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书名:世界名画家全集——德尔沃/书号:ISBN 7-5434-5679-6/J.537 /精装价:0.0000RMB/原价:58RMB/ 出版日期:2005-5/ 装帧:平装/ 页数:206/ 开本:16/ 著作方式:/ 作者:何政广/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订购 |
| 图书简介 | |
| 保罗•德尔沃是20世纪伟大的画家之一,属于第二代的比利时超现实主义画家。他的绘画是梦幻与诗意的艺术,透过空想与幻想,创造出梦境的升华,将过去、现在与未来结合起来,风格极具独特创造性。他所描绘的裸女或半裸女体,是以超现实的构思。运用写实和装饰的手法,非常突出地结合成一体。他精确地掌握裸女群的体态与比例,以及外表与内心的关系,裸女们或立或卧或为邂逅的景况,有动有静,刻画的栩栩如生,清澈明快,表现了梦幻般的迷人的浓厚诗意。 | |
| | |
| 作者简介 | |
| 何政广,1939年,生于台湾新竹县芎林乡五龙村;1958年,台北师范艺术科毕业;1964年,美术课程标准修订委员会、小学美术课本编辑委员;1971~1975年,《雄狮美术》月刊主编;1975年6月,创办《艺术家》杂志,担任发行人;1976年12月,参加香港中文大学举办的亚洲美术教育会议、日本亚洲现代美展评审委员;1977年5月,访问美国,同时考察美国的艺术文化及欧洲美术馆的美术出版事业;1982年起,台湾儿童读物编辑小组总编辑;1986年,《儿童的》杂志总编辑;1988年起,东方书局儿童部编辑;1988年,台湾省立美术馆开馆展规划委员;1989年,台湾省立美术馆典藏委员;1992年起,美术咨议委员会第一届委员;1993年,高雄市立美术馆筹备规划典藏委员;1995年起,台北市立美术馆咨询委员;1996年起,台湾省立美术馆咨询委员;1997年,台湾省立美术馆馆长、甄选委员;1998年,高雄市立美术馆创作论坛评审委员;2000年,台北市公共艺术审议委员,台中县第一届视觉艺术咨询委员;2001年,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台湾馆策展人荐选顾问团。 | |
| | |
| 前言 | |
| 比利时20世纪最出色的超现实主义画家保罗•德尔沃(Paul Delvanx 1897~1994),是一位在精神上趋向超现实表现的艺术家。他没有实际参与任何超现实主义的活动,只是受到马格利特和契里柯的影响,画作从印象主义转向超现实主义的梦幻风格。 德尔沃1897年出生,1916年进入布鲁塞尔的美术学院。从20岁到30岁,绘画属于印象派和表现主义的作风。他获得国际的声誉,是在创作出超现实主义的梦幻色彩作品之际。以写实的笔法描绘梦境中、眼睛凝视前方的半裸女性。画种情景似乎是熟悉的现实景物,但又非现实世界中存在的实景。这种虚拟的女性邂逅景况,对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疏离作了讽刺。深沉而忧郁的女性,陌生而又孤独的感觉,成为德尔沃艺术表现的主题。有时他甚至将时空拉远至遥远的古希腊时代的理想世界,是他潜意识的解脱与自我满足的一种具体化。 德尔沃的绘画,远离了我们这个时代,假借了存在物、场所、主题,创造他想象中的光景,身材修长的女性们,造访失乐园,忘却了过去与现在,踏进一块全新的旅程,给人奇妙的视觉印象。正如德尔沃的绘画创作自白:“一幅艺术作品,必须让它能令人体验到一种快乐,那种旅行者发现的快乐。当我在画画的时候,我随时保持这种想法,一幅画应成为我们能在那儿生存的一个场所。”他把超然的幻想景物——裸女、火车站、宁静的乡村、空寂的小路、荒野的小屋、骨骸等,细致地描绘到画中,心中的诗情,如梦幻地涌现,散发出迷人的艺术气氛。 何政广 | |
| | |
| 目录 | |
| 超现实梦幻色彩画家——德尔沃的生涯与艺术 迈向画家之路 进入美术学校专心学习绘画 早期作品从印象派及表现主义风格出发 斯比彻尼博物馆及超现实主义的相遇 接触超现实主义,启发日后绘画之路 战争时期的不安反映在绘画上 电车、火车、车站及少女的形象 女人、女人、女人 都市风景——德尔沃计划建造的图像 (一)房间 (二)街道 (三)广场 壁画与素描——以相同的美学态度对待 绚烂的歌剧 梦见现实•展现诗意 德尔沃水彩、版画、素描作品欣赏 德尔沃年谱 保罗•德尔沃美术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