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展览 > 机构展览 
历史与摄影——李振盛透过镜头见证1997香港回归
                            
日期: 2007/6/28 15:43:06    编辑:罗伯特•普雷基     来源:     

毫无疑问,李振盛是当今世界上最著名的中国摄影家。他具有艺术家的气质、记者的好奇心和历史学家的心态。这种独特天赋的组成,使得他近年来得到国际上他所遇见的同行的承认和称赞,如法国已故的亨利•卡蒂埃-布勒松、瑞士出生现居住在纽约的罗伯特•弗兰克、传奇般的英国战地摄影家唐•麦卡林、世界著名巴西纪实摄影家塞巴斯提奥•萨尔加多,以及美国受人崇拜的摄影家安妮•利博维茨和大卫•伯耐特等。

李振盛毕业于吉林省长春电影学院,受到良好的电影摄影专业训练,他因故成为了新闻摄影家。从1963年至1982年,他为设在哈尔滨的《黑龙江日报》工作近二十年之久,担任摄影记者。他将电影的叙述手法应用到摄影中,诸如:广阔视角和特写镜头、“正打反打”方式拍摄同一场景、还有多角度的拍摄方法、连续画面和蒙太奇等。李振盛将这些电影叙述技巧以及对构图和用光的注重运用到他的静态影像中。他声明自己的摄影目的是:用视觉的手段进行调查,并为后代再现他所目睹的历史真相。

这个展览中的照片是1997年夏天在三天之内拍摄的,反映香港从联合王国归还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情景。李振盛充满爱国的热情骄傲地指出,香港回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在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和英国官方代表团团长查尔斯王子于6月30日和7月1日共同主持的具有历史意义的仪式中,他是唯一属于外国记者团的中国摄影家。

从国际媒体的有利制高点,李振盛用中国人的眼光十分仔细观察主权的移交过程,使得他的报道具有某种特殊的东西——独特的视角。从英国国旗的下降,到中国国旗的升起,他拍摄了该重大事件从头到尾的各个阶段。在此前,李振盛抓拍到末代总督彭康定乘车离别港督府,官邸的英国国旗叠好放在他膝盖上的镜头,这张照片在当年中国新闻摄影大赛中获金奖。该事件的其他三张照片也在同一年获奖。两三天的采访能有4张照片获奖,足以证明李振盛新闻观察与记录的杰出能力。

李振盛以他惯用的“周边视野”手法,扩大了他的报道范围,远远超过了传统上报道这类情况的专业预期范围,他拍摄了人群、人脸和一些小场景,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个非常重要事件的深刻含义。张爱萍将军曾经在1988年看到李振盛的文革照片后题词:“让历史告诉未来”。这位前国防部长的睿智说法同样可以适用于李振盛1997年在香港拍摄的照片。

通过这个展览,我们赞赏友人李振盛这位艺术家、记者和历史学家,并感谢他在中国当代历史上留下具有杰出里程碑式的视觉遗产。
   
罗伯特•普雷基

联系图片社总裁

 (翻译:江  融)


 

 【今日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