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内容
 
2009水墨新锐年展
时间:2009/12/12——2009/12/14 地区:北京    来源:今日艺术网
主办机构:北京荣华堂文华传播有限公司
地点:北京文津艺术中心
   
 

 

展览城市:北京
策 展 人:贾方舟、曹平
展览时间:2009年12月12日—2009年12月14日
开幕时间:2009年12月12日 15:00
研讨时间:2009年12月13日 10:00
展览地点:北京文津艺术中心(北京海淀区成府路清华科技园文津国际酒店二层)
参展人员:杭春晖、黄丹、孔晓峰、秦艾、沈沁等
主办单位:北京荣华堂文华传播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北京荣华视线艺术经纪有限公司、世尊名麓(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北京文津艺术中心

  2009水墨新锐年展序言

  贾方舟

  “水墨新锐年展”从2005年起到现在,已经是第五个年头了。 “五”是一个小整数,伸开手掌,就是一个“五”;选票常常用“正”字统计,一个正字就是五票;国家的发展也要以“五”为单元做计划,名曰“五年计划”。从时间的角度看,“五”年既不算很长,也不算很短。因此,今年的年展邀请了历届参展的艺术家来做一个五年回顾展还是适时的和有意义的。

  一个展览能不间断地办到五届,亦可谓不易。所谓“年展”也算名副其实。因此,在五年之际,做一个阶段性的回顾展还是必要的,看看“年展”每一届都有哪些不同,看看我们的参展艺术家在五年中发生了哪些变化,作品有哪些新的进展,在艺术境界上有怎样的提升……如果我们能在这样一个回顾中看到自己五年来留下的或清晰、或模糊的脚印,必将有利于我们下一步的发展。

  记得2005年举办第一届年展时,我们曾以“启航”为主题,选择了17位青年艺术家参展。当时我们只是希望在一个年龄大体相当的艺术家中“勾勒”出一个新的“水墨方阵”:“我们选择了这样一批新人,他们涉足画坛的时间都不算长,其中一些虽然已有一定的知名度,但论辈分都在小字辈的行列。他们在艺术上都有各自的来路、各自的承传,并且已显示出各自不同的艺术取向和风格面貌。这种不同,不只是他们同辈之间的不同,也是他们与师辈之间的不同”。

  这种不同首先表现在,在17位艺术家中,我们很难用传统的分类法——人物、山水、花鸟加以划分。虽然这些年轻的艺术家各自都携带着相当多的传统基因,但他们的作品又很难以传统的格局加以框定。在艺术上,他们大多放弃传统的图式格局和题材类型,直接去表达自己置身其中的那个生存环境的理解。他们的出发点不是笔墨,而是“我”对自身及生存环境的感悟。他们是把自己的艺术建立在一个可以直接感知的领域,这不仅包括生存现实,也包括传统文化。他们不只在担当一个传统文化承传者的角色,更多地是将传统文化当作取之不尽的艺术资源来利用,因为他们的目标不是为继承传统,而是要创造今天的艺术,要将传统水墨画融入到当代生活之中。

  待到第二届年展(2006)时,我将这些青年艺术家“要创造今天的艺术,要将传统水墨画融入到当代生活之中”的意愿概括为“时尚趣味与都市情怀”。并提出“如何面对当代都市文化环境”的问题:是拒绝?是批判?还是融入其中,积极创造当代都市文化?当代水墨画家无论取何种态度,都无法回避都市文化这个现实,都不能不思考生存于其中的都市问题。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生存现实,年轻的艺术家们大都选择了与他们自身、与他们生存环境相关的主题。也正是建基于这种对当下生存现实的感受,才使他们的作品具有了一种不同于以往的“现实品格”,具有了一种优雅的、充满现代气息的时尚趣味与都市情怀,具有了一种“非传统的文人格调”。这些艺术家在他们的作品中既保留了水墨画应有的品质,又通过自身的文化状态使其进入一种新的文化语境之中。所谓进入“新的文化语境”,即指在艺术的内在结构和文化趣味上逐步将水墨画导向一种当代状态。

  于是,待到第三届水墨新锐年展(2007),新锐水墨的“当代语境”就更加明显地凸显出来。做到了年年办展,年年有变化,年年有令人鼓舞的新人和新作出现,使这个年轻的“水墨方阵”真正成为水墨画坛一支活力四射、充满锐气、充满潜力的新军。

  第三届年展与前两届相比,一个明显的变化是,越来越多的作品接近于当代艺术语境,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更注重对生存现实的关照,更注重对自身感受的主观表达。大多数艺术家都能以一种当代人的眼光和形式趣味来处理自己的题材,有些艺术家已经触及到当代人的精神层面。即使不以人为主题,也能通过当代人的生存空间和生存符号的间接表达,来陈述自己的生存感受。

  这些艺术家不再是从既定的程式出发,去画那些与自己的生存体验不相关的事物。当他们的思索与他们的生存现实和文化环境发生联系时,这种生存现实和文化环境对他们的艺术就必然会产生深刻影响。如果说传统水墨是植根于传统的生存方式和文化环境之中,那么,当代水墨就应该是对人类的一种新的生存方式和由此而产生的新的文化类型的一种思考和回应。当代水墨应该反映当代人的生存困境和生存焦虑。当代水墨应该是传统水墨的一种现代方式,应该是具有当代人文内涵和形式趣味的一种新的文化类型。而新的一代水墨画家,也即进入“水墨新锐”年展的艺术家理应承担这个艺术转型时期的文化使命。

  事实上自90年代以后,水墨领域已经出现这一转型的迹象,它不是对传统水墨取“顺延”发展的姿态,而是以解构的方式,只将水墨画作为一种文化资源或文化符号来利用。这一取向以“非架上水墨”(即以水墨为主要媒介的装置、行为和多媒体艺术)为代表。它们处于水墨画的边缘地带,甚至除了对水墨材料的借用之外,与水墨画的传统样式已毫不相干。这一反向性的转换虽然在“形态”上远离了水墨传统(它们之间的渊源关系无容质疑),但却因此而进入当代语境,成为当代艺术中一股植根于本土的力量。

  2008年,第四届水墨新锐年展又如期举行,这样的年复一年,每年都有一些变化,每年都有一些新的进展,每年都有数量不等的新人加入进来,不仅让我们看到了青年艺术家的成长和成熟的过程,也看到水墨画本身不断发生的变化。

  年展曾有一个通约:凡入选的艺术家原则上每年都可以参展,但如果作品没有新的进展,可以“休展”一两年,待有一些新的探索和突破再参展。一些艺术家在经过一段展览间歇(实际上是在潜心创作)以后,他们重新亮相的作品都出现较大幅度的提升乃至突破性进展,这是十分可喜的。艺术家必须有相对沉静潜心创作的阶段,不能总是频于应付展览,年展虽然年年举办,艺术家不一定年年参加,这样厚积薄发,效果可能更好。

  今年,我们将第五届水墨新锐年展做成“回顾展”,凡在前四届参加过年展的艺术家全部邀请,共计39位(其中有7位因故未能参加)。这样我们更有可能从整体上感受到这支队伍的规模,审视这个用五年时间组建的“水墨方阵”的水准和艺术走向。

  所谓“回顾”,就是对“过去”的回望和反思,并在回望和反思中找到可能存在的问题,找到足以支持我们继续前进的自信,找到我们在艺术上继续提升和跨越的可能性,找到我们前进的方向,为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009-12-1 于京北槐园

专题评论  

  
“抽象艺术新一代”(2014)策展导论
“寺上美术馆实验室计划(第三回):抽象艺术新一代”将是一次“...
 

  
何云昌和他的行为艺术
在2014年新春之际,何云昌再一次以“春天”来展示自己以行为...
 
 
 ·评乔通写意作品
 ·观《晚参-张晋2014》随感
 ·呼波油画:假象中的真实
 ·寻找“消逝”的风景
 ·艺术资本应该把眼光放长远
 ·拍场指挥家探访嘉德的拍卖师团队
 ·上海艺术影像展总监定标准
 ·10位70后艺术家市场分析报告(下)
 ·《象 非象》申伟光超验艺术研讨会
 ·策展是否存在“元功能”?
 
最新活动  
 
 ·2016年第五届三亚艺术季
 ·国际亲子设计节今秋落户北京751
 ·华辰鉴藏拍卖会(第34期)
 ·今典拍卖2014“翡翠与祖母绿”专场拍卖会
 ·北京艺融2013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2013艺术院校大学生年度提名展作品征集
 ·“金苑杯”首届中国时装画大展征稿启示
 ·北京艺融2013年春季拍卖征集全面启动
 ·2013年度“青年艺术100”艺术家海选征集
 ·2013“关注未来艺术英才”计划作品征集全面启动
 

 
今日艺术网旧版: 艺术新闻 | 艺术批评 | 展 览 | 艺术财经 | 人物 | 美术馆 | 艺术经典 | 艺术教育 | 图片中心 | 图书资讯
大学生年度提名展(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