下的生活状态与体验呢?
杭春晖:作品中关注的是当下我们这一代人在现实生活中的一种精神反射,当下的生活状态在这一代人身上注入了很深的痕迹,这种痕迹是在内心的。这种内心会在人情绪的表达中产生,对个体情绪的表达和把握来获取当下生活对我们精神产生的影响。
今日艺术网:画面中的人物也是一位艺术家,您是否沁入了他的精神思想?
杭春晖:这个艺术家自身对这个时代是很敏感的,时代在他身上产生的烙痕在表达上更加直接。我画面中所表达他特有的情绪,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特有的情绪。我在他的情绪表达上更加直接找到这种感觉,画面中呈现着我和他共有的思想,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思想体验。
今日艺术网:您在画面的技法处理上是如何与西方绘画因素相结合而体现我们东方的审美?
杭春晖:在创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接受西方造型主义的影响,但在这过程中需要把握东方人特有的审美,虚和实是东西方一个主要的差异。
今日艺术网:如何看待传统工笔与新工笔之间的关联?
杭春晖:没有把过去人的绘画方法当成梦,而仅仅是当成一个方法来表达当下产生的一种反映。
今日艺术网:您是如何构建自己的价值取向?
杭春晖:主要分两个阶段,一是做绘画语言本体的探索,形成一个视觉语言的特有面貌。二是将视觉语言的特有面貌应用于方法论,一种对于这个世界的观看方式。

杨宇 《门之一》 79×119cm 绢本设色 2012
·杨宇专访
今日艺术网:作品画面中的选材是否跟您当下的生活、工作状态有关?
杨宇:我的作品当中没有太多具象的因素,因此我更注重精神方面。
画面中的人物造型包括所处的空间感、时代感都没有明显的时间标记,我觉得这些都与个人的审美倾向有关。我比较喜欢时间和概念都模糊,较为虚无的状态,所以跟现实生活不是贴合的特别紧。画面所呈现的感觉是与自己内心较为贴合,但呈现的方式并不是以非常现实的形式体现。
今日艺术网:您的创作来源主要是什么?
杨宇:我没有一个具体的创作来源,主要还是主观上的一些感受,包括某些时候的情绪波动、触动,但这些都是与精神状态有关的。
今日艺术网:如何看待传统工笔与新工笔之间的关联?
杨宇:新工笔来源于传统,从精神上来说是一脉相传的,但它更贴近于时代,具有时代感。表现方式比传统更拓展,包括西方空间的感觉的影入和表现方法的不拘一格。新工笔吸取了传统工笔中较为精髓的精神性东西。
今日艺术网:创作过程中在技法上有什么转变?
杨宇:我在技法上比较传统——三矾九染,很少做机理,突出画面主体氛围的营造。
今日艺术网:您是如何构建自己的价值取向?
杨宇:会沿着自己本身所具有的审美倾向,审美取向,顺着感觉往下走。这种感觉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变化,画面也自然而然发生变化。其实任何画是紧密相连的。
关键词:新工笔 杭春晖 杨宇 专访
相关新闻:
“湖南省油画学会”成立大会在长沙举行
西岸文化走廊启动 龙当代美术馆、余德耀美术馆正式入驻
蒙克现代之眼登陆泰特现代博物馆
“2012马爹利非凡艺术人物”年度评选在京隆重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