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 首页 > 图书商城 > 今日图书 > 中国近代美术画册
 中国美术 外国美术 书法篆刻 当代艺术 设计 雕塑·建筑 影像 工艺美术 外版书 工具书 艺术杂志类 艺术理论及其他
 书名:今日新锐艺术家•何汶玦/书号:ISBN7-5410-3141-0/J•2238 /精装价:0.0000RMB/原价:50RMB/ 出版日期:2006-11/ 装帧:精装/ 页数:24/ 开本:8/ 著作方式:/ 作者:何汶玦/出版社:四川美术出版社/订购
 作者简介 
 何汶玦,1970年生于湖南。深圳大学现代设计系毕业,中央美术学院壁画助教班、油画研修班结业,吉林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家学会会员。
先后参加’95国际青年美术家作品交流展(北京)、第二届中国油画静物展(1997,北京)、走向新世纪——中国青年油画展(1997,深圳、重庆、沈阳等四地巡回展)、第九届全国美展(1999)、中国油画大展(2001)、上海青年美术大展、第三届中国油画年展(2003)、第十届全国美展(2004)等。出版有《阳光——绿水何汶玦作品集》等。
 
   
 前言 
 江河湖海的水——说何汶玦的画
黄燎原
在中国现在艺术中,画水画得有声色、又以水为其一段时间的代表性符号的人不多,方力钧是一个,章剑是另一个,也许何汶玦也可以算一个。
方力钧的水是诗歌之水,方力钧是爱伦堡所颂赞的那种“大海深处的诗人”,既清澈明亮,又深不可测。
章剑的水是生活之水,死水微澜,那小小的浪花所承载的是生命的麻木和喜悦,幽深黯蓝,但不忧伤。
而何汶玦的水……
何汶玦的画是那种在过去的年代里劈波斩浪的类型,它们首先让我想起小时侯唱的一首歌:“破巨浪舞长风/我们到江河湖海去游泳/风雨劈开万千浪/我们的心儿火一样红/小伙伴快长大/朵朵浪花在飞溅/毛主席指引我们/指引着前进方向……”目标
明确一致,埋头苦干。
其实何汶玦不是一个埋头苦干的人,我甚至觉得他画画都三心二意不够专心,但也许又因为如此,他的画面坚硬而散漫,透露出一个类似“业余作者”的执着和专情、朴实和自然、诚恳和谦和。
何汶玦的水是唐突而冲撞的,是其他人避之犹恐不及的,是水的灾难性的一面,这样的水是我们似乎只有回到透纳的年代才恍惚可以看得到的。也许在旁人看来这也许是因为何汶玦“不识水性”造成的,而其实何汶玦却真正制造了一个类似“不会水的人不会被水淹死”的“假相”,而这种所谓的“假相”,我以为正好符合了时下所谓“当代艺术”的真相。所以何汶玦雾投雾撞,也撞在了“当代艺术”的门板上。
表现水的“劣根性”和人对水的“残暴态度”用以反对老庄的和谐论,我认为这构成了何汶玦创作的“积极出发点”。在中国历代的创作中,对水的隐忍和包容,以及对水的顶礼膜拜,形成了亘古未变的中国“水文化”,而这种出于“祈雨”心理的对水的卑躬屈膝,又形成了中国古文化中“媚水”的“奴才哲学”。何汶玦“大禹治水”,站在了传统文化的邪门歪道上。
对水的歪曲和切割,让何汶玦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快感,也让何汶玦有了凌驾的舒心和欢畅,这一曲动地歌吟,激越澎湃。
何汶玦对水的态度是插入式的,扬鞭奋蹄,激流永进,一泻如注。生命的狂野和张扬,都在附着灵魂的肉躯切入水面的一刻灿烂涅盘。
何汶玦的水是急驰的,水和游泳者的关系也是急驰的,是擦肩而过又纠缠不休的那种急驰,就像我们现在生活的这个社会和时代,高科技的迅捷和人的舒缓恰成一对矛盾,而这个矛盾又恰恰是人自己造成的。人在当代已经失去了控制自己的能力,人们被自己不断创造和更新的机器和思想所左右,这就像何汶玦的“入水”,谁能控制水花飞溅?所以,何汶玦的“入水切入点”,也就成为了他审视和俯仰生活的起点。
何汶玦的画面是狂躁不安的,显示出一个年轻人在盲目寻找的轨迹,它的凹凸不平和跌宕起伏,反映着生活的颠簸和事业的动荡,一种强烈的、渴望被任知的心理昭然若揭。这是只有在年轻的创作中才能被发现的迹象,因为年轻所以闯荡,所以无畏。
何汶玦用人与水的拼搏方式,直截了当地表现人生的奋斗过程,一点儿也不含蓄,甚至有些露骨,这种朴实在当下,反而有了反朴归真的意味。因为,在这个时代,拐弯抹角已经成为了某种时尚,直露的表达经常会被认为是肤浅和平庸,或者没文化。但其实,“没文化”恰恰是现在文化的一个重要表征,甚至可以极端地说“没文化”才是现在的文化。我们在每个时代说文化问题,总是从过去的文化入手,总是用上一代的前卫文化来弹压新兴的文化,但其实文化冲突的结果,又总是更年轻的文化会占上峰,所以我们为什么不能直接从最新的文化角度开始思考问题?又其实,所有的新文化都是从过去的文化中来,有时候向传统文化的回归就是一种新文化的发轫。
最近一直在想的一个问题是,一些年轻艺术家,他们在所谓的“卡通时代”笼罩下,一直还坚持用一种貌似传统的方法创作,这是否一种更新的态度和文化,是否一种超越目前流行盛行文化的更先进文化?在一种文化还刚开始的时候就总结是愚蠢的,所以我们还得观察,但对于一种现象的提出又是必须的,因为我们不可以迟钝于我们生活的时代。我已经在很多中国的年轻艺术家的创作中,看到了他们向他们上一代“思考性的前卫艺术”回归的迹象。上一代艺术家习欧美,新一代艺术家学他们的师长,上一代艺术家是真正的离经叛道,而新一代艺术家则学会了走仕途。
何汶玦的艺术之路才开始,还遥远,像绵长宽阔的海水,让我们等待激流。
 
   

东方艺术·经典 
东方艺术·书法 
东方艺术 书法07年第三期
东方艺术 书法07年第二期
东方艺术 书法07年第一期
东方艺术 书法06年第六期
东方艺术 书法06年第五期
东方艺术 书法06年第三期
东方艺术 书法06年第二期
东方艺术 书法06年第一期
东方艺术 书法05年第三期
东方艺术 书法05年第二期
东方艺术 书法05年第一期
东方艺术 书法04年第六期
东方艺术 书法04年第五期
东方艺术 书法04年第四期
东方艺术 书法04年第三期
东方艺术 书法04年第二期
东方艺术 书法04年第一期
东方艺术·财经 
东方艺术·大家 
东方艺术 大家07年第三期
东方艺术 大家07年第二期
东方艺术 大家07年第一期
东方艺术 大家06年第六期
东方艺术 大家06年第五期
东方艺术 大家06年第四期
东方艺术 大家06年第三期
东方艺术 大家06年第二期
东方艺术 大家06年第一期
国画大家 
国画大家07年第四期
国画大家07年第二期
国画大家07年第一期
国画大家06年第六期
国画大家06年第五期
国画大家06年第四期
国画大家06年第三期
国画大家06年第二期
国画大家06年第一期
今日美术 
今日美术第五期
今日美术第四期
今日美术2007年第一期
今日美术2006年第一期
今日美术2005年第四期
今日美术2005年第三期
国家画廊 
2007年第一期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