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公望(1269-1354),本姓陆,名坚,江苏常熟人,因过继浙江永嘉黄氏而改姓黄。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等。曾为小吏,因张闾案牵连入狱,出狱后归隐不仕,皈依全真教,寄情于山水。常往来于杭州、松江、虞山等地。工书法、诗词,善散曲,通音韵,50岁左右始画山水。近受赵孟頫影响,远师董、巨,间及荆浩、关仝、李成诸名家。晚年变法后自成一家。作品多描绘虞山、富春等地的江南自然景色,“峰峦浑厚,草木华滋”,被推为“元季四大家之冠”。并著有《山水诀》一文,总结了前人和自己艺术创作的经验。他的传世山水画有水墨和浅绛两种。留存于世的著名作品有:《富春山居图》卷(分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及浙江省博物馆)、《溪山雨意图》卷、《快雪时晴图》卷、《九峰雪霁图》轴、《丹崖玉树图》轴、《天池石壁图》轴(以上藏故宫博物院),《剡溪访戴图》轴(云南省博物馆藏)、《富春大岭图》轴(南京博物院藏)和《九珠峰翠图》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以上诸画皆为其60岁以后所作。黄公望的传世作品中最为著名的是他79岁时在富春山寓居创作、前后历时3、4年经营而成的《富春山居图》。此图描绘浙江富春江两岸初秋时景色,采用传统的“三远”并用的构图方法,峰峦起伏变化,林木葱郁有致,山石多用“披麻皴”干笔皴擦而成,极少渲染,丛树平林多用横点,看似平淡无奇,实则变化万千。《九峰雪霁图》和《剡溪访戴图》描绘的都是雪景,为其雪景画代表作。《丹崖玉树图》和《天池石壁图》是黄公望浅绛山水的代表作品。两画均描绘重峰叠岭的自然景色,山石用披麻皴法,山顶多画圆石,溪间岩石幽远,树木云烟相互掩映,所不同的是前者笔法松秀,设色轻淡,后者多苍浑之气,为黄公望73岁时的作品。他的绘画中体现出的丰富的笔墨韵味,充分地表现了画家的主观意境。在这里,画家并不以描摹实景为能,而山川树石只不过是画家寄兴抒情的对象。黄公望的山水画作品充分反映了元代山水画家的这种倾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