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向街·沙龙 200期特别策划:我的2008
第五场主题:我们离国际化有多远—最后一代香港文化人点评08潮爆中国
时间:2009年01月10日(周六)14:00-16:00
嘉宾:李照兴 张晓舟
地点:单向街·万达广场店
路线: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万达广场索菲特酒店路西 针织路向北100米 无何有·咖啡(北京电缆厂对面)
卡尔维诺说:“每次说着一个城市,我们就失去一个城市。”
李照兴说:“对城市的每一次书写,到最终都只沦为虚构。”
中国一切都在变化,李照兴紧紧跟随这个国家最超速广泛的城市发展,聚集中国,解读中国,试图建立一套观测并关注这全新国度的框架。当中的新价值、新人类、新建筑、新地标、新关系、新时尚、新语言,在这片既古老又全新的国土,熟悉又陌生的山河,传统又入潮的国家。我们称之为:“新新中国”。
这笔记是一次对城市的贴身观察,它记录了在宏伟的大进军之下,我们城市真切的生活现况。这是一本写给今天的回忆录,因为它笔下的时人物志,在你阅读的这一刻,已经改变或者消失。
请别把它看作是一场隐喻的狂欢。书中叙述的,可能荒诞、坎普、夸张,但不离某一时刻的真实。这记录的新现象是如此激荡,有时伟大,有时可笑,通常振奋人心,更多惹人想像,并启发我们去重新思考真正的城市生活为何。书中讨论的无论是差品味抑或好创意,归根结底,都是源于一份热爱城市的激情。
嘉宾:
李照兴
香港文化评论人、影评人、作家、出版人,现常驻中国内地从事杂志出版,经常往返北京、上海、广州及香港各城。新一代城市观察代表人物,坚持以国际城市人的眼光分析、拆解城市的各种爱恨交缠。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传播艺术系毕业,专注文化研究。期间游学南北美洲及亚欧多国超过一百个城市,强调以批判理论作工具,游走城市为实验,探索理想文明城市生活之出路。
曾任编辑、记者及电台节目主持人,香港大学通识课程客席讲师(教授香港普及文化)、香港中文大学新闻系客席讲师(教授创意写作)。亦曾任香港国际电影节编辑及釜山电影节评审。
擅写电影评论、城市空间、文化现象及性意识等各种流行文化观察,文章见于香港《明报》、《经济日报》、《文化现场》、《号外》;国内《周末画报》、《新视线》、《新京报》、《南方都市报》、《时尚旅游》等。
近年尤关注中国城市观察,书写与拍摄,追捕中国最新潮流脉搏。曾出版剖析男子成长心态之结集《男人那东西》,小说《香港酷酷》,评论集《香港后摩登》;主编《香港101:爱恨香港的101个理由》、《裙情汹涌》、《经典200:最佳华语电影二百部》、《上海101:寻找上海的101个理由》、《王家卫的映画世界》等书。其中,《香港101》奠定香港城市书写新风潮,掀起集体回忆及香港身份认同话题。《王家卫的映画世界》则为现今华文界最完整的王家卫电影艺术评论范本。《香港后摩登》率先引入城市浪游者的理论框架,应用于当代中国城市观察。在知名刊物《周末画报》城市版任总监期间,策划大量有关城市现象的话题性专题,引领中国城市刊物新方向。
《潮爆中国》为当下中国城市文化新旧碰撞下的亲历记录,冷峻分析。作者热情投入,冷静书写,试图开辟中国城市书写的新风气。随此书而来的,是李照兴任导演、有关北京城市变化及新一代生活观的假纪录真虚构电影《潮爆北京》。
张晓舟,著名乐评人,演出策划人,体育评论员,现穿梭北京、广州两地。
文笔锋利又优雅,观点直接独到辛辣,因而常引发争议。在国内外多个城市游走,对城市生活每有体会。
曾发表:《“另类香港”的中指 应永竖于中环》、《杨臣刚打遍天下无敌鼠 K歌之王贾樟柯》、《歇菜吧,民族主义斗士们》、《什么时候可以不唱“一无所有”?》等众多音乐评论作品。
以及《“畜牲级男人”范志毅的告别》、《那天晚上警察叔叔的白衬衫》、《有时,恶搞才是更好的致敬》、《不敢围殴贪官 那就围殴张晓舟吧》等先锋辛锐的体育评论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