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格林伯格在中国
2010格丰当代艺术论坛
会议主题
格林伯格在中国
主题说明
自上世纪80年代美国艺术批评家克莱蒙特·格林伯格(Clement Greenberg)及其理论进入中国以来,迄今已近二十余年。特别是90年代以来,在易英、沈语冰等学者的大力译介之下,格林伯格及其形式主义理论几乎贯穿了中国当代艺术及批评的内在进路。然而,它的生成及效应毕竟源于美国乃至西方当代艺术语境,一旦进入中国,其必然应现实本土语境而发生变异,且随着艺术形态的不断转向生成新的问题。
事实证明,二十余年来,我们对于格林伯格的解读及援引已然呈现为一副多元丰富的面目。因此,反思“格林伯格在中国”在今天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而检讨的前提就是要回到原境意义上的格林伯格。我们诚挚地期待,通过此次论坛,在进一步清整格林伯格与西方当代艺术之关系的基础上,重新开启格林伯格在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之认知视野。更重要的是,希望藉此契机能够对格林伯格及其形式主义批评理论有所自觉和超越。
主要议题
1.格林伯格与西方当代艺术
2.意与述:格林伯格在中国
出品
黄彬雄 格丰艺术机构总裁
黄 泷 格丰艺术机构董事,艺术总监
学术主持
易 英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世界美术》主编
高名潞 美国匹兹堡大学终身教授
策划
鲁明军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生
陈向兵 深圳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
论坛策划
鲁明军 何桂彦
展览策划
杜曦云 陈向兵 拟邀请学者(排名不分先后)
易 英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世界美术》主编
高名潞 美国匹兹堡大学终身教授
沈语冰 浙江大学教授
曹意强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彭 锋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岛 子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张 敢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周功华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王南溟 独立策展人,批评家
高 岭 独立策展人,批评家
刘旭光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
王春辰 中央美术学院教师
何桂彦 四川美术学院教师
陈向兵 深圳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
特邀嘉宾
黄 专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
吕 澎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吴 鸿 “艺术国际”总编
杜曦云 《艺术时代》主编
吴杨波 《南方油画》主编
方立华 OCAT研究员
覃京侠 深圳美术馆研究员
主办
深圳格丰艺术机构
会议时间 5月9日全天
会议地点 深圳
会议议程(略)
主办 格丰艺术机构(深圳)
协办 深圳大学艺术学院
媒体支持 “艺术国际”网站,《中国证券报》收藏投资导刊,《中国商报》收藏杂志,Art365在线艺术博览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