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艺术新闻 > 展览快讯 
澳大利亚土著文化巡回展:特色艺术讲述历史
                            
日期: 2007/11/19 15:35:54    编辑:     来源: 广州日报    


 

    由澳大利亚政府外交及外贸部等主办的“澳大利亚托雷斯海峡土著文化巡回展”将于12月7日至23日在广东美术馆七号展厅亮相展出。据悉,此次展览是澳大利亚土著艺术家们创作的首个限量仿漆布浮雕版图案展览,展品来自澳大利亚托雷斯海峡穆阿岛上库宾社区的重要作品主体,通过在传统雕刻的基础上作画,艺术家们创新出一种托雷斯海峡艺术的独特表现方式,以当代的形式讲述他们古老的历史和传说。此次巡回展广州站是内地巡展的首站,此前已在香港展出。
 
    展览主要讲述“Gelam”的故事   

    据资料介绍,澳大利亚土著人是大洋洲上最早的居民,属游牧民族,没有固定的居住点,分散在整个大洋洲。在欧洲人占领这片大陆之前,共有500多个部落,人数达75万之多;而澳大利亚土著人的文化是全世界历史最悠久,迄今为止一直充满活力的文化。在土著人看来,艺术与宗教有着天然内在的联系,通过这种方式,他们把过去与现在、人类与超自然世界联系起来,澳大利亚土著艺术因而表达了个人与集体的特性以及人与土地之间的关系。

    据展览相关负责人员介绍,“澳大利亚托雷期海峡土著文化巡回展”主要展出来自大洋洲南端、位于托雷斯海峡附近的穆阿岛上一个名为库宾部落的共35幅艺术品。当地的土著艺术家们吸收了自己部落的传统技法,创造出一种被称为“前卫而独一无二的托雷斯海峡艺术形式”作品。通过对自身所处的自然及社会环境的探究,艺术家们在当代艺术的形式下讲述着自己的历史和故事,重新挖掘并肯定了自己部落的文化。

    在展览作品中可以看到,传统“穆阿岛”的故事首次被以视觉载体的形式记录下来。“Gelam”是展览作品的主要部分,这个展览的名字“儒艮——我的儿子”更源于有关Gelam和他的妈妈Usar的神话。很久以前,在“穆阿岛”东边,住着一个叫“Gelam”的小男孩和他的妈妈Usar,故事讲的是Gelam如何学习雕刻一尊可以在海上漂浮的海兽“儒艮”(俗称人鱼或美人鱼),他骑着“儒艮”从海岛一直游到一个他再也看不到他妈妈的地方,Usar站在礁石边,为她远去的儿子“Gelam”哭泣,直到潮汐到来将她淹没,她变成了一块岩石。于是,这个“儒艮”似乎就成了“远去的儿子Gelam”的象征。

    版画艺术源自传统的雕刻技艺   

    据介绍,最近几年,来自托雷斯海峡的艺术家创作了大量的作品,主要是版画。这些版画利用传统的雕刻技艺重述传统的故事,评述这一地区的社会和环境问题。而此次画展将展出多位艺术家的35幅艺术品,其中包括丹尼斯·诺纳、比利·米西、大卫·伯森、维特·墨特洛普等,他们的作品显示出他们源自传统的雕刻技艺,又创造出一种新的艺术动感——在仿漆布上进行切刻,并在档案纸上批量印制。

    在风格上,他们作品的特点是依照传统的图案进行精细的切刻,并用一种到最近才被称为“a la poupee”的方式上色。为了造出彩虹或波纹效果,必须将要印刷的图像提起来,重新给印版涂上彩色印墨,这时纸的后缘仍卷在印刷滚筒上,将原作分毫不差地放低套准,再用手背或一把勺子按压片刻,然后将适量的彩色印墨涂在凸现出来的黑色区域。这种技术被称“卡伊达尔”,直译为“在水面激起涟漪的精灵”。

    内容上,许多版画描绘了过去的事件,一些作品还描绘了传说中的英雄,他们拿着武器,戴着独特的头饰和面具,上面还有鼓以及与祭奠仪式和舞蹈有关的物品。另一些作品描绘了男人和女人变为海中的生物,但仍保留着他们的形体;还有一些作品描绘了被憎恨的雕像或祭奠物品。


 

 【今日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