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艺术家 > 艺术家信息 
自述-石头后记
                            
日期: 2006/8/11 16:44:06    编辑:尹朝阳     来源:     

                  从石头说起…
    “很久很久以前…”是一句饱含很多沧桑味道的话。准确的说法开始于五年前,这短暂而又漫长的五年!那些沉积于胸的过多的沧桑与感慨时时溢出!即使有未老先衰的恐惧,我也已经开始接受由于时间的逼迫而不得不接受的成熟,那或许是一种被迫的坦然,但它毕竟是一种更为进步的态度,对过去的五年,对一切事。
    我真的曾经在回家的路上邂逅过那块石头吗?或许吧!但它真如我想像般描述的那么充满传奇吗?出于本能,事隔五年我开始对自己的描述充满了怀疑,甚至因为自己使用了过于动情的语气而羞愧难为情。因为任何时候,过分的煽情都会导致矫情。那就像一个气味难闻的陷阱,令人无法忍受,心生警惕。
    至于那块石头,那不过是一块再普通不过的石头。在那一带这样的石头随处可见,它只不过是农民用来放在马路边上,以防止来往的车辆过近的靠近他们的房屋。因为偶然的一瞥或是过分的注视,它被我在某个夜晚冲动地搬回了家。回忆这个事实使我对过去的记忆产生了强烈的动摇!聊以自慰的是所谓记忆的真实已不再是我的追求。“神话”已经出现,虽然它可能来自一种谎言。

                  解释“神话”
    毫无疑问,所有这些命名为“神话”的画都是我编排出来的,文明的说法是虚构。字典里关于“神话”的解释有两个:一、名词。关于神仙或神话的古代英雄的故事,是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二、指荒诞的无稽之谈!
    既然原有的意义已经无数次地被歪曲,我的穿凿附会即使稍嫌勉强终不过暗合了荒诞的无稽之谈的本意。“神话”是个故事,故事的中心围绕着一个人和一堆莫可名状的石头,以及一个无所不在的逼仄的氛围。面对这些元素我动用了强烈的企图,赋予它们光彩,去影射我周围纷繁的世事,进而实现自己妄图再现一个心理现实的野心。
    从六年前第一张草图开始,生活里弥漫的对抗、挣扎和野心,在六年后的今天竟无丝毫的减弱。即使进退之间不再狼狈而稍显从容,这些许的喘息也从未改变我对这个心理现实的悲剧认知!
    但“神话”毕竟是谎言的升华,充满了散发着悲剧气息的浪漫和惊奇!

                  和“西西弗斯”无关
    语言总是充满了吊诡和歧义。这是我在成熟之年里越来越深的体会。
    “西西弗斯”是谁?我的故事真的和他无关吗?
    那更像是假象中的一个仪式,从我有限的理解出发,我只能让自己的行动听命于一种更为强大的冲动——把一切在脑海里疯狂或愚蠢的念头转化为作品本身这一物理现象的事实。某些时候,我成功了。那些形象并没有因为春去秋来的五年搁置而模糊,它们如同被冬眠的猛兽,一旦挣脱温度的枷锁就以一种更为凶猛的力量和速度在我的头脑里呼啸奔突,我只能以更为强大的理智和自以为是去尽力捕获它们,一一收服。动作僵硬、气喘吁吁,已在所不惜!
    此时此刻它好像真的和加缪笔下的那个人无关。我会短暂沉浸在捕获的喜悦和沮丧中,乐此不疲,心无旁鹜。

                  粉碎
    我曾经在很小的时候听见一个伙伴诉说他对一枚扣子的仇恨和愤怒。他说每当看到一枚单独的扣子放在手掌上他就无法忍受。内心激荡的愤怒和莫名的仇恨促使他用锤子把那枚无辜的扣子砸的粉碎,唯有此才能使他那无比偏执又紧张的心松弛下来。
    种种的愤懑和抑郁最后只能有两个出口。生硬的消化和更为生硬的爆发。选择相对理智的沉默也并不能回避内伤的萌生。于是总有人选择更为极端的爆发,而爆发的归宿却是粉碎。这行为带有极其偏执的无意义——它们殊途同归的唯一目的地。

                  活着
    西西弗斯的故事本身充满了说教和强烈的使人警醒的企图。那毕竟是关于一个人的故事。我更愿意把这故事看成一种态度——自我的奴役和放逐。那会比警醒和说教来的更加意味深长。“人生不美好,但很短暂”是我最近常常念叨的一句话,它来自一个美国的导演。这泄漏天机的断语一下子泄了生活的底。于是所有的线索纠结成一根麻木的绳索套在大多数人的身上,不能自拔也不想自拔才真正的透出了些许悲剧的血腥味。
    活着为了活着本身——我对此深信不疑。因为我正在用自己白花花、金灿灿的耀眼的生命去印证这句话。

                  结尾
    时光荏苒。
    六年前的我曾看到许多人都或大或小的揣着一块石头踔然独行,他们紧张,野心勃勃,脆弱并且易受伤害。
六年后的今天情况令人绝望的雷同。
    我想起一句老话:“太阳底下无新事!”

2006年3月


 

 【今日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