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书名:世界名画家全集——德•库宁/书号:ISBN 7-5434-5679-6/J.537 /精装价:0.0000RMB/原价:58RMB/ 出版日期:2005-5/ 装帧:平装/ 页数:208/ 开本:16/ 著作方式:/ 作者:何政广/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订购 |
| 图书简介 | |
| 德•库宁是美国抽象表现主义艺术泰斗,在他创作生涯当中,人体形象一直是他持续并注的命题,对人体的解构与再结构,亦即人体与抽象两者间的表现,影显出德•库宁优越的造型能力。对生命的永不满足的追求促使德•库宁发掘各种形体状态。绘画是他“自我理解”的工具。 | |
| | |
| 作者简介 | |
| 何政广,1939年,生于台湾新竹县芎林乡五龙村;1958年,台北师范艺术科毕业;1964年,美术课程标准修订委员会、小学美术课本编辑委员;1971~1975年,《雄狮美术》月刊主编;1975年6月,创办《艺术家》杂志,担任发行人;1976年12月,参加香港中文大学举办的亚洲美术教育会议、日本亚洲现代美展评审委员;1977年5月,访问美国,同时考察美国的艺术文化及欧洲美术馆的美术出版事业;1982年起,台湾儿童读物编辑小组总编辑;1986年,《儿童的》杂志总编辑;1988年起,东方书局儿童部编辑;1988年,台湾省立美术馆开馆展规划委员;1989年,台湾省立美术馆典藏委员;1992年起,美术咨议委员会第一届委员;1993年,高雄市立美术馆筹备规划典藏委员;1995年起,台北市立美术馆咨询委员;1996年起,台湾省立美术馆咨询委员;1997年,台湾省立美术馆馆长、甄选委员;1998年,高雄市立美术馆创作论坛评审委员;2000年,台北市公共艺术审议委员,台中县第一届视觉艺术咨询委员;2001年,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台湾馆策展人荐选顾问团。 | |
| | |
| 前言 | |
| 威廉•德•库宁(Willem de Kooning,1904~1997)是美国抽象表现主义艺术泰斗。1989年11月,德•库宁的一幅绘画《交换》在纽约拍卖会中,以2068万美元高价卖出。他于1949年的画作《女人》在纽约秋季拍卖会上,以1560万美元卖出,创下了生前抽象画家最高的拍卖记录。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他和一群纽约抽象表现派画家的努力经营,促使美国在战后跃居为世界艺术主流的地位。 德•库宁1904年生于荷兰鹿特丹。12岁时就开始从事商业艺术,1916年至1924年,就读鹿特丹艺术与工艺学院。德•库宁回忆说,学校训练得很严格,日夜不停地画。学校把中世纪手工艺工会的传统和学院的传统结合起来,所以德•库宁在绘画技巧上很受文艺复兴艺术的影响。 1926年,他移民美国,在那儿靠商业艺术、画广告和做木工维持生计。他在纽约结识了画家葛拉汉(John Graham)和戈尔基(Arshile Gorky)。葛拉汉使他认识了很多巴黎派的人物和观念;戈尔基则一直是他最亲近的朋友。德•库宁在一幅画中,把戈尔基想像成自己的兄弟,并邀请戈尔基为自己和母亲画像。戈尔基是高加索亚美尼亚人,15岁时母亲死在他的臂弯中,在44岁时(1948)因长期的疾病、抑郁而自杀。戈尔基和德•库宁曾先后为美国WAP联邦艺术项目工作,德•库宁为WAP联邦艺术项目工作一年(1935),使他对自己以画家为职业这件事有了信心。30年代他设计了不少壁画,并在一些纽约的展览会中出现。 30年代他主要是一个人像画家,创作了很多人像艺术,孤立于一个模糊的空间中,憔悴的面容和饥渴的眼神说出了不景气时期的失业状况。在30年代晚期到40年代初期,他的人像变得越来越扁平而支离不全,显出曲线立体主义和越来越有力的自动主义的影响。 在40年代的晚期,德•库宁的画变得完全没有形象,虽然尚保有一些形象的片段,像一个躯干或是肩膀。1946至1948年的“黑色画”,只画一种白线在黑色或深灰色的底上。德•库宁不断地发掘非透视空间的问题,变化的视觉、模糊和同时所见影像的问题。那些齿状的笔刷动势是有极大意义的,那种创造的行动,把绘画当做一种改变的过程,都有极大意义。他不停地修正,从未丧失立即创作的自动力量,但是却留下一些“还有某些尚未全部完成”的暗示,是从一个必然会成长为形体中出来的形体。 德•库宁说:“我在画的时候,自己也不知道会有什么结果,但是我认为这就是最有趣的地方,让事情永远无法确定,就是‘无法预料’,人生和世事也正是如此。”他甚至强调,作画时也不采取任何态度,在无限的自由中才能把“不可能”性置于画中。 大约在1951年代表性的形象,像在《两个女人》中的那种,又再度在他的作品中出现,然后一系列奇妙的《女人》画像出现了,这一系列对他晚期的作品极有影响。德•库宁解释一幅画:“那个女人,我们在学校时称她为学院之光”,其他的一些女人,也都配合着真实照片在画面上出现。这些女人表达了德•库宁对爱、恐惧、色情、焦虑等的感受。德•库宁说:“以女性作为画的主题,在一个世纪接着另一个世纪中不断地出现,她们是敬爱的对象,是一种安慰。”很多这种画都是从嘴开始的。德•库宁说:“我时常从杂志上剪下很多嘴巴,都是开始,无论如何总要有个嘴的。”这些女性形象是一些怪异的幻影,涂以整个鲜艳的颜色,形体剧烈扭曲。 德•库宁很喜欢骑自行车,不光是喜爱视觉上的感受,更主要是它的流动。德•库宁在海边怡然自得地骑着脚踏车兜圈子,并解释他的一幅大海风景画,光线照在上面,海浪击着岩石,产生灰色、一些白色,或是浪花或是泡泡。自然景物与他的抽象画面重复叠现,给人无限丰富的联想,间接解释了大自然与画家创作之间的关系。 对于德•库宁,生活与艺术创作,乃是存在的整体。他的生活只为艺术,他的艺术永远反射生活。他比任何其他的抽象表现派画家有更多的追随者。德•库宁不仅是美国画坛重要的领导人,同时也是20世纪画坛上的大师。 何政广 | |
| | |
| 目录 | |
| 抽象表现主义大师 威廉•德•库宁的生涯与艺术 传统的技法表现 来到美国 专业艺术成形之路 素描——摆脱学院训练的开端 自我风格发掘为“抑制性线条”画下句点 异于立体派之“意志的执行” 素描“女人系列” 色彩表达他对创造性人体的思索 自素描中产生的抽象 在乡间的发展 用人物写下孤独悲惨生活的启示 新旧之间的第三种形式 人与风景的主题 “男性系列” 拼贴原理 “女人系列” 抽象形式 加入写的象征 形变——未完成的形象 不断探索实验人的形象 复杂的绘画技巧过程 风景为人、事、物的本持 抽象表现派屡魂人物——德•库宁在华盛顿(吴毓奇撰文) 伊莲娜和德•库宁——“性”推销德•库宁(吴毓奇撰文) 素描•女人•绘画——德•库宁访问记(何玉郎摘译) 德•库宁雕塑作品欣赏 德•库宁素描作品欣赏 德•库宁年谱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