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览海报】
一个人体验与主观表达——一个没有策展人的展览 出品人:王克 徐祝 艺术顾问:苍鑫 丁秋发 参展艺术家:陈华林 陈源 崔宇 丁辉 丁秋发 纪龙波 刘智峰 吴健 许航宇 展览时间:2017/11/04-2017/12/09 开幕时间:2017/11/04 3:00pm 主办单位:PBL画伯乐艺术中心 地点:北京市朝阳区798艺术区酒仙桥路4号七星东街PBL画伯乐艺术中心 媒体支持: 雅昌艺术网 凤凰艺术Hi艺术 腾讯 新浪当代 空艺术 墙艺术 异次元 亚洲艺术 大家东方艺术 收藏投资导刊 绝对艺术 北京商报 中国美术报
个人体验与主观表达 文/苍鑫
北京这个地方,虽然有雾霾、交通拥堵等生活上的不便之处,却也不乏古道热肠之人:此次展览的发起者--丁秋发就是其中一位。他召集了几位志同道合、年纪相仿的画家,既为建立彼此的友谊,也为共同推动当代视觉艺术的繁荣,提供一个交流平台,提出个人的思考方法与生活态度,而做出一个这样的群展。
下面我就每个参展艺术家的作品逐一论述:
丁秋发早期的“椅子”系列传达出个体存在与文明秩序之间的关联,寻找文明背后的属性与规律,一种理性与非理性,永恒与有限之间的对立和断裂。他的“椅子”这一元素更像是中国历史长河里的文化血脉,在这种特定的文化血脉下滋生着各种奇特的文化现象。后来的“鼠非鼠”系列,“狗与花儿”系列,在看似毫无关联的两者之间构建了一个复杂的思辨体系,这些正在被吞噬着、消失着花儿,它们神圣的仪式感是对心灵解放的渴望。

丁秋发《花瓣飘香》布面油画 160×240cm 2011年
随着时间的推移,“看见”系列作品更趋向于冷静的分析与推理,画面简洁、构图清晰、色彩艳丽,主要以动物与自然、动物与植物、动物与本性有机结合,呈现一种个性化的流畅表达,往返于生命与物质、哲学与信仰、理性与感性等多维度交织思考,图式表达的见之所不见的意象与思考。

纪龙波《山石》 亚麻布油彩 120x150cm 2017年
纪龙波幼时体弱多病,久病成良医,他谈起养生与保健头头是道,像一个专业保健医生。正由于其多病的体质,造成了他观察社会非同一般的视角:既有不自信的怀疑,又有灵感迸发的激情;既有面对现实的无奈,又有愤世嫉俗的表达;既有对内在灵性的追求,又有改变社会的愿望;既有对传统文化的追求,又有对西方文化的仰慕。这种一体二面的分裂人格,既是快速发展社会所具备的属性,也是纪龙波作品所要体现的核心价值观。纪龙波这批最新纸上作品,鲜艳的色彩与盘根错节、纷繁复杂的物象呈现出一个自我反省的影像精神观照,这就是我们生活在其中的残酷现实。

崔宇《蒋中正》高80厘米 铸铜 2011
崔宇的小幅水彩作品,以自己的独特视角,解读了抗日神剧的反讽与批判,可窥见其天生所俱备的幽默与风趣。其雕塑作品中,也隐含了这种气质,个人化理解的造型加上其扎实的基本功,这些雕塑语言所呈现出来的惊悚与古怪,恰恰吻合了他所要追求个人化表达。

刘智峰《进夜思.孵蛋图》 布面油画 40x50cm 2016年
刘智峰是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既能写散文、小说、诗歌,也可以画画,做观念艺术,是位难得的人才。他用油画技法模拟出具有东方古画的神韵,内容上却是自己对现实中国的深刻思考,实际上就是一幅幅具有优雅气质的观念绘画的呈现。
以上四位艺术家,我比较熟悉,下面论述的五位艺术家,只见其画,不见其人,我就斗胆评论了,有不足之处,请各位包涵。

陈华林 镜像 布面油画 80×100cm 2014年
陈华林这几幅画,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行驶的推土机上:站满了举止亢奋的人,满怀期待地不知奔向何方。浓烟滚滚的客机上:动物们惊慌失措,而人类却表情不一,驾驶舱中的人们做坏笑状,一部分人神清气爽地坐在上面,而飞机底部、边缘之人正在做垂死挣扎。行将沉入水中的列车上:场面混乱不堪,掉入水中的动物、人类做挣扎状,飞机上面的人和动物麻木不仁地看这所发生的一切,驾驶舱中的人做傻笑状。漂浮在空中的胖猪:托着历史上著名人物在飞翔,上面的人物做坦然、幸福状。这些画面让我强烈感受到对现实国情全景式的猛烈抨击与隐喻,痛并快乐着。

陈源 荒宴 布面油画 20×120cm 2016年
陈源用熟练的技法营造出了逼真的现实梦寐,人类依附于自然而破坏自然、人类制造的产品而抵消了人类本性,这种二律背反的现实,说明陈源是一个自然主义者的思考者。

丁辉 《方格地板》 布面油画 90cm×120cm 2015年
丁辉的身上带有明显的现实梦境、诗意盎然的复杂气质,他的灵感从现实的具体碎片中截获少许信息,他就会像夜莺般吟唱出美妙的画面,从而会散发出一种迷人的神秘魅惑。唯一不足是要减少彼得•多伊格对自己的影响。

吴建 《就有了光 #17》 布面综合材料 180×200cm 2017年
吴健的神经系统应该与众不同,可以感应到某种漂浮的能量体,畅游的深海之马,就是艺术家本人的灵体游移,它所隐含的是穿越平行时空的存在感,其视觉营造的氛围让人有超然、瞬间凝固之感。

许航宇《相》系列一 综合材料 80×120cm 2013年
许航宇在大学期间,就开始关注原创生命体的试验,她使用丰富的手段臆造出了一个海洋原生体、细胞结构、生物精灵、几何构造,描绘出了集童话、幻想、寓言式的生态元世界。
这九位艺术家都生于七、八十年代,年龄相仿,经历相似,都是从艺术院校走向社会,面对中国从生活方式到价值观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每个艺术家所感受的信息与所要表达的语言,都会有千差万别的方式,正如犹太教神秘主义派别卡巴拉所提出的:要开发人的觉知,对看不见的世界运行法则有更深层的认识,才能从精神层面寻求个人的开悟体验。
犹太教卡巴拉教派认为:在物质世界之上,还存有三层不可知的世界:原型世界、创造世界、结构世界。这恰好对应了艺术家所具备的三要素:本源的认知、原创的初心、秩序的建构,才能成为一个有元型的系统艺术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