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展览 > 画廊专题展览 
女油画家梁明明作品印象
                            
日期: 2007/8/8 11:33:50    编辑:陈本     来源:     

我总觉得,女人,是另一个星球的人。然而,作为男性,很难真正彻入到女性的深层世界里。依我看:“女人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

女性,很大程度上甘从在男性法规意识下生存。所以,男人去评价女人,总没有女人自已去解读女人那么精确。或许我是属于“长男人身,生女人心”的人,那么,我尝试以中性的角度走读一次女性艺术家的精神之旅......

在广州,我们的身边有一位女油画家:梁明明。她在人生与艺术历程里默默地耕耘,表里如一,心灵里潜藏着深情的诗意。

1883年间,康有为创立了“不裹足会”,从生理、心理上打破了封建伦纲常秩序,嬴得了妇女应有的社会平等地位。他理论中的妇女,应在社会上从政、从商等学说在今天已得到历史的应验。

法国哲学家、女权主义者西蒙•波伏娃在她的《第二性》中,解构了女性在历史、社会、生存命运的状况。论析了新的精神指引,为女性自身穿梭着男权法律的天空里伸展了翅膀。从而成为了当今世纪的女性新“圣经”之先导者。

当今美国女剧作家伊芙•恩斯勒的话剧《阴道独白》,通过女性生殖理念诠释了女性心灵与生命的真谛。其思想赤裸,精神高扬,有智有情,牵引了世界艺术家的目光,筑构了大众文化的新台阶。
那么,女性是什么呢?人们通常提起这名词就先以科学的论证去评价,女人的头骨结构与男性不同!仿佛是智慧上的问题?

但是,美国一位著名神经科学家巴里斯(40岁前是女身,51岁后变男身),他经过反复实验后提出:“男女有别?偏见大过基因!”尽管男女之间在才能、性情和生活方式上确实存在着差别,但女性成败,不一定是因为脑力问题,而是因为受到了性别岐视。

无庸赘述,尽管当下是一个多元并存的社会,但真正关心女人身体外部问题的远远多于关心女人心灵内部的问题!

回到艺术的问题上,很明显,男女本来就共同在一个社会的平台上。但男性总是先导主流各占鳌头,(当然各种因素女性艺术家确实凤毛麟角),问题的关键是绝大多数人以男权秩序的艺术审美形态去权衡女性艺术,而导致在性别霸权的走势下,女性艺术家不自觉地进入男权审美导向里,从而失去了内心私密感,流失本质上的情性,再以男性的理念去缝合自己的情殇,迎逢了异样的趣味,没有真正的自我审美定位。
这是一个误区!

在这区域间,我们这位女画家显得难能可贵,她在都市的流光溢彩里,没有被物欲横流与荣辱的浪滔所淹没,自觉地编织起心灵的情结,打造自已的独木舟,顽强地逆流而上。没有更多的撕心裂肺,只有善待的眼神凝视前方的彼岸,将真彻的情愫紧紧在掌心中相握着,飘着、走着......

梁明明,非高谈阔论之人,质朴内敛,爽朗欢达。从她早期作品的浓厚色彩的大笔触转向轻盈色调及流畅的笔法指引出自身的一种心里路程,而在朦胧诗般的作品里浅唱低呤地带着女性一种感官的异想成份,在瑰丽的暖色调中消失了斤斤计教的细节,笔情恣纵,苍劲圆秀。透过飘逸的色阶让人遐想、让人寄望、让人追寻。她以“花”的题材代替心灵的脚步。我们不难看出她的“花”中没有定格,没有约束,一直在流动,在跳跃,在飘悠,在倾诉。带着 “月移花影约重来”之幽怀婉情,去点缀流动的思绪。在花的语境中默默地承着心灵的载体翱翔在远空。

梁明明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生命,用自己的情意去演绎生活,将流丽的诗篇带着绚丽的灵魂彩带轻飘着。唯其如此,就让我们漫步她的精神领地,以静观之态去凝望、去感受、去聍听、去认知、去品读......
但愿透过这些作品,能传达出她心灵深处的别样寓意。也衷心祝愿她在艺途上更加自信地,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用自己的行动去建树一种女性文化自信。

陈本:广州市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付主任


 

 【今日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