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内容
 
春雨江南长三角中国画名家提名展
时间:2011/5/13——2011/5/20 地区:北京    来源:今日艺术网
主办机构:中国国家画院
地点: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
   
 

春雨江南长三角中国画名家提名展

展览时间:2011年5月13日—5月20日
展览地点: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

展览开幕式的安排
时间:2011年5月13日下午14:00 ——15:00

“春雨江南”学术研讨会
2011年5月13日下午15:00分到下午18:00进行题为“百年江南文化传承”的学术研讨会。
地点:中国国家画院

策展人:王平

主办:中国国家画院

承办:美术报 杭州江南书画经营有限公司

组委会主任:

杨晓阳(中国国家画院院长)

组委会副主任:

卢禹舜(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

张晓凌(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

张江舟(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

王 赞(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

蔡景富(美术报总编)

组委会秘书长:

赵卫 周岳平

展览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4号 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

媒体联系人: 刘春霞 15300291039 韩圆圆 13124746186

电子邮箱:yskjz9139@163.com

江南是诗,江南亦画。春雨江南,如诗如画。“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忆》这一千古名篇倾注了诗人白居易对江南深厚的情感。而北宋大文豪苏东坡的《望江南》却又是别具视野:“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大文豪的达观超然、沉重的历史使命感,彰显了中国知识分子独立的人文思考。这思考穿越千年时空,启示着我们时代文化精英引领的人文重构。

宋室南渡,中国的政治中心一度南移,中国经济、文化中心从此在江南深深扎下了根。此后的时代,中国的政治中心虽然回到北方,但经济、文化中心却一直生根于江南。辛亥革命以来,百年时光已逝,这是失望和希望交织,痛苦和成就伴随的百年。文化和艺术成为国家和民族文明进程中的主要推动力,而江南就是文化和艺术的摇篮。也许是春雨,给予江南大地更多的灵性,滋润着士子们的才情。百年历史的烟雨中,江南大地走出了一大批艺术巨匠,吴昌硕、黄宾虹、徐悲鸿、潘天寿、林风眠、傅抱石、李可染、陆俨少……他们构建着时代艺术经典,丰满了共和国的文化时空。

而今,“春雨江南——长三角中国画名家提名展”所展出的四十七位名家的一百多幅艺术精品,在春雨霏霏的季节,来到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这一艺术殿堂集中亮相,可谓盛世壮举。江浙沪这一杰出的艺术家群体,既展示了当代中国画的水准和现状,更展现了他们的美学思考和人文精神,他们正是中国国家画院长杨晓阳所倡导的中国画写意精神的时代展现。展览昭示着当代优秀艺术家群体对文明进步的推动力量。

参加展览的艺术家出生年龄从20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逾越五十年的时空。在半个世纪里,因文化、教育、经济等历史因素的历练,他们在传统传承、创作方式、描述语言、技法创新等绘画修养层面上,和在审美取向、哲学思辨、美学感受、普世理念等价值观层面上,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和优势。我们因此能从这个展览观察到江南中国画家从成长到转变再到嬗变这个立体饱满的过程。而诗书画印、中西贯通、承古融今,新文人画和当代水墨画从形成、发展到高潮的足迹亦清晰可见,可谓是当代中国画历史的缩影。

“人文春雨,艺术江南”。“春雨江南——长三角中国画名家提名展”从北纬三十度出发,跨越长江、黄河,北上首都。展览拂去浮尘,摒弃暴戾,沐浴真、善、美的艺术阳光,汇成人文的清泉注入江河,流向东海、黄海,成为华夏文明时代大潮中的清新浪花。在这人文沙漠化、美育荒漠日趋严重的当下,春雨、艺术,生长出更多的绿洲,带来更好的品质生活和幸福指数。水墨春雨,谱写时代新篇章。

 

江南才子书写现代水墨历史

上千年传承下来的中国水墨画艺术走到今天,“中国画应该向何处去?”的大讨论就一直没有结束,甚至“中国画已到了穷途末路”的尖锐命题曾一度成为舆论的主流。客观地看,跨入20世纪以后,随着时代的激烈变革,中国画已逐渐失却了它原先赖以生存的有利条件,与欣赏者生存的社会环境和欣赏者的社会心态、审美意向逐渐疏远、游离开了,其服务对象、生存空间不断在缩小。

然而到了今天,也可以说是物极必反,中国画开始重新掌握了广大观众,得到了越来越多中国人自己的认同,证明了中国画这一传统的民族艺术样式依然有着潜在的巨大活力。而且在异质文化冲击面前,它作为民族文化的表征,维护着人们的心理防线。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时代节奏过快的新环境中,它又能起到维护人们心理平衡的作用。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如今中国画市场一片繁荣气象之中,也始终存在着一些假象或只是暂起作用的因素。历史不能停顿,中国画的生存与发展,说到底,还是要看它能否与时俱进,在未来的中国人的生活中扎根。

如何变革中国画艺术,没有现成的方案,只有通过无数人多途径的艺术创作与实践,最后由时代、由艺术的创作者和艺术的接受者共同作出抉择。而本次“春雨江南:长三角中国画名家提名展”正是在这一方面作出积极探索与实践的最好例证之一。

江浙一带地区自古人杰地灵,生长在这一片土地上的中青年画家们,始终在徜徉于江南水乡的细腻感受中拓展着各自的审美领域。他们的作品和明清吴门山水有着血脉的联系,同时也从民间艺术中吸收了不少养分,重书卷气,追求情趣,在洒脱、若不经意的勾描点染中掩藏着精心的构思。本次展览中的很多作品,尤其是其中一些完美的小品画,令人感受到清风徐来的诗一般的气氛。

新潮的现代水墨画与油画相比,数量较少,在西方现代美术中也较少可资参照的经验。于是,他们将目光转向本土,更多从传统文化和民间美术中寻找借鉴。艺术的创新不能不有所舍弃,弃其糟粕,自不足惜,所难者是对于前人创造中的精华成分也不能不有所割舍,尤其是当前人的艺术成就已峻岭高峰之时,要超越、前进,更需要有敢于否定、敢于突破的勇气。但是,这绝不意味着否定传统或轻视丢弃传统。而是要立足于当代,善于学习,汲取传统艺术之长,为我所用。

“江南春雨”大展,在历史上只是一个短暂的瞬间,但它是不平凡的。它将作为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和里程碑,在中国绘画史上留下深刻的辙印。当代水墨画还没有进入全盛期,但浪潮起伏正在向着波峰涌动,从理论认识上和艺术实践上都在为高峰的到来做准备。

对于这次大展,我们不应仅从经济角度着眼,而是要从文化战略的高度,思考中国画在东西方国际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和作为民族文化形象的意义,以这40多位江南才子们的作品为线索,思考并创造进一步发展中国水墨艺术的全新路径。


 

专题评论  

  
“抽象艺术新一代”(2014)策展导论
“寺上美术馆实验室计划(第三回):抽象艺术新一代”将是一次“...
 

  
何云昌和他的行为艺术
在2014年新春之际,何云昌再一次以“春天”来展示自己以行为...
 
 
 ·评乔通写意作品
 ·观《晚参-张晋2014》随感
 ·呼波油画:假象中的真实
 ·寻找“消逝”的风景
 ·艺术资本应该把眼光放长远
 ·拍场指挥家探访嘉德的拍卖师团队
 ·上海艺术影像展总监定标准
 ·10位70后艺术家市场分析报告(下)
 ·《象 非象》申伟光超验艺术研讨会
 ·策展是否存在“元功能”?
 
最新活动  
 
 ·2016年第五届三亚艺术季
 ·国际亲子设计节今秋落户北京751
 ·华辰鉴藏拍卖会(第34期)
 ·今典拍卖2014“翡翠与祖母绿”专场拍卖会
 ·北京艺融2013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2013艺术院校大学生年度提名展作品征集
 ·“金苑杯”首届中国时装画大展征稿启示
 ·北京艺融2013年春季拍卖征集全面启动
 ·2013年度“青年艺术100”艺术家海选征集
 ·2013“关注未来艺术英才”计划作品征集全面启动
 

 
今日艺术网旧版: 艺术新闻 | 艺术批评 | 展 览 | 艺术财经 | 人物 | 美术馆 | 艺术经典 | 艺术教育 | 图片中心 | 图书资讯
大学生年度提名展(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