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展览 > 画廊专题展览 
水墨是一种放弃
                            
日期: 2007/12/26 14:12:27    编辑:     来源: 今日艺术网    

黄丹人安静,画也安静。她笔下那些青涩的女孩,一贯孤单地做着她们可能做的任何事情,伴着水墨幽幽的银光,大概也暗合了画中人的思绪,高傲并脆弱着。黄丹早就如此绘画,她这样坚持,好像没有受到外界的干扰。这与她一直生活在绘画这个圈子里有关,见得多了,人也就变得平和,超然物外也就成了一种坚持。

杨珺则好动,作品亦跌宕。他爱表现那些充满记忆的图像,古人的闲来无事和现在人的忙忙碌碌,都能被他收于笔下。他的目光顾及四处,有很多感觉,有很多尝试,又有很多跳跃到了水墨世界,这大概就是一个30多岁男性的荷尔蒙在作怪。看他的画,乱乱的,像是山间公路边的小草,青青一丛生命力,无拘无束。

两个画家,两个科班,都有与其他人一样的学画经历,但学院的那套陈腐,都被他们抖落干净。这真是不容易。因为在教室里学到的七七八八,多是一堆少用的包袱,大家都挣着背包,却很少有人学着在放弃中找到自己。其实境界就是一层纸,薄薄的,一触即破,但又有多少人空有一身的本事,却不能登堂入室。就说到画水墨画,现在有几个人不往这个新瓶子里装中国画那些“老料”。这些塞进去的东西,恰恰是中国画遗留下来悬而为决的难题,在我看来都应该抛弃,一位水墨画家没有必要成为中国画传统免费的掮客。中国画的根基是中国历史和五千年的传统,水墨画的基础只是百年来中西文化相互交融碰撞的事实,它们完全是两回事。中国变化太快,这对每一个人都是一种考验,尤其是对价值观的考验。人的毛病,总是不懂得放弃,其实放弃不仅是一种力量,还是一种能力。现在画家的顽痼,也是抓得多而放得少,芸芸众生,半斤八两,也就没有什么意思了。

黄丹和杨珺笃定自己水墨画家的身份,没有习惯性地把自己推倒一个复杂和混乱的绘画语境中。他们已经明白,水墨画诞生的目的就是为了放弃——放弃传统中国画的种种弊病,超越美术教育中的些些障碍,重新从材料的角度开拓一个新的领域。现在看近30年,水墨画的成就要多于中国画的成就,也就是在放弃和创造之间或有所得。年轻的一代水墨画家明白了这个道理,他们的天地就可能更为广阔。

水墨画不是中国画,它可以不要历史、笔墨、诗歌,甚至形象,它要的只是一种纯净的关于物的美——水墨之美。在林风眠和吴冠中的作品里,你可能发现不了更沉重的东西,但那淡淡的一点水和墨的忧伤,也就足够了。水墨画默默地游离在中国古老文化的边缘,既近且远,又与现代人何其相似?!
                                                      (谷泉:中国艺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今日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