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艺术财商频道 > 详细内容

岳敏君欧洲首次个展《狂笑的影子》 亮相卡地亚当代基金会

2013年1月17日来源:99艺术网作者:99艺术网

岳敏君作品

  2012年11月14日至2013年3月17日,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将举办岳敏君在欧洲的首次大型个展。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让我们发现这位著名而低调的艺术家。他的这些作品大多用鲜亮的色彩和充满怪笑的人物图像所组成,通过这些怪诞的符号,表达了对中国当代社会现状和人类生活条件的嘲弄和反讽。这次展览由来自世界各地收藏的将近40幅绘画作品以及从未展出的上百张草图组成,完整地展示了这位拒绝任何解释的艺术家的工作特性。

  作为发泄的笑:深刻反映当代中国社会的新一代的精神生活

  岳敏君1962年出生于中国黑龙江省大庆市。早期,他只是一个绘画爱好者。1985年,岳敏君考入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九十年代初,他来到北京附近的圆明园画家村。正是在那里,他开始确立自己的风格,并以“笑”作为他的主题。就是那一时期,中国艺术界出现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玩世现实主义,而岳敏君通常被视为这一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受到与八十年代完全不同的社会气候、以及中国经济向世界开放的影响,这些年轻的艺术家们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及“前卫艺术”决裂,他们用更加辛辣尖刻的目光看待现实,从而褪去了理想主义的色彩。谈到自己的创作时,岳敏君坦言:“當然我都希望改變,但無力改變,只能用笑來面對”。

  自画像:千篇一律的大笑,向世界迎面掷去

  岳敏君绘画和雕塑作品中的人物总是千篇一律地咧开嘴巴,双目紧闭。这些面孔在他们怪诞的举止中保持着固定而无法穿透的面具。正如弗朗索瓦·朱利安(François Jullien)在本次展览的展品目录中所言:“这刻板的笑阻挡了所有的意向性的探求,它树起一面墙,禁止入内,阻断任何感觉。在轮番重复后,它表明不可能传递任何东西。”岳敏君在早期作品中的肖像首先是描绘他的朋友们,而后这些肖像渐渐融为一张同样的脸:岳敏君本人的脸。从此,这些肖像如同无数面镜子,每个人从中看到他们想要看到的东西:中国整齐划一的社会的漫画像,或是荒诞世界里存活下去的方法,又或者仅仅是画家自嘲的一种方式。对这种“笑”的复制同时也是一种用之不绝的图像之源,同一人物的夸张而不变的脸孔可以独占整个画布,也可以将它们复制排列至无限多。无论它们以漫画的手法,滑稽的手法,诗意的手法还是悲剧的手法出现,这些奇特的形象延续了某些动画片的规则。在这里,荒诞变成了正常,一切似乎变得皆有可能。

  超越“玩世现实主义”:一种暗藏玄机的审美

  人们习惯将岳敏君的作品归入“玩世现实主义”。然而在这种分类之下,岳敏君的作品又展现出自己的特色,它既扑朔迷离又具复合意义,这是一种暗藏玄机的审美。它涉及中国的公共圣地、品牌汽车、飞机和恐龙,又涉及中国民间图像和艺术史,或者对各种形象游戏性的拼合。在这些组合游戏中,艺术家放任自己随意地进行拼接,而其中的每一个符号都可以进行多重阐释。在画作《处决》中,画家似乎随意打乱了其中的标记。这幅作品灵感源于爱德华·马奈1867年的作品《处决墨西哥皇帝马西米连诺》。但是,《处决》中的所有角色都被大笑的人物替代。在《无人的风景》系列中,岳敏君复制了中外大师的作品,但清空了其中的人物,只留下难以辨认的荒凉布景,变成出人意料的结构或月球景色。

  面对这些无限延伸的多样化,观众仿佛迷失在那没有出口的迷宫游戏之中。这正是自九十年代以来不断发展的岳敏君作品的力量和机敏所在。在重复与多样之间,岳敏君的每件作品都在其整体中相互呼应。而今,这些神秘而令人不安的作品首次集中于同一空间展出,人们得以更好地感受岳敏君作品中无与伦比的视觉力量。

关键词:岳敏君 卡地亚 欧洲 玩世现实主义

更多新闻:

  牛津阿什莫尔博物馆举办徐冰个展,首次向当代艺术敞开大门
  迁址扩容能否成就全新的上海美术馆
  艺术机构如何使用网络?
  泰特现代美术馆2012年参观人数破纪录

 
今日艺术网旧版: 艺术新闻 | 艺术批评 | 展 览 | 艺术财经 | 人物 | 美术馆 | 艺术经典 | 艺术教育 | 图片中心 | 图书资讯
大学生年度提名展(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