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耷简介 |
朱耷(1626-1705),明江西宁献王朱权九世孙,本名统,字、号、别名特别多,多含意隐晦,体现他的孤愤思想。入清曾落发为僧,法名传綮,字刃庵,号雪个、个山、驴、驴屋、人屋等,朱耷为僧名,八大山人的号是他还俗后所取。有记载说他曾入道,名朱道朗,字良月,号破天樵者等,是否一人,尚待研究。另外,他还有许多奇特的画押,计有:“三月十九日”、“个相如吃”、“忝鸥鹚”、“拾得”、“何园”五种,均寓意深刻。他一生精力坎坷,满怀悲愤之情,誓不与清王朝合作,行事怪僻,常藉诗文书画发泄内心郁闷。他的绘画,大多缘物抒情,用象征的手法来表达想法,将物象人格化,寄托自己的感情,因此,主观成分较多。如画鱼、鸟,作“白眼向人”之状,抒发愤世嫉俗之情,将八大山人款写作“哭之”、“笑之”,均有深意。长于山水、花鸟。山水宗董其昌,但却变董之秀逸平和为枯索冷寂,于荒寂境界中透出雄健简朴之气。如74岁时所画《山水》轴、《兰亭诗画》册。其花鸟源自林良、沈周、陈淳、徐渭等人,所绘花鸟鱼虫,形象洗炼,造型夸张,构图险怪,笔法雄健泼辣,墨色淋漓酣畅,效果新颖独特而出人意表。前期画风较为精细工致,50岁后,画风渐变,所画动物形象有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