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轩 ,1947年11月出生,浙江金华人。 196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北京画院国家一级画家、油画创作系主任。北京高级艺术职称评审委员。他的作品被国内外众多的博物馆和收藏家争相收藏。出版有《艾轩西藏风情》。 相关展览 1977年 油画《三军过后尽开颜》参加建军50周年全国美术展览。 1978年 油画《保卫》参加建国30周年全国美术展览。 1981年 油画《有志者》参加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获银奖 。 1983年 和何多苓合作油画《邓小平》。 1984年 进入北京画院油画创作室。 1984年 和何多苓合作油画《第三代人》,并参加第六届全国优秀作品展。 1985年 油画《若尔盖冻土带》为中国美术馆收藏 。 1986年 油画《雪》参加第二届亚洲美术展览,日本福冈美术馆收藏。 1986年 油画《她走了,没说什么》参加在法国举办的第18届海滨-卡涅国际美术展览并获荣誉奖。 1987-1988年 美国主流媒体《纽约时报》、《华尔街时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艺术新闻》、《美国艺术》相继发表报道和艺评,《艺术新闻》称之为“一颗上升的星”。“和众国际社也做了报道”。 1987年 赴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作访问学者一年。3月油画“陌生人”等参加在美国纽哈克尼斯中心举办的首届中国油画展。10月纽约曼哈顿麦迪逊大道举办个人油画展。 1988年 英国苏斯比公司在北京故宫举办援助长城-威尼斯国际艺术品义卖,油画《寂寞的沼泽》与毕加索,劳申伯格的作品共同参拍,中国日报头版报道,作者的名字刻上幕田峪长城纪念碑。3月受美国著名画家安德鲁.怀斯德邀请在宾夕法尼亚洲和怀斯先生会见。著名评论家栗宪庭先生为艾轩撰文“从当代美术大势看艾轩艺术”。 1989年 油画《孩子》入选摩洛哥蒙特卡罗国际美术大展。 1990年 四川出版社出版《艾轩和他的艺术》画册。 1991年 油画《歌声离我远去》参加英国克里斯蒂公司在香港首次中国油画拍卖会。美术杂志发表专题并封面(1991年第四期) 。 1992年 入选《中国大陆中青代美术家百人传》并刊登封面,水中天先生撰文“中国油画的中坚和希望”。著名美术评论家邵大箴先生为“炎黄艺术”撰写艾轩专评“一颗上升的星”。 1993年 随中国美术家代表团访问德国、荷兰、奥地利并举办画展。 1994年 油画《融雪三月》荣获94年中国艺术博览会优秀作品奖。油画《荒原往事》入选第二届中国油画展。英国克里斯蒂公司拍卖图录封面《守候冬日的阳光》并印制海报。 1995年 由范迪安先生主编的《中国当代10家风格与技法研究》(包括有靳尚谊、何多苓、杨飞云、刘小东、艾轩等十人。由范迪安先生著文的首批中国油画有限印刷作品推出(包括吴冠中、靳尚谊、艾轩等六人)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参与推出。中国嘉德春拍图录封面“极远极远的歌声”。 香港出版“中国油画”——从现实主义到后现代主义》两幅作品入选。 参加第一届国际艺苑油画展。 1996年 香港亚洲出版社出版画册-《艾轩》。 7月《艺术界》杂志专题、封面-“艾轩,孤独美的追寻者”。 与罗中立、王怀庆、王沂东、曹力出访美国参加中国油画大展。 1997年 油画《就让风把歌声吹散》入选《中国油画肖像百年展》专辑。(当代美术家1997.2) 油画《又清又冷的空气》入选《中国油画肖像艺术百年展》。 入选中国美术家全集(由中宣部、文化部主办)。 1998年 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画册“名家精品”-《艾轩西藏风情》。 与王沂东被澳门市政厅邀请在澳门举办联展,并出版《乡土情怀-王沂东、艾轩油画展》。 1999年 油画《陈雾渐渐散去》入选《中国美术百年》。入选水天中著文《中国油画百年》。 3月油画《也许天还是那样蓝》入选画集《二十世纪中国传世名画》。 4月六幅作品入选由水天中、孙美兰先生编著的《现代传世名画鉴赏》大型画册。 由美国著名教授迈克.苏立文编著的《中国艺术》第四稿,成为美国耶鲁大学正式教材,艾轩被列入中国近代美术史从任伯年以来的十几位代表人物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