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艺术教育 > 学术讲座 
艺考潜规则苦了家长害了孩子
                            
日期: 2008/1/22 15:46:15    编辑:     来源: 青岛晚报    

  家住上海路的杨女士这几天特别发愁,今年即将参加高考的女儿,还在济南突击学美术,2月18日就要开始专业课考试了,可自己还没找到门路,准备了红包,往哪送啊?

  杨女士的女儿在岛城一所普通高中就读,成绩还可以,班主任说上本科把握不大,但专科没问题,如果加把劲,三本也有可能。可她偏偏听信了同事的建议,果断让孩子高三时参加美术突击培训,准备走艺术考试这条捷径。理由是她看到好几个同事的孩子学习都不咋样,但最后一年送出去学学画,结果都上了不错的大学,而那些比他们成绩好的孩子,有的只上了专科。

  临时抱佛脚的考生真的美术就合格了吗?答案显然未必。这几年,美术专业考试的“潜规则”在家长间的传言是:只要打点好,便有希望让孩子拿到专业课合格证。文化课考试,只要过三百分就可以高枕无忧了,过了四百分就能读本科了。

  按照现在的就业模式,专科和本科门槛完全不同,有些单位招人,不限制专业,却限制学历,专科学历自然被挡在门外。这条有空隙可钻的经验便在家长中广泛传播,不断升温。从长远来看,这样做对吗?

  十五万考生,半数半路出家

  2008年1月7至8日是山东省艺术类考试的报名时间,记者了解到,同往年一样,今年半路出家的考生仍占到一半。去年山东省有16.9万名艺术类考生,青岛有1.1万人,今年全省不会低于15万人,青岛考生约在一万人左右。

  记者认识一个女孩学画画不到半年,连个苹果还画不像样,就敢报一本美院。家长说,孩子文化课好,当然这个好是指的同艺考生比较,过五百分就可上一本。如果是非艺术类考试,五百分考个好专科也难。至于专业课测试嘛,就要靠家长们来想办法对付喽。

  考生对未来其实很茫然

  记者上下班在电梯上经常看到一个男孩背个大画夹。“你喜欢画画吗?”男孩摇摇头:“我才学了四个月画画。我喜欢计算机,可我爸妈怕我考不上大学,非逼我学美术。”“你将来想干什么啊?”“还不知道呢!”男孩一脸无奈和茫然。

  青岛一位资深美术老师感慨地对记者说,每当看见家长盲目地让孩子走美术高考这条捷径,他就心里很不好受。他从五岁起就痴迷画画,一直到现在兴趣依然。可现在的考生,多数对画画一点兴趣都没有,都是为高考而来。大凡成功的艺术家都要有天分,有悟性,让既没天分又没悟性且无兴趣的孩子学美术,这不是坑害孩子的前途吗?

  记者观点

  有兴趣才有发展

  很多成功人士都说过,一个人怎么才能成功?就是做你喜欢做的事,坚持到底。

  想想看,这些艺考大军里半路出家的孩子,进了美术殿堂,就像进了迷宫,大学四年,就像上小学美术课一样生疏,不荒废才怪。这样四年下来,美术专业上孩子成绩不突出,别的科目又没修,让这样的孩子走上社会,与同龄人竞争,他的底气从何而来?

  中国现在的就业模式还有一些不正常的东西,靠关系有文凭还能起到些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几年甚至十几年以后,能力是最重要的,关系或者文凭的作用越来越小。家长们往往只图眼前,希望找找关系,就能度过眼前的难关,把孩子送进大学的门。但是以后呢,当孩子拿着一张大学美术专业的文凭,可是既不擅美术,又不会别的,能干什么呢?


 

 【今日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