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展览 > 画廊专题展览 
《艺术焦点》焦点对话 王小松
                            
日期: 2007/8/23 16:58:53    编辑:     来源: 今日艺术网    

1、焦点:王老师最近在忙些什么?
整理和完成一些作品,03年回国后画的东西相对而言比德国要少的多,主要是在浙大的教学工作较为烦忙,此外在国外呆时间长了,回国后有一段时间特别不适应,因此一段时间内无法动笔。

2、焦点:请王老师谈谈您最近的创作,对自己的作品有什么新的思路? 在艺术追求上我一直按我自己的想法和观念去创作,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就是说我的信仰并没有改变,当然我也不排斥新的技术。观念和技术是我创作的一部分,因此我对材料的尝试一直是我探索的东西,比如:现在钢板上做一些东西等。

3、焦点:王老师今年还有些什么艺术活动计划?我今年在德国有三大展览,两个在博物馆,一个在画廊,它们分别是德国吕贝克市•吕贝克美术馆(Luabeck Art Gallery)、德国施拜耳市•施拜耳博物馆(Speyer Meseum)、汉堡Courtesy Art Studio 1.Deinste

4、焦点:请王老师谈谈你自己的绘画语言或者说你个人的绘画风格?
我追求的是心灵的本质,老子说:“上善若水”,我想我的艺术品就是要追求这种境地,这也是我终生追求的目标,我反对装饰,因为它不算是艺术本质的东西,是附加品,“纯”是换元了的抽象,它是高度概况。我不表现情感,但追求一种终极的意象,一种非理性不可言语的超验意象。

5、焦点:王老师的作品画面总是表现得极度抽象和简约,令人回味。这是你对真实生活的理解吗?
艺术与生活不能站在一个平面上,尽管在理论上这种逻辑是荒谬的,真实生活是一种低级体验,不是形而上的认知。

6、焦点:王老师对自己目前的状态满意吗?
不明白此话,因为精神与物质往往不是以个人意志为转移,满意与非满意只是在物质上的体现,而精神上的东西是无法用满意来解答的,它属于更高层次的、更偏向于灵魂。我没听说过:你的灵魂满意吗?

7、焦点:作为一个生活在当下的艺术家,你是如何评价当代艺术圈?
杂草丛生,百家争鸣,百家齐放,非常符合生态,但当代艺术不是一个生态问题,而是意志与权利的

8、焦点:未来几年,在当代艺术这行业你希望看到哪方面产生巨大的变化?
我认为不可能有太大的变化,因为就中国当代艺术而言并没有走出西方的影子,看看今年的卡塞尔的五年文献展就知道中国下一步了,悲欣交集不知所云。

9、焦点:王老师记得第一幅作品卖了多少钱?
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诉你400马克,一幅小油画20*20厘米,时间是1992年,这是我在柏林售出的第一张。

10、焦点:作为艺术家你是怎样看待未来的艺术市场和学术之间的关系?
艺术家和市场学是两个不同体系,艺术家不应是理财的人,更不应是市场的弄潮儿,反观历史,这样的艺术家都会被无情的抛弃,就目前中国而言,抛弃已经开始了。

11、焦点:毛主席说《艺术为人民》,你是怎么理解这个理念的?
我认为要看何时何年代对谁说的,就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政治而言,我认为较为适中,但就今天而言是错误的,因为艺术本质是形而上,是为少数人服务,因为它建立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上。

12、焦点:许多和您属于同一时期的艺术家都已经不再坚持了。而您一直活跃在我们的视野内,是什么东西让你坚持下去的?
我也说不清,可能是一种信念,因为在追求的同时我也享受这种过程,所以无法放弃。


 

 【今日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