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艺术批评 > 展览品评 
遵从大家的心态 当代艺术从微不足道到举足轻重
                            
日期: 2007/9/24 11:40:30    编辑:路艳霞     来源: 北京日报    

    “看完这些作品,我觉得我被震撼、激动牢牢控制住了,艺术家的创造力让我们的生活变得生动无限。”观众吴可说。昨天,2007艺术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在农业展览馆新馆落幕,许多观众为全新的视觉体验所感动。

    116家中外画廊带来了几千件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充满了艺术家个性化的表达,雕塑、油画、摄影、多媒体、装置等,让观众看到了当代艺术的整体力量。观众张洋走进集装箱改成的多媒体展览空间,她说,她永远不会忘记这次奇妙的艺术之旅。“我的身影投射在了银幕上,我的影子和不同国度、不同年代的人交融在一起。”2007艺术北京艺术总监董梦阳说:“中国的艺术市场面临着消费时代的来临,大家需要消费艺术品,需要美的艺术品,我们需要遵从大家的心态,而不是让大家看那些感到审美疲劳的东西。”

    过去,在许多人眼中,离人们最近的当代艺术却最遥不可及,这一点,从艺术博览会就可以得到证明。还在几年前,当代艺术在博览会几乎难觅身影,代理当代艺术作品的画廊也寥寥无几。2004年,中国当代艺术整体面貌才第一次以博览会的形式呈现,它一露面,不仅让大家结识了纷至沓来的中外画廊,也让画廊代理画家的意识被更多公众接受。

    这之后,当代艺术更以惊人的态势向众人走来,连连在拍卖市场创神话。评论家高岭说:“5000年来,中国的艺术品很少进入到公共领域,通过大的平台收藏、交易。近几年,当代艺术品市场为什么火爆?这是还5000年艺术品交易的空白债。面对火爆,许多人认为是泡沫,我认为,艺术品价格和价值是有很大差异的,价值要靠艺术史来作评价,但目前的状况反映了正在发展的艺术市场的过程。”

    2007艺术北京学术委员会委员赵力认为,经典艺术强调的是风格的完善,而当代艺术强调观念,思想原创力对人的挑战更大,这比技法上的突破更难。赵力说,当代艺术部分以前微不足道,大概占到整个艺术市场全年的2%、3%左右。而从2006年2007年来看,当代艺术已占艺术市场三分之一,“2003年我记得很多艺术家的作品流标,价格不算高,2005年以后涨起来的原因是什么?从我的感觉来说是一个价值的回归,比如,徐悲鸿的作品国画1000多万元,油画作品7000多万元才合适。”

    2007艺术北京艺术总监董梦阳总结道,繁荣的市场一定要有规范的机制在里头,这个机制很重要的就是画廊的机制。


 

 【今日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