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图书资讯 > 出版资讯 
《20世纪北京绘画史》的出版
                            
日期: 2008/1/2    编辑:     来源: 雅昌艺术网专稿    

  由北京画院组织编写、历时两年之久的绘画断代史巨著《20世纪北京绘画史》,已于2007年12月底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这部绘画史的出版不仅是北京美术史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改变了北京至今没有反映自身绘画历史发展的史著的状况,填补了现当代北京绘画史的空白,而且对于北京地方史、文化史研究来说也将是一部重要的史著。

  《20世纪北京绘画史》煌煌50万言,共分十章,全面系统地梳理了从20世纪初期新文化运动时期至20世纪90年代的各个历史时期北京地区美术发展的历史景象,第一次使丰富复杂的北京绘画发展的历程完整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全书中仅涉及到的画家就多达千余人。为使全书的叙述更为生动翔实,编委会共收集、选出500余幅绘画作品和历史照片,图随文走,图文互证,更进一步增强了全书的丰富性、史料性和可读性。

  《20世纪北京绘画史》是集体智慧和劳动的结晶。此书的编写最初由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倡议,由北京市文化局立项并成立编委会,著名美术理论家邵大箴、李松先生任主编。参加各章节的编撰人员,都是在各自的研究领域颇有建树的美术史论专家,有的多年从事美术史的教学、研究工作,有的是近年来许多美术活动的直接参与或见证者。参加编撰工作的专家有:中央美术学院邵大箴、薛永年、李树声,故宫博物院单国强,中国艺术研究院水天中,中国美术馆刘曦林、陈履生,中国美术家协会杨悦浦、李松等先生。全书的编写充分发挥了集体互助的力量,在着手编写之前,多次召开编委会,讨论确定框架结构。诸如对于百年画史的总体脉络如何把握,如何体现各章节的主要特点,对于具体事件、人物和作品的分析评判,艺术思潮的发展变化等等,都曾热烈讨论过。初稿完成后,又分头传阅,集体讨论,经过三次大的修改,直到付梓前,还不断有新的修改和补充。此书的编写尊重历史事实,在尽可能详尽地占有和掌握原始资料的基础上,用历史辨证和唯物辨证的方法,避免陷入历史中的思想误区,力求客观地呈现历史原貌,分析历史事件、人物与当时历史情境的关系及所起的作用,恰当地评价其功过得失。

  北京的传统文化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古代一个文化交流重镇发展到明清时代全国的文化中心,北京积累了包括绘画在内的丰厚民族传统艺术资源。20世纪以降,北京成为中国社会变革的中心地区,成为新文化运动的策源地。在这里,中国传统绘画虽然受到了革新潮流的冲击,但以“中国画学研究会”、“湖社”为中心的“京派绘画”的艺术家们仍然坚持传统绘画,并对全国的中国画发展产生影响。与此同时,北京地区的中国画家们也在吸收西画观念和技巧方面做出了艰苦而富有成果的探索。1949年之后,北京成为新中国的首都,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艺术家云集这里,各种类型的国内外的美术展览在北京举办,给北京艺术家提供了可资参考和借鉴的新鲜资源,从而形成了包括绘画在内的北京艺术的一大特色——包容性。北京绘画的这一特点,以及它的艺术动向和艺术创作的趋势,直接影响着全国各地美术创作的走向。也可以说,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的大师名家都曾在北京活动、定居或创作过,北京是他们成长的深厚基石。由此,整理20世纪北京绘画发展的历史脉络,展现它的丰富历史资源,总结其历史发展规律,并为新世纪的北京乃至全国美术发展提供历史借鉴和发展动力都是十分必要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20世纪北京绘画史》的出版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将对北京乃至全国美术事业的发展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北京画院在此书的组织、编辑过程中,做了大量繁复的工作,付出了精心的努力与心血,凸现了自身致力于推动美术学术发展的立院品格,为北京美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又一切实的重要工作,受到艺术界及社会的高度赞扬。


 


 

 【今日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