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内容
 
草场地工作站“五月”纪录片工作坊
时间:2010/5/5-2010/5/9 地区:北京    来源:
主办机构:
地点:
   

 

时间:2010年5月5日至5月9日
地点:草场地工作站
主办:草场地工作站
支持:瑞士电影中心、风雷视听、独立纪录片档案(CIDFA)
工作坊主持:瓦德姆•杰德内科(Vadim Jendreyko,瑞士)

策划:吴文光
统筹:毛然
一、工作坊介绍

    这是草场地工作站和瑞士电影中心的合作继续,继“交叉2008”、“五月2009”和“交叉2009”分别举办过的三个瑞士记录片导演(皮特•里克提、恩娜•波里蒂和费尔南多•麦尔加)主持的记录片工作坊之后,应草场地工作站邀请,第四个瑞士记录片导演瓦德姆•杰德内科将在2010年“五月”活动期间,继续主持的纪录片工作坊,为期5天。这是一个专门提供给已经具有一定纪录片拍摄和制作实践经验的纪录片人的交流学习的工作坊。工作坊期间,同时也将放映瓦德姆•杰德内科的纪录片,这也是草场地工作站今年“五月•影像论坛”中的放映节目之一:“瓦德姆•杰德内科纪录片专辑”。作品放映期间,导演瓦德姆•杰德内科也将和参与者就他的这些作品展开交流。

    草场地工作站和瑞士电影中心合作的这个为期4年的交流计划,今年10月“交叉”期间还有另外一个新的瑞士记录片导演被邀请前来主持工作坊。目前设想,计划的最后一年,即2011年5月,之前所有来过草场地的5个瑞士记录片导演,将被全部邀请来到草场地,他们的最新影片放映将组成一个小型的“瑞士记录片电影专题”。

三、工作坊方式
    参与训练计划的人将在主持者带领下,以工作坊方式展开交流与学习。按照主持者瓦德姆•杰德内科的建议,重要的是,每个工作坊参与者都带着自己刚刚完成(或将要完成)的新作品的“工作坊放映版本”(即作品缩剪或初剪的一小时长度内版本),参与到工作坊。这样,主持者将带领所有参与者就每个人的具体作品实践展开更为有效的交流讨论。所以,工作坊的方式将是所有参与者逐个展示自己新作品的初剪版本,然后主持者带领大家共同讨论。此外,主持者也将和各个参与者就其作品的拍摄、构成、剪辑等进行单独交流。

四、工作坊参与
    该工作坊的参与人数有限,按照主持者和组织方的协商,正式参与工作坊者限制在8人。考虑到可能会有更多人对这个工作坊有兴趣,但因人数限制不能正式参与,所以允许一定数量的有特别兴趣者旁听和参与。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如果成为工作坊正式参与者,请保持工作坊期间(5天)全程在场,因为这是一个重要的相互交流的过程,不只是在自己的作品放映交流才到场。所以请在申请报名前,安排好自己的日程。因为以前几次工作坊都有过参与者在自己的作品放映和讨论完后就消失,好像这是免费的工作坊,好像自己的作品和讨论才重要。这次工作坊特此强调,全程参与才是最佳的交流和学习。

五、参与者要求
1、工作坊为免费。
2、希望参与工作坊的人,需提前报名。报名者需填写附件中的表格(见附件中表格,请在表格内。请用中英文完成,因为该表格也要提前寄给工作坊主持人,让其了解每个参与者及参加工作坊的放映片子)。表格请用电子邮件寄到草场地工作站邮箱ccdworkstation@263.net

同时,申请报名者需寄来参与工作坊放映的新作品初剪版本(长度不超过1小时,不短于半小时;除中文字幕外,还需要有英文字幕,目的为了主持者能理解作品。作品提交是DVD格式)

(注1:如果因为时间紧迫,在报名时暂时无法提交作品初剪的英文字幕,可以先寄来中文字幕版。但被通知成为参与者后,请在参与工作坊时带来有中英文字幕的双语版本放映。

注2:“新作品”是指刚刚完成但尚未正式放映过的作品,或接近完成的作品。)

DVD请用特快专递邮件寄到以下地址:
北京朝阳区草场地105号
邮编:100015
电话:010-6433 7243
收件人:邹雪平

3、报名期限
申请报名日期截止到3月30日。请在之前用邮件寄来报名邮件及表格,包括邮寄提交的个人作品(工作坊版本)DVD。

六、公布
4月10日前,草场地工作站将通过电子邮件通知,公布正式参与工作坊的人员名单。

七、参与
参与工作坊者、包括旁听者均免费。外地参与者需自理交通和在北京食宿。草场地工作站有食堂,可以搭伙。如有旅费及食宿方面有特殊困难者(主要针对确有经济困难者,特别是外地学生),可通过“Frank-Wu青年纪录片支持计划”及“中国独立记录片档案青年记录片支持计划”申请相应的支持(有需要申请者,请向草场地工作站索取申请表格)。
主办:草场地工作站
支持:风雷视听、瑞士电影中心、独立纪录片档案(CIDFA)
协办: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影像档案馆、《艺术世界》杂志、《当代艺术与投资》杂志、《大众DV》杂志

附录1:      工作坊主持者瓦德姆•杰德内科简介
瓦德姆•杰德内科1965年出生于德国,成长于瑞士,毕业于瑞士巴塞尔艺术学校和德国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其艺术创作领域除记录片之外,也涉及舞蹈及剧场创作。现定居于瑞士巴塞尔。

草场地工作站“交叉2009” 的“瓦德姆•杰德内科纪录片专辑”中, 放映的作品有:
《和五头大象的女人》35毫米/彩色/93分钟/2009年(影片曾获瑞士尼翁真实影像电影节“评委奖”及“瑞士最佳记录片奖”
《巴什基姆》35毫米/彩色/ 100分钟/2002年(影片曾获瑞士2002年度“最佳记录片”奖
《过境:苏黎世机场》录像/彩色/54分钟/2003年
《最大限量表演》录像/彩色/53分钟/2004年

附录2:工作坊主持人瓦德姆•杰德内科有关工作坊的概念和想法
就我而言,记录片意味着一种出发到陌生地带的旅行。我放弃那些所熟悉的固有经验,去探索那些新的东西,即便看起来对我是一种危险。敢于承担这种冒险,经常会处于尴尬地步,但我成功地面对这个世界和应对之人,然后最终是我自己。诚实地展开探寻方式,因而也扩展了我的视野。

    在为我的每一部新片子工作时,我的这种尝试都得到验证。我必须得挑战我已有的经验,因为我这期间已经又变成了另外一个人。所以说,我不知道“该怎么做”或者“某人”该如何做一部片子。所以我愿意做这类研讨题目的“错误之人”。

    对我来说,最有兴趣的,是和这些参与到工作坊的中国记录片工作者相遇,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见解、梦想、动机、包括在记录片工作中碰到的疑难。我觉得方法和观念是在我们相互作用下产生的,因为我们各自有不同的人生、文化影响,但同时我们也有类似的兴趣点和愿望。工作坊的效果有赖于我们每个人得准备好,在整个过程中实际地卷入,发生交流,展示自己的经验、梦想、包括疑难,同时也得打开耳朵,更好地倾听他人。如果一种真实的现场交流发生,对我来说,就有可能铺设出“传递自己创作记录片的途径”。我明白,主持一个记录片工作坊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创造出最佳交流契机。我愿意去寻找其中的有意思的发现。
(摘自瓦德姆•杰德内科寄给瑞士电影中心希望来北京草场地主持工作坊的申请信)

附录3:让•皮埃尔“工作室”

    在瓦德姆•杰德内科的记录片工作坊期间,最后三天时间里(5月7日至9日),同时还有属于“五月”活动中的一个相关记录片创作、分析和批评的项目,即邀请瑞士尼翁真实影像电影节的策展人让•皮埃尔主持一个“工作室”活动,具体内容是每天2到3小时,以真实影像作品为案例,展开影像分析和批评。

    让•皮埃尔做瑞士尼翁真实影像电影节策展人16年,生把一个常规老套电影节引上一条创新实验为主的电影节。他是电影批评出生,思维新颖跳跃,不按常理出牌,但特具慧眼,独到发现电影,特别是记录片的实验特点。据说一些电影作者特别喜欢他的评论文字,点到要害,还把他的评论要点印在自己片子出版的DVD上,比如来过草场地的皮特和费尔南。这里顺带引用几句让•皮埃尔评论费尔南的片子《出口:死亡的权力》:“……费尔南•麦尔加使用了精确度极高的拍摄,这些镜头在时间和空间中精确地进行着人物描述,也阐明了那些决定要终止自己生命的人的原因和方式……镜头完全靠近地进入那些交谈和身体动作的现场,辨析着那些无限渴望自我终结生命的人,究竟是因为什么要采取如此行为。影片中的一个段落,两个在迷雾笼罩的山中行走交谈的志愿者,她俩不时被奇怪的树木分开。这个场景中可以看到一种老练的叙事方式,即完全靠画面镜头完成的叙事……”

    以主持人名字命名的“工作室”,这是一次完全崭新的活动,以前从来没有操作过,是借用瑞士尼翁真实影像电影节的经验。让•皮埃尔每年都请若干各有其影像风格特点的电影人(作者或批评者)来电影节开设“工作室”。这次很荣幸他自己成为我们五月活动的一个记录片工作室主持者。以前我们的工作坊都是创作与制作,现在有了分析与批评了。非常重要和值得!作者创作意识要深化,影像作品的读解能力要提高;同时也私心觉得,我们的影像批评状况现在还是贫弱得一塌糊涂,所以,这个“工作室”将和瑞士记录片导演瓦德姆•杰德内科同时滚动,提供一个独到生动的影像分析和批评现场活动,互为补充。说明一点,该“工作室”是开门活动,欢迎参与。


 

专题评论  

  
“抽象艺术新一代”(2014)策展导论
“寺上美术馆实验室计划(第三回):抽象艺术新一代”将是一次“...
 

  
何云昌和他的行为艺术
在2014年新春之际,何云昌再一次以“春天”来展示自己以行为...
 
 
 ·评乔通写意作品
 ·观《晚参-张晋2014》随感
 ·呼波油画:假象中的真实
 ·寻找“消逝”的风景
 ·艺术资本应该把眼光放长远
 ·拍场指挥家探访嘉德的拍卖师团队
 ·上海艺术影像展总监定标准
 ·10位70后艺术家市场分析报告(下)
 ·《象 非象》申伟光超验艺术研讨会
 ·策展是否存在“元功能”?
 
 最新活动  
 
 ·2016年第五届三亚艺术季
 ·国际亲子设计节今秋落户北京751
 ·华辰鉴藏拍卖会(第34期)
 ·今典拍卖2014“翡翠与祖母绿”专场拍卖会
 ·北京艺融2013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2013艺术院校大学生年度提名展作品征集
 ·“金苑杯”首届中国时装画大展征稿启示
 ·北京艺融2013年春季拍卖征集全面启动
 ·2013年度“青年艺术100”艺术家海选征集
 ·2013“关注未来艺术英才”计划作品征集全面启动
 

 
今日艺术网旧版: 艺术新闻 | 艺术批评 | 展 览 | 艺术财经 | 人物 | 美术馆 | 艺术经典 | 艺术教育 | 图片中心 | 图书资讯
大学生年度提名展(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