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 首页 > 图书商城 > 今日图书 > 中国近代美术画册
 中国美术 外国美术 书法篆刻 当代艺术 设计 雕塑·建筑 影像 工艺美术 外版书 工具书 艺术杂志类 艺术理论及其他
 书名:文人遗韵 蒲华•吴昌硕书画作品集/书号:ISBN 7-5434-5627-3/J.561 /精装价:0.0000RMB/原价:128RMB/ 出版日期:2006-6 / 装帧:平装/ 页数:128/ 开本:16/ 著作方式:龙瑞、梅墨生著/ 作者:蒲华 吴昌硕/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订购
 图书简介 
 “文人遗韵——蒲华•吴昌硕书画作品展”是于北京炎黄艺术馆举办的一次艺术展。从蒲华和吴昌硕两位大家的90余件(套)书画作品中,可以品读他们深厚的绘画才赋和书法造诣,了解近现代海派画家的艺术风格趋向。 作为海派的代表画家,吴昌硕与蒲华对现代中国画坛影响深远。二人的绘画均以大写意花鸟为主,并在山水画方面也有相当的成就。蒲华一生坎坷清寒,但他的固执坚韧的性格又使他一直专志于书画艺术,他沿传统之路而行,讲究以书入画,绘画风格酣畅恣肆,烂漫淳厚,蔚为大观,并在早期对吴昌硕不无影响。目前,蒲华研究还很不够,世人对他的重视也比其他同时代的名家相形逊色。
 
   
 前言 
 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最大表白”与“中华文化之花”的中国画艺术,日益在人类的精神与文化生活之中发挥着良好的作用。回顾历史,重温传统,关注艺术本体,研究现当代,并探讨中国画的未来发展道路,正式中国画研究院义不容辞的责任和理应肩负的学术使命,同时,也是每一位热爱中国传统艺术的人士的共同祈望。有鉴于此,我们经过反复考量,策划并组织了“20世纪中国画名家作品系列观摩活动”,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纬度对20世纪的中国画艺术进行一次新的审读,并试图提供一组观摩研究文本,做我们力所能及的工作。
“20世纪中国画名家作品系列观摩活动”由六项内容组成,约在三年内完成,每项活动都有展览、研讨会、画册出版等内容。“文人遗韵——蒲华•吴昌硕书画作品展”是该系列活动的第三项展览,它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我院学术工作的不断拓展。 作为海派的代表画家,吴昌硕与蒲华对现代中国画坛影响深远。二人的绘画均以大写意花鸟为主,并在山水画方面也有相当的成就。蒲华一生坎坷清寒,但他的固执坚韧的性格又使他一直专志于书画艺术,他沿传统之路而行,讲究以书入画,绘画风格酣畅恣肆,烂漫淳厚,蔚为大观,并在早期对吴昌硕不无影响。目前,蒲华研究还很不够,世人对他的重视也比其他同时代的名家相形逊色,其实蒲华是一位艺术造诣很高的大家。与传统文人画那种超脱避世的审美追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吴昌硕绘画散发出浓郁的生活气息,表现出蓬勃、旺盛的生命力,因而获得了广泛的认同。他的绘画博取徐渭、八大、石涛、赵之谦朱家之长,兼取金石、书法笔意入画,墨饱色酣,雄健古拙。他画中左低右高的构图也极具特点,大异于前人,这使得他的画既含古意由极具现代感。而且,他在篆刻上的成就,对我国篆刻艺术有着划时代的意义。最重要的是他把书、画、印熔为一炉,开辟了书画艺术的新境界,成为一代宗师。美术界对吴昌硕、蒲华两位大家的研究,可以说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研究工作仍有深入、细化的必要。本次活动聚焦两位大家的书画作品90余件套。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品读两位画家深厚的绘画才赋和书法造诣,了解近现代海派画家的艺术风格趋向。
以独特的视角审视20世纪的中国画巨匠,既是为了综合过去、反思历史,更是想借此来探寻中国画未来的发展道路。大家巨匠自身集结着丰厚的文化沉淀,他们在不同的时代与文化环境中折射出不同的光彩,因而有着被无限阐释的可能。本次活动则提供了一个具体的坐标点,使我们得以走进大师,感受传统。

中国画研究院院长 龙瑞
2006年6月
 
   
 目录 
 前言 龙瑞
第1编 蒲华
画气不画形书法通画法
——吴昌硕,蒲华的艺术特色 龚产兴
蒲华 四君子屏
蒲华 奇石四屏
蒲华 流水竹石图轴
蒲华 墨竹团扇
蒲华 墨笔竹石图轴
蒲华 墨竹图卷
蒲华 竹石图轴
蒲华 竹石图轴
蒲华 竹石图轴
蒲华 竹石图轴
蒲华 竹石图轴
蒲华 竹石鸣禽图轴
蒲华 竹石兰草图轴
蒲华 墨竹图轴
蒲华 芝仙图轴
海派绘画的奠基者——蒲华与吴昌硕 王及
蒲华 梅花水仙图轴
蒲华 老梅图轴
蒲华 玉树珊瑚图轴
蒲华 墨菊图轴
蒲华 牡丹图轴
蒲华 富贵春光图轴
蒲华 百龄富贵图轴
蒲华 百龄富贵图轴
蒲华 岁寒三友图轴
蒲华 凌寒天竹图轴
蒲华 荷花图轴
蒲华 仙石图轴
蒲华 佛手图轴
蒲华 佛手仙桃图轴
“生动”和“生静”
——蒲华、吴昌硕在20世纪文人画史上的意义 陈传席
蒲华 溪堂论古图轴
蒲华 红叶好山图轴
蒲华 石梁听泉图轴
蒲华 涧屋联吟图轴
蒲华 仿米山水图轴
蒲华 山居图轴
蒲华 云山图轴
蒲华 松壑鸣泉镜芯
蒲华 雪景山水图轴
蒲华 石上高泉图轴
蒲华 溪山闲情图轴
蒲华 侵阶入幕七言联
蒲华 垂光振翼八言联
蒲华 行书条幅
蒲华 行草横披
第2编 吴昌硕
吴昌硕研究拾遗(三则) 刘曦林
吴昌硕 红梅图轴
吴昌硕 梅花水仙图轴
吴昌硕 梅石图轴
吴昌硕 白梅图轴
吴昌硕 墨竹图轴
吴昌硕 墨竹图轴
吴昌硕 兰花图轴
吴昌硕 兰壶团扇
吴昌硕 兰石图轴
吴昌硕 菊石图轴
吴昌硕 菊石图轴
吴昌硕 桃花图轴
关于吴吕硕犹未探讨的几个问题 丁羲元
吴昌硕 荷花图轴
吴昌硕 荷花图轴
吴昌硕 泼墨荷花图轴
吴昌硕 桂花图轴
吴昌硕 天竹图轴
吴昌硕 红桃图轴
吴昌硕 仙桃图轴
吴昌硕 富贵神仙图轴
吴昌硕 玉堂富贵图轴
吴昌硕 牡丹图轴
从蒲华到吴昌硕
——对“海派”风格与市场的一种观察 邵彦
吴昌硕 杜鹃花图轴
吴昌硕 月季图轴
吴昌硕 松梅图轴
吴昌硕 芙蓉图轴
吴昌硕 紫藤图轴
吴昌硕 葫芦图镜芯
吴昌硕 枇杷图轴
恪守传统而不拘泥于传统
——以吴昌硕为例谈传统任现当代的价值 徐沛君
吴昌硕 白菜图轴
吴昌硕 古松图轴
吴昌硕 独松关图轴
吴昌硕 墨松图轴
吴昌硕 秋树图轴
吴昌硕 坐佛图轴
吴昌硕 无量寿佛图轴
吴昌硕 山水图轴
书画互摄梅竹相谊
——蒲华与吴昌硕书法比较分析及其他 王东声
吴昌硕 吴昌硕信札(一)
吴昌硕 吴昌硕信札(二)
吴昌硕 吴昌硕诗稿
吴昌硕 行书团扇
吴昌硕 篆书寿字轴
吴昌硕 临石鼓文
吴昌硕 行书轴
吴昌硕 破除寻思七言联
文人遗韵:蒲华、吴吕硕的写意艺术 悔墨生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悔墨生
 
   

东方艺术·经典 
东方艺术·书法 
东方艺术 书法07年第三期
东方艺术 书法07年第二期
东方艺术 书法07年第一期
东方艺术 书法06年第六期
东方艺术 书法06年第五期
东方艺术 书法06年第三期
东方艺术 书法06年第二期
东方艺术 书法06年第一期
东方艺术 书法05年第三期
东方艺术 书法05年第二期
东方艺术 书法05年第一期
东方艺术 书法04年第六期
东方艺术 书法04年第五期
东方艺术 书法04年第四期
东方艺术 书法04年第三期
东方艺术 书法04年第二期
东方艺术 书法04年第一期
东方艺术·财经 
东方艺术·大家 
东方艺术 大家07年第三期
东方艺术 大家07年第二期
东方艺术 大家07年第一期
东方艺术 大家06年第六期
东方艺术 大家06年第五期
东方艺术 大家06年第四期
东方艺术 大家06年第三期
东方艺术 大家06年第二期
东方艺术 大家06年第一期
国画大家 
国画大家07年第四期
国画大家07年第二期
国画大家07年第一期
国画大家06年第六期
国画大家06年第五期
国画大家06年第四期
国画大家06年第三期
国画大家06年第二期
国画大家06年第一期
今日美术 
今日美术第五期
今日美术第四期
今日美术2007年第一期
今日美术2006年第一期
今日美术2005年第四期
今日美术2005年第三期
国家画廊 
2007年第一期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