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建俊(1931.1—)满族 ,辽宁盖县人。擅长油画。中央美术 学院绘画系、彩墨系研究生班及苏联专家油画训练班毕业。历任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讲师 、副教授、教授。中国美协副主席、油画艺委会主任,中国油画学会主席。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57年作品获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美术作品竞赛奖。作品入选第五届、六届全国美展 、首届中国油画展等并获奖。1985年在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常务理事。由中央电视台拍摄专题片《詹建俊和他的艺术》,参加"亚广联"亚洲艺术家专题节目。应邀赴日本参加中日友好协会举办的"现代美术作品展"开幕活动,参加"黄山油画艺术研讨会"。为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主任。该委员会由中国美协聘请全国油画界中有影响力的70位著名专家组成。1988年为中国美术家代表团团长,赴伊拉克参加巴格达第二届造型艺术展览会。 1989年被文化部与中国美术家协会聘请为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会油画评选委员会主任和总评奖委员会委员。被选为中国文学艺术联合会第五次全国委员会委员。1991年至法国、西班牙作专业访问。参加中国美术家代表团赴意大利进行艺术交流访问。获‘91中国油画年展"荣誉奖。被聘为文化部艺术(美术)专业人员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1993年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94年后历任全国美展评委、总评委、评委会主任等。作品有《狼牙山五壮士》、《庙的歌》、《帕米尔的冰山》等。 出版有《詹建俊画集》、《詹建俊》等。1995年任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组织委员会副主任及总评奖委员会油画组组长。2000年应台湾山艺术基金会邀请赴台湾访问。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家一同赴埃及、南非参观访问。
相关展览 1979年 创作油画《高原的歌》,在北京市美术展览获一等奖,在第五届全国美术展览获二等奖,由中国美术馆收藏,并于1981年被选送法国春季沙龙展览。创作《回望》、《鹰之乡》参加油画研究会作品展,由中国美术馆收藏。1980年 油画《琼嶂》参加在日本举行的亚洲现代美术展。油画《薄暮》获北京市优秀美术作品甲级奖。1981年 第二次赴新疆写生,创作油画《帕米尔的冰山》在全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览上获佳作奖,同时获北京市少数民族美术作品荣誉奖。创作油画《石林组画--星、霞、雾、湖、秋》,发行纪念邮票5枚。创作了非洲题材作品《黑非鼓手》、《舞》,《远方》、《母亲》等参加在美术馆举办的中国访外美术家作品展。1982年创作《高原情》参加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教师作品展。1984年 创作油画《潮》获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金质奖章,并获北京市美术作品荣誉奖及得到北京市政府表彰大会的表彰。作品由中国美术馆收藏。 创作《潭》、《瀑》、《虹》。作品《深秋》、《小憩》参加日本"现代中国洋画家展"。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詹建俊画集》。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詹建俊画集》。1985年作品《凌妮》、《岩》参加"当代油画展"。1986年 组织并主持"全国油画艺术讨论会"。创作《冬雪》参加中央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油画联展。作品《礁》参加日本"现代中国美术家展"。1987年 作品《黑非鼓手》、《岩》等参加美国纽约"中国当代油画展"。组织并主持"首届中国油画展"。创作《遥远的地方》参加"首届中国油画展"。作品《回望》赴苏联、波兰、捷克斯洛伐克三国展出。1988年作品参加"中国首届人体艺术大展"。1990年创作《秋声》参加"全国风景画大展"。1991年创作《长虹》参加"20世纪中国美术作品展"。国务院发给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创作《枯树中的一片绿》、《倒下的树》等四幅以大树为题材的作品,参加"具象油画展"。1994年 组织并主持"第二届中国油画展"。创作《升腾的云》,参加"第二届中国油画展"。1995年率中国美术家代表团赴日本参加"现代中国油画展",并作介绍中国油画发展报告。油画《闪光的河流》、《藤》参加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教师作品展。1996年创作油画《大风》参加首届"中国油画学会展"。台湾《中国巨匠美术周刊》出版詹建俊专册。1997年作品《凌妮》、《马大爷》参加展出。领导组织"走向新世纪--中国青年油画展"。1998年 作品《狼牙山五壮士》参加在美国欧根海姆美术馆举办的"中国五千年艺术展"。1999年 作品《红枫》参加"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2000年作品《狼牙山五壮士》、《高原的歌》、《飞雪》参加"20世纪中国油画展",任"20世纪中国油画展"艺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应邀至芬兰参加瓦萨市"第十届文化论坛"及"中国风景"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