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艺术批评 > 展览品评 
南北雕塑交流展:没面子有气质 没脸子有韵致
                            
日期: 2007/11/13 15:05:41    编辑:王健慧 朱晓立     来源: 新闻午报    

    前日,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迎来了开馆两周年的日子。由其与鲁迅美术学院、上海油画雕塑院主办的“南北雕塑交流展”特别在此举行,共有37位学院派雕塑家的近60件作品参展。

    据介绍,这也是上海油画雕塑院和鲁迅美术学院进行学术成果交流的首次公开亮相。

    南方抽象力求质感

    此次交流展中,上海油雕院推出了精兵强将,陈妍音、蒋铁俪、韩子建、何勇、袁侃等雕塑家纷纷展示出了自己的近作。其中,尤以人物雕塑最为出挑。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人物雕塑依然停留在“像与不像”的概念中。不过,这次参展的艺术家们却早已超越了这样的创作定式,将目光锁定于如何运用雕塑材质在创作中通过肌理变化凸显人物的动作力度、神韵,以雕塑的“静”来刻画人物的“动”。

    从陈妍音、蒋铁俪、韩子建、何勇等人的作品中,你会发现人物的眼睛、鼻子等细节被完全忽略了,更多地是张扬人物形体之美和气质,以此反映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或者表现作者的情致。例如,陈妍音的《匝道口•等火车经过》,就是运用了纪实———后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法,表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人们的一种生活状态;而袁侃的雕塑《红靴子》,则以其一贯的“艳俗”风格,通过夸张的红靴子传递出时尚都市女性的气息。

    北方具象凸显观念

    与上海油雕院的雕塑家不同,以鲁迅美院为代表的北方雕塑家,以具象风格为主导,带来了具有当代色彩且富于个性张扬的视觉作品。

    尹智欣的《舞蹈家》,丰满质朴,看第一眼,就能感觉到一股北方的气息。他选择的雕塑语言是在写实主义雕塑训练基础上的自觉变形,而非原始雕塑中写实能力尚未完善的夸张造型。“舞蹈家”因为胖,所以更突出的是躯干与四肢;因为是光头,从而淡化了女性的头发和面部的表情,更突出身体的韵致,这似乎与上海雕塑家追求的张扬人物形体之美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不过,尹智欣的作品中更有一种北方人的幽默,这种幽默不是恶搞,而是从质朴中流露宁静,让人感觉到生活的乐趣。

    在展览中,《远方是岸》、《国粹》等作品则都赋有一种积极的历史责任感。


 

 【今日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