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艺术财商频道 > 详细内容

荣念曾:公共空间艺术的独立思考性

2008年12月17日来源:视觉中国作者:

  荣念曾,作为香港艺术发展局的组织者,一直致力于推动本土设计的全面发展,是香港地区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早在上学时间,荣念曾的名字就已经上升到高不可及的位置,在采访之前,也正好跟香港的一些艺术家在探讨一些艺术发展的问题,他们对荣念曾也是非常膜拜;当真的有机会和大师做在一起交谈的时候,他的谦虚与和蔼让我在瞬间不知所措。


  荣念曾简介
  生于上海的荣念曾5岁随家人移居香港。先后就读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建筑系和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并获得城市设计及城市规划硕士学位。1979年返港,荣念曾开始艺术创作,参与各种艺术活动。从1985年开始。荣念曾成为进念·二十面体的艺术总监,担任导演、编剧、舞台设计。编导了《中国旅程》系列、《二三事》系列、《百年孤独》系列、《中国文化深层结构》系列等超过100出舞台制作。

  荣念曾的戏剧中,中国传统的文化元素与当下的社会政治问题紧密结合,始终保持对社会时事强烈的关注。在荣念曾等人的推动下,进念·二十面体成为香港前卫戏剧的当然代表。

  2001年,在福特基金会资助下,荣念曾策划成立三年一次的世界文化论坛,并于2003年成为该活动的副主席。

ChinaVisual:您是如何看待设计和公共空间之间的关系?公共空间是一个单独的门类,不能称为公共空间艺术。
荣念曾:对,设计是一个行业,一个领域,设计要有概念,从出来到慢慢变成一个成品这个过程是很有纪律的,有时候,定义的范畴就会变得更宽一点,就不需要有这么多纪律。这个纪律也不是跟经济常规走的,设计是经济常规一部分的一种领域。公共空间的建设是需要有纪律的,当然,也需要有创意,艺术工作者的参与可以提供这方面的想法,我们常常在比较一个设计行业与艺术行业的分别就是艺术可以是一个评议,设计不可是一个评议,艺术是回应一种做出的评议,设计是有个老板和你说,给我设计一个房间,有多大,然后里面要具有什么功能,然后你想一个概念出来之后,如果他接受,你就完成一个设计工作了。而公共艺术本身如果是一个设计的话,就有一个老板,比如果说领导他和你说要建设一个公共艺术主题是体制改革,然后要表达的是ABCDEFG全列了出来,设计师就将他的想法拼成了一个作品。


ChinaVisual:您一直在努力促进大陆和香港之间艺术文化的共同发展,那在您看来,大陆的空间艺术和香港的空间艺术之间有没有什么区别?
荣念曾:这个可能要慢慢来,公共空间这个概念是:空间本身应该是有独立思考和互动来推动整体社会发展的,那这个空间谁来管理呢?通常由公共领域来管理,公共领域是谁呢,他和政府其实是两码事,国内是没有可能有一个所谓公共领域的人管理的,因为国内公共空间基本上来讲是政府的一个行为,他是政府管辖的一个范畴,香港开始讨论,比如今天这个太古公司在讲太古城他怎么利用自己这个空间重新去调整这个规矩,里面要有什么活动啊买什么艺术品阿放进去,他们基本上已经开始慢慢有一个商业机构去处理一个公共空间的管理跟策划,最理想的是,公共空间是有一个第三部门去处理,不是企业,也不是政府,但是二者都会支持的具有独立性的,这样公共空间可以发挥它的作用,领导便利社会的评议,然后评议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


ChinaVisual:是不是相对香港来说,大陆地区的公共空间还很不成熟?
荣念曾:这个很难说,因为中国发展的非常快,有些地区走在很前面,有些地区跟在后面不清楚跟什么,有些地区好像根本还没有开发,我没有做这方面详细的研究,但是我非常好奇,因为在这样经济高度开发和发展的情况下面,到底文化发展是怎么回事,文化界的人有多少自觉,他们会怎么去协助推动,我们常常会说,中国文化界其实也是一个政府运作形态,一直到最近这五十来年吧,也看到慢慢有一些非政府的行为,也是非企业的行为,很难分,有些画廊的出现,因为没有一个体制是作为一个非政府非盈利的组织的一个规律,所以他们是用一个盈利组织的方法去经营画廊,但是他们的目标是为了赚钱还是为了推动文化呢?这也是要大家研究更清楚一些的。我一直在等待中国能有很多非政府非盈利的组织出现,来协助和推动整个文化的发展,但是在目前,在这个非政府非盈利的准则和法规还没有清楚的时候,就需要有些打企业招牌的组织,有时候也要靠政府里面内部出现的一些部门来协助推动政策研究者方面的工作。


ChinaVisual:主要是大陆地区这方面构建的不够完善,没有一个相应的部门去负责这个事情
荣念曾:对,这个是需要一段时间去磨合的,如果各方面都有这个意愿的话,一定会干成事的。


ChinaVisual:在您看来,什么样的作品算是一个成功的公共作品?
荣念曾:其实我早上也有说,如果一个作品启发了我,让我也想创作,我想这个作品就有一点苗头了;另外他令我很想创作但是又会让我思考创作和社会的关系在哪里,和环境关系在哪里,和文化关系在哪里,这个层面有提高了,不仅仅是看完想创作;在高一个层面的话就是我思考后不能不做一个作品,一定要做一个。比如你看了一片文章,说不错,就停在这里,再高就说不错,我也要写一篇,第三个层面的话,我觉得不错,我要找他谈话,讨论,再写一篇文章,层面就不一样了。


ChinaVisual:香港那边有没有像这样艺术内荐政策拿出百分之二之类?政府没有强制性做这种事情?
荣念曾:没有。


ChinaVisual:那新建的项目,大概那出多少比例来做?
荣念曾:现在没有。台湾有。


ChinaVisual:那您对台湾那边了解吗?
荣念曾:台湾那边有但是缺少管制,所以很多地产发展商招了房子之后百分之二就报上去说我百分之二用在做这个事情,可能门口放了很大的福字,但是这个是艺术品。或者也许有一些地景,他就放在百分之二这个预算里面,那是因为没有一个人去说什么是公共艺术,投资应该如何去运作,没有人去管治,所以法律制定后效果不大,开了一个头,结果好像走不到下一步。这是我觉得台湾有一点离线的地方。


ChinaVisual:有好的政策却没有好的监管机构来执行。
荣念曾:我很希望这次李龙吟等国内的官员来参加,讲座嘛,奥组委有一套,澳大利亚有一套,美国有一套,用来参考一下,然后哪一套可以重新调整然后吸收他的养料然后发展一套适合自己的,所以对国内官员来说这也是一个学习研究的项目。

 
今日艺术网旧版: 艺术新闻 | 艺术批评 | 展 览 | 艺术财经 | 人物 | 美术馆 | 艺术经典 | 艺术教育 | 图片中心 | 图书资讯
大学生年度提名展(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