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家艾敬
2012年11月19日下午,经过两年多筹备的“I LOVE AIJING:艾敬综合艺术展”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开幕现场今日艺术网针对本次展览对艺术家艾敬进行深度采访。
今日艺术网:本次展览与国家博物馆的合作计划是如何产生的?与策展人陈履生如何确定策展方案的?
艾敬:两年前的一天,我去国博探访我在纽约相识如今在国博展览部担任副主任的潘晴女士,她为我引荐了国博副馆长陈履生先生,陈馆长谈到他一直关注到当代艺术的发展,同时注意到了我的创作,他谈到国博在文化大发展的前提下会在积极与国外博物馆合作,引进世界文化艺术遗产的展示的同时,会有一天为推动当代艺术家而做些事。同时提出也许有一天你的作品也可能在国博展出,我当即表示会为此而努力。半年后的一天,陈履生老师和潘晴来到了我的画室,在看到我的一些作品之后表示让我准备个展,当然有关这个展览的确定还是在一年多之后,这期间我一直在创作,为此做准备。
今日艺术网:艺术家张晓刚对您的艺术创作有怎样的帮助和指引?您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艾敬:我与晓刚结缘是由朋友引荐,在成都他的画室里我被他的作品吸引,那些如同老照片的《大家庭》作品,在灰色的色调里一丝血脉贯穿着人物,这些人物的面貌极其相似好像是克隆的,作品里我仿佛看到了儿时自己眼中的世界,我的父母,我来自蓝领家庭里周围邻居被克隆的长相和宿命。尽管这些人物带有略微悲情感,然而色彩却很当代,我认为灰色是很当代和摇滚的,这与我当时从事的流行音乐创作中对于传统的东西去尝试创造新的表达方式的态度也吻合。我一下子喜欢上了他的作品。晓刚也是很儒雅和温情的人,对周围的人喜欢默默地照顾,因此他有那种凝聚力。他对我的创作是鼓励的,提供一切绘画材料,允许我在画室里开很大声的音乐,他很喜欢音乐,也有欣赏品味。因此我很幸运地在他1999年移居来北京的初期,每天到他的画室里画画,开始我很张扬,他让我很自由地创作,想怎么画都可以,后来他开始教我一些绘画技法,那时候才开始敬畏他,叫他“师傅”。
今日艺术网:曾作为歌手的您是否考虑过将音乐与当代艺术相结合呢?
艾敬:本次展出的作品中处处显现出我过往音乐创作和学习到的经验,我的作品注重与观者的交流,比如;我的雕塑作品《浪花》在展厅的一个单独黑暗空间,配合视频海浪的画面和海浪的声音,把一件大理石的《海浪》雕塑运用视觉和声音营造一种体验。2009年,我参加了纽约一个艺术学术机构主办的大型联展,我的作品是声音装置作品《纽约的声音》,我在十个纽约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间里采录声音。我去纽约最高的地方和最低的地方采录声音,我采录纽约最痛苦和最快乐的声 音... 我的声音作品 《Sound Of New York》参加了这个名为;“The Drop - Urban Art Infill ”的展览, 与来自全世界不同国家的几十位艺术家,包括小野洋子和版本龙一一起参加了这个展览。
今日艺术网:本次展览以爱为主题,您最想表达哪种爱传递给观众呢?
艾敬:爱的多面和多角度;既可以是关注社会,环保,家乡和亲情,战争与和平,也可以超脱一些,既;爱是生命中一个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追逐过程。
今日艺术网:艺术延伸的项目《生命树下》将会邀请哪些艺术家?您有怎样的期待?
艾敬:这个项目会分三次做完,会分别邀请中芭舞蹈演员的创作小组,也会邀请到诗人,还有小朋友们。
相关资讯:
I LOVE AIJING:艾敬综合艺术展
艾敬国博艺术展二次曝光作品《棋子》
艾敬的跨界是文化态度和文化立场的崭新呈现
国博将亮相艾敬《每一扇门里都有鲜花》
“I LOVE AIJING:艾敬综合艺术展”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