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内容
 
中国国际网络文化博览会吉祥物设计征集
时间:2008/8/12-2008/8/31 地区:北京    来源:
主办机构:
地点:北京展览馆
   
    主办单位: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
    合办单位:《包装与设计》
    赞助机构:李嘉诚基金会
    一、活动简介
    自1999年起,“靳埭强设计奖”已成功举办了八届。如今,它已成为中国大学生艺术设计比赛的知名品牌。为了提供予广大喜爱设计的华人青年一个展现自我创意的自由舞台、提升专业视野的广阔空间,大赛由2005年起将参赛对象扩大至全球华人大学生,并更名为“全球华人大学生平面设计比赛”。2006年起,获奖作品开始在全国各大高校进行巡回展出,以感谢各兄弟院校一直以来对此项赛事的大力支持,同时拓展了双方专业交流的渠道。2007年起,大赛与《包装与设计》杂志进行赛事品牌宣传合作,进一步推动该赛事迈上新的发展台阶。2008年, 为鼓励优秀作品,大赛增设“终评评委大奖”。愿更多年轻的设计爱好者能成长、成熟于“靳埭强设计奖”。
    二、活动目的
    比赛致力于以国际先进设计创意理念和具有原创性、本土精神的设计作品推动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致力于用高水准的参评标准启发、引导大学生的设计思维与理念。
    三、参赛作品设计要求
    1、 主题作品
    主题:和谐
    运用任何"和谐"的视觉表现元素所设计的各种题材平面设计作品均可做主题作品参赛。
    主题释义:
    「和谐」观念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元素。孔夫子有「君子和而不同」、「礼之用,和为贵」的人生理念,认为人内在的方正、刚强和个性差异,可通过圆通柔顺处世方式而实现与外在事物的和谐。庄子则谓「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倡议天人合一的人生观。至于佛家,有偈曰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指出万物有情,人与自然应和谐共处。由此可见,中华文化自古推尚「和谐」,于中国人而言,「和谐」不单是一种哲学传统,一种文化理念,更是一种生活实践。
    「和谐」强调协调、联合、融汇与和平。本年度靳埭强设计奖以「和谐」为主题,一方面是遥呼至圣先贤的智能,另一方面是对国家领导人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中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响应。藉此寄望,当国家不断发展,社会逐渐繁盛的时候,传统文化中的「和谐」观念,可促成「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文化,成就「和谐世界」。
    2、 自由主题作品
    海报设计、字体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设计、广告设计、标志设计、企业形象VI设计、多媒体设计、插图设计等。
    3、 参赛作品尺寸及提交格式
    每件参赛作品均需提交打印的A4样稿一份(无需装裱)及该打印稿的电子文档一份。电子文档应满足以下要求:以光盘方式提供作品电子文件(A4幅面,300dpi),存储格式为JPEG。多媒体设计作品需提交电子文档光盘及部分主要画面的截图(A4)打印稿。
    四、参赛者及指导教师资格
    1、 参赛者资格: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及海外华人在校(包括2008年应届毕业生)本科生、专科学生、研究生和成人教育院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生,在高等院校正式注册的进修生均可报名参加。
    2、 指导教师资格:在参赛者所在的高等院校任教,并在参赛作品创作过程中提供了实际指导和建议的所有教师。指导教师在其日常教学活动中不需对参赛者有直接任教关系。
    3、 没有经老师指导的作品亦可以个人参赛。
    五、参赛办法
    1、 每件作品收取报名费人民币30元(系列作品按照一件计算)。
    2、 请登录大赛网站http://www.ckad.stu.edu.cn/ktk2008下载参赛报名表格和承诺函,参赛报名表格上所填信息均必须在电脑里输入,并把该报名表的word电子文档刻录在作品光盘里一并寄到组委会。
    3、 著作权承诺函的签署:
    参赛者(及指导教师)应就参赛者正式提交的参赛作品签署著作权承诺函。当参赛作品为个人创作时,参赛者(及指导教师)应就参赛者提交的每件作品签署一份著作权承诺函。当参赛作品为集体创作时,参加集体创作的全体参赛者(及指导教师)应就该作品共同签署一份著作权承诺函。
    如经指导教师指导创作的参赛作品(无论是个人创作作品还是集体创作作品),指导教师必须就相关作品与参赛者共同签署相应的著作权承诺函。没有经老师指导的作品,版权责任由参赛者自行承担。
    参赛者和(或)指导教师拒绝填写(签署)或不实填写(签署)和(或)不完整填写参赛表格,将被视作相关参赛作品未经正式提交。参赛者(及指导教师)应在电脑里输入参赛表格中的相关信息,就读院校的院(系)应在参赛表格上加盖公章。
    4、 每幅作品均需附上著作权承诺函一份、参赛报名表格一份(电脑里输入相关信息并打印出来贴在作品打印稿背面),连同身份证复印件(或学生证复印件)和报名费汇出收据复印件(重要)。2008年应届毕业生则一定要附学生证复印件、毕业证复印件或院系证明。将所有材料邮寄或送达以下地址(如选择快递公司邮寄,请务必让快递公司将作品送达组委会办公室):
    广东省汕头市大学路243号 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
    靳埭强设计奖2008组委会
    张翼 收  邮编:515063
    5、 参赛者应先以电汇或汇款的方式将报名费缴纳至以下帐户(报名费不得在作品中夹寄)再邮寄作品,邮寄时需把"报名费汇出收据复印件"随作品寄来。
    邮政汇款:地址与上述作品邮寄地址相同(需注明“靳埭强设计奖2008”)
    银行汇款:请将报名费汇至:广东中国银行汕头大学支行  帐号:4764510-0188-011622-0 
    户名:张翼
    6、 报名费一经汇出概不退还。
    7、 采取邮寄方式寄送参赛作品、参赛表格、著作权承诺函及身份证明文件的,提交时间以寄出邮戳为准;采取送达方式寄送的,提交时间以送达时间为准。报名费的缴纳时间以报名费汇出之时为准。(2008年10月10日北京时间17:00整为提交参赛作品与缴纳报名费的截止时间)
    六、 提交参赛作品及相关资料的处理和著作权归属
    1、所有寄送至大赛组委会的参赛作品及相关资料概不退还。
    2、参赛者及其它相关各方(包括但不限于指导教师)同意其对参赛作品所享有的全部著作权,应按参赛者(及指导教师)签署的著作权承诺函所述处理。
    3、主办单位拥有全部参赛作品的版权,并可做出版、发表及宣传的用途及权利,作者不得异议。
    4、参加“靳埭强设计奖2008”的包装设计类作品,将由组委会免费推荐参加2009年“第五届《包装&设计》新星奖设计大赛”,而在新星奖中获金、银、铜奖的获奖作品将被推荐参加"世界学生之星"包装设计奖的评选。
    七、奖项及奖励设置
    未来设计师大奖:1名(奖金人民币10,000元及获奖证书)
    金奖:2名(奖金人民币5,000元及获奖证书)
    银奖:3名(奖金人民币3,000元及获奖证书)
    铜奖:6名(奖金人民币1,000元及获奖证书)
    优秀奖:50名(获奖证书)
    入选奖:200名(入选证书)
    终评评委大奖:3名(奖金人民币1,000元及获奖证书)
    最佳包装设计奖(本项奖金由《包装与设计》提供):1名(奖金人民币1,000元及获奖证书)
    本届将设置以下两个奖项以表扬指导教师与院校的成绩及积极参与:
    优秀作品指导奖:10名(获奖证书)
    大赛组织奖:1名(获奖证书)
    荣获大奖、金、银、铜奖项的参赛者、大奖指导教师及大赛组织奖获奖单位将被邀请参加大赛组委会举办的颁奖活动,颁奖活动期间的食宿费由主办单位承担。
    上述奖金所述金额均指税前金额。参赛者应自行按照相关国家(包括但不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及相关地区的法律规定纳税。获奖及入选者名单将于评选完毕后及时在大赛网站http://www.ckad.stu.edu.cn/ktk2008公布。
    八、评委
    为保证对作品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和导向,比赛的评选工作将分初评和终评两阶段进行。初评评委:由国内五位专家组成。为保证作品评选的公正性,初评评委名单将于初评结束后公布。终评评委:将由两名国际著名设计师与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靳埭强教授担任。
    九、评选原则
    1、创意
    2、表现技巧
    3、符合主题
    十、比赛日程
    2008年6月至10月10日:征集参赛作品
    2008年10月25-26日:初评评委对参赛作品进行初次评选,选出进入终评阶段的作品
    2008年11月8-9日:终评评委对进入终评阶段的参赛作品再次评选,确定获奖的作品
    2008年12月中:举行颁奖礼,同期举办相关学术活动
    (具体活动时间若有改动,以网上公布的时间为准)
    十一、获奖作品的宣传
    1、 获奖作品将在2008年12月由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举办的“靳埭强设计奖2008全球华人大学生平面设计比赛获奖作品展”中展出,并在2009年在全国各地作巡回展览。同时作品将被汇编及出版。
    2、 媒体报道:
    (1)国内外及港澳台等地的各大报纸及杂志
    (2)《包装与设计》杂志将全程报道该活动的进展
    十二、 查询、通知和咨询
    收稿结束后,大赛组委会将在大赛网站http://www.ckad.stu.edu.cn/ktk2008上公布参赛者姓名、参赛作品名称等相关信息,供公众查询。
    参赛者、指导教师及相关院校、机构可通过以下方式就与本次大赛相关的各类问题向组委会进行咨询:
    联系:靳埭强设计奖2008组委会
    电话:0754--8290 4561
    传真:0754--8290 3226
    E-mail:zhangyi@stu.edu.cn
    十三、争议
    对本规则、参赛表格及著作权承诺函产生的任何疑议,大赛组委会保留最终解释权。与本次大赛有关的任何未尽事宜,均由大赛组委会进一步制定规则并进行解释。
    (vision.iader.com)
    出处:国际设计在线     编辑:adworld
专题评论  

  
“抽象艺术新一代”(2014)策展导论
“寺上美术馆实验室计划(第三回):抽象艺术新一代”将是一次“...
 

  
何云昌和他的行为艺术
在2014年新春之际,何云昌再一次以“春天”来展示自己以行为...
 
 
 ·评乔通写意作品
 ·观《晚参-张晋2014》随感
 ·呼波油画:假象中的真实
 ·寻找“消逝”的风景
 ·艺术资本应该把眼光放长远
 ·拍场指挥家探访嘉德的拍卖师团队
 ·上海艺术影像展总监定标准
 ·10位70后艺术家市场分析报告(下)
 ·《象 非象》申伟光超验艺术研讨会
 ·策展是否存在“元功能”?
 
 最新活动  
 
 ·2016年第五届三亚艺术季
 ·国际亲子设计节今秋落户北京751
 ·华辰鉴藏拍卖会(第34期)
 ·今典拍卖2014“翡翠与祖母绿”专场拍卖会
 ·北京艺融2013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2013艺术院校大学生年度提名展作品征集
 ·“金苑杯”首届中国时装画大展征稿启示
 ·北京艺融2013年春季拍卖征集全面启动
 ·2013年度“青年艺术100”艺术家海选征集
 ·2013“关注未来艺术英才”计划作品征集全面启动
 

 
今日艺术网旧版: 艺术新闻 | 艺术批评 | 展 览 | 艺术财经 | 人物 | 美术馆 | 艺术经典 | 艺术教育 | 图片中心 | 图书资讯
大学生年度提名展(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