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活动介绍
校园歌曲是学生的创作,充满着朝气。活力、新鲜、年轻是她的魅力所在,内容大多是学生生活及感受,很能引起同学的共鸣。如今的校园音乐除校园民谣外,也开始大胆涉足RAP、HIP-POP、NEW AGE、英伦摇滚、重金属、拉丁爵士等多种音乐风格,体现了新一代校园原创歌手的先锋意识和对音乐的探索精神。
为繁荣我市校园文化艺术事业,促进素质教育健康发展, 弘扬和发展校园原创文化,进一步推动和繁荣校园原创音乐的创作,丰富校园的精神文化生活,引领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2、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北京市国际教育交流中心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承办单位:东森校园
媒体支持:动画基地
3、参赛对象
大专院校正式注册的在校学生(包括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进修生等),另外中等职业学校、各中学在校学生也可报名参与。专业与非专业学生均可报名参加。
4、参赛要求
A. 总体要求:
(1)参赛作品是学生自行创作或参与创作的原创歌曲,演唱者必须是学生。禁止任何抄袭和剽窃,如有违反,一经发现即取消参赛资格,情节严重者将向参赛选手所在学校通报。
(2)两年来未经商业演出或公开发表的原创作品均可参加比赛,原则上是2006年1月1日之后创作的作品。
(3)作品主题突出,内容健康向上,旋律优美,演唱者准确表现歌曲内容、表现力强。
B. 歌曲内容:
(1)积极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表达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情感,富有情趣及鲜明的时代精神,充分体现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
(2)反映当前社会生活,内容积极向上、主题鲜明、富有时代感。
(3)反映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大学生活
(4)反映校园生活,歌颂同学情谊、团队精神以及校园爱情等。
C. 作品形式:
独唱、重唱、合唱、乐队均可报名参加,必须是通俗唱法的中文或英文歌曲作品。
D. 参赛细节:
(1)所有参赛选手必须认真填写并提交参赛申请表。
(2)演出服装、道具、乐器自备(钢琴除外)。
(3)每个参赛作品限时6分钟(超时作品将扣分)
(4)进入复赛的参赛选手请于2008年9月20日前将节目光盘(DVD或VCD)
及报名表、歌词、曲谱、身份证及学生证复印件(各1份,A4纸打印、复印。),寄至大赛组委会,集体节目要求附全体演员的身份证、学生证复印件。截止日期以当地邮戳为准,逾期无效。
5、参赛方法
(1)大赛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进行。
初赛由专业评委根据参赛选手作品光盘进行初选,评选出50名优秀选手(含组合)参加大赛复赛。
凡进入复赛的选手,于复赛前一天到大赛组委会报到。复赛由专家评委现场打分,成绩前20名选手进入决赛。
决赛比赛成绩为参赛选手现场表演,专家评委现场打分,决出最后比赛成绩。
请选手自留伴奏带备份,所有复赛、决赛节目光盘概不退还。
(2)参赛表格请一律写明参赛单位(或个人)、作品名称、参赛人、指导教师、创作人员姓名等,报名后改动无效。如确需改动,需提前通知活动组委会。
(3)进入复赛、决赛的作品不得擅自调整人员及曲目,如需变动,必须提前报经组委会批准,否则取消比赛资格。
6、专业评委(拟请)
宋 柯 太合麦田音乐总裁
张亚东 著名音乐制作人
小 柯 著名音乐制作人
羽 泉 内地著名音乐组合
花 儿 内地著名乐队
水木年华内地著名乐队
张 东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之声著名主持人
章莹莹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之声著名主持人
7、奖项设置
大赛决赛金奖 1名、银奖 2名、铜奖 3 名(分别获得奖品+奖杯+证书)
参加决赛没有获得金、银、铜奖的选手均获得优秀奖。另设最佳男歌手奖、最佳女歌手奖、最佳乐手奖、最佳乐队奖、最佳作词奖、最佳作曲奖、最佳编曲奖、最佳人气奖、最具潜力奖、最佳镜头表现奖等单项奖,在所有参加决赛节目的辅导老师中评选“优秀园丁奖”。另外,依照各分赛区和推荐单位的成绩颁发“最佳组织奖”3个。
8、后期推广
(1)大赛决赛结束后,将举办“北京学生文化创意国际交流系列活动优秀作品颁奖晚会”颁奖仪式并举办颁奖晚会,晚会拟请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阳光卫视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之声(Music Radio)等播出。
(2)大赛结束后,大赛承办单位负责在多个高校举办大赛获奖选手巡回演出。
(3)由大赛官方网站等介绍所有获奖选手及作品。
(4)大赛结束后,由大赛承办单位邀请专业公司录制、出版、发行优秀作品唱片专集。
(5)由大赛承办单位邀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之声(Music Radio)推广获奖优秀单曲。
(6)由大赛承办单位邀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所属专业公司签约获奖选手,向各大唱片公司推荐。
9、北京学生文化创意国际交流系列活动优秀作品颁奖晚会(拟定)
时间:2008年10月25日星期六晚
地点:清华大学大礼堂
规模:1500人
10、活动联系方式
组委会办公室设在东森校园,作品提交地址如下: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38号智慧大厦1508A
电话:010 62285289 62286859 83557824
传真:010 62285289
邮编:100088
邮箱:info@xleader.cn
主办单位联系方式
北京市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宣武区白广路18号西楼一层)
电话:83557824
传真:83552061
网址:www.biee.bjedu.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