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及杂项-2006年的国内瓷器杂项市场仍会继续低迷
范干平(上海国际商品拍卖有限公司经理)


国内的瓷器杂项市场一直比较低迷。因为拍卖数量小,而可能出现赝品的顾虑也让许多买家望而却步。鉴定这些艺术品需要的技术含量非常高,自然对鉴定专家的要求也特别高。目前的一个现实情况是随着鉴定水平的增强,造假的水平也越来越高。
此外,许多原因正限制着目前瓷器杂项市场的发展。本人的预计是,瓷器杂项的市场在2006年内还会再低迷一段时间,直到出现成规模的、有体系的好东西。比较而言,清朝官窑烧制的瓷器是近期市场的热点,值得进一步关注。
瓷器及杂项-2006年瓷杂市场的行情变化不大
寇勤(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瓷器板块在国内从拍品征集上就存在着一定困难,面临着很多挑战。大部分好的瓷器都已经集中在国家文博机构与海外藏家的手中。在另一个方面,在瓷器市场中“海外回流”的现象存在,但并不像书画市场那样普遍,数量那样惊人。主要原因是瓷器市场价格生成的决定力量还是在海外,高古瓷在欧美,明清官窑在香港,而且国内的瓷器价格要比海外的价格差一个档次。这些是造成瓷器“海外回流”不畅的客观原因。
2006年中国瓷杂市场的整体情况应该将是稳定的。其中重器佳作仍是供不应求的,只要出现重要而精彩的瓷器杂项作品,其成交价格必然会创出新高;一些常规的热点,其价格也仍然会高居不下的。然而与其他类别相比,2006年瓷杂市场的行情也不太可能出现什么巨大的变化。从这个角度来说,2006年的瓷杂品类也将会成为投资风险相对较小的市场领域。
西画及当代艺术-当代艺术的虚增空间可能会大于古代艺术
杨卫(策展人)


我看好2006年的中国艺术品市场。艺术品市场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大量资金流入到艺术品市场,是一件好事情,会推动文化价值和艺术品的原创性。
和任何活动一样,艺术市场也会有自发调整的过程。目前艺术品市场的变化会有,但不是从好变坏,而是将原来盲目的热情转化为理性的参与,之后再由理性进入一种热情。未来的中国艺术市场应该按照正常的经济发展规律发展,希望调整的幅度不要太大,稳步增长对艺术品市场的发展是最有利的。
艺术品的价值是在历史中产生的,而不是简单的“卖相”问题,艺术品要先有文化价值,之后才有市场和收藏价值,如此才能成为藏家更理性、更可靠的投资方式。
2006年西画及当代艺术市场发展将呈上升趋势。即便局部存在着价格虚增的空间,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借势发展的问题,最终实实在在的东西的存在也会制约虚增的幅度。当代艺术与传统绘画相比,才刚刚开始起步,只有进入历史进行纵向的比较才,能给当代艺术以明确定位,当代艺术才会具有更大的价值。如果目前不积极地展开这项工作,那么当代艺术的虚增空间可能会远远大于古代艺术作品,投资的风险也会逐步增大。
西画及当代艺术-对后市持谨慎态度
田源(北京空白空间画廊)



我们对于艺术市场的一贯立场就是坚持某种谨慎态度,力图保持大脑的清醒,因为现在市场行情的好,并不代表以后市场行情的也好。但是我们对于2006年艺术市场的基本判断还是较为乐观的,其行情应该会持续而稳定地发展的。
目前的画廊市场还不错,未来即便出现行情调整,我们认为对于画廊重点经营的当代艺术而言,调整的幅度不会很大,目前艺术市场的热度仍会持续下去。
由于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刚刚开始被关注,尚处在初级阶段,因此真正的藏家队伍还没有形成。
关于艺术收藏的观念,我们有自己的理解,即不同的收藏行为其结果也往往是不同的,但是并不是所有买画的人都是收藏家。
真正的艺术热爱者,真正的收藏家,对市场的任何现象都能处之若素。而市场的波动只会对以投资为目的的买家造成较大的影响。
西画及当代艺术-中国油画的上涨空间巨大
赵榆(中贸圣佳拍卖公司顾问)


2006年内中国油画的上涨空间应该是巨大的。油画对于中国来说是舶来品,在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兴起的初期,很少被收藏家所认知。曾经经营过油画拍卖的有中国嘉德、北京荣宝、中贸圣佳、上海朵云、北京华辰、北京翰海等公司,因为经济效益低下,仅只有中国嘉德一家没有间断地苦心经营了多年。中国油画市场经过近十年的运做与培育,一直到了2003年才开始真正地好转。2004年出现了生机,中国嘉德、北京华辰、北京翰海3家公司,一共推出5个专场,成交总额达到了1.06亿元。
2005年中国油画拍卖市场出现红火的状况。中国嘉德、北京翰海、北京荣宝、北京保利、上海朵云5家公司一共推出9个油画拍卖专场,成交油画作品1260件,成交额达55283.4万元。特别是中国嘉德公司2005年秋季拍卖会,油画专场成交额第一次突破了亿元大关,达到13001万元。接着北京保利公司的油画专场,也跟着突破了亿元大关,成交额达到10644万元,并且还有两件油画作品的成交额超过了千万元。这些市场正面因素给了中国油画的拍卖市场打了一针强心剂,使得油画拍卖市场空前地被看好。
2006年,我们的预计是中国油画拍卖行情仍会进一步发展,而各大拍卖公司不约而同地投入这一领域,也将进一步推高市场的价格,导致行情发展的更好势头。
近期西画市场进步的动力何在?
寇勤(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2005年海内外拍卖公司“油画及当代艺术”拍卖结果图表

写实画派里年成交走势图
近两年来,西画市场有了很大的发展与进步。探究近期西画市场进步的动力所在,我们有以下认识:
动力之一,是原先从事中国书画等其他类别的收藏家或投资人,凭借敏锐的观察力发现了西画市场所存在着的巨大价格上涨空间,遂斥资进入;
动力之二,是新近的“海归派”和“知本家”们在国外接触到了浓厚的艺术品收藏氛围。然而即便自己已经具备了资金实力和投资热情,但由于缺乏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全盘了解,因此在进入拍卖市场时,尚缺乏对古代或较早时期作品的真伪辨别能力,从而首选西画及当代艺术作为收藏的起点;
动力之三,是目前画廊、艺术经纪机构的推动作用不可忽视。一级市场的繁荣为拍卖市场带来了有力的互动。当然当代艺术家自我包装的因素也不可否认,但占多大比例还需要客观性地分析与探讨。
由于上述的推动因素在近期越发地加强,而不是走弱,因此我们对2006年中国西画及当代艺术品的市场发展仍抱持着乐观的态度。
中国书画-变化不会很大
刘莹(北京可创铭佳艺苑负责人)


油画历年走势图
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未来发展应该是比较乐观的,但应是真正好的艺术品才能有较好的市场表现。短期的炒作会在目前的收藏市场上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这种作用会随着理性收藏投资的上升而减弱。
最近出现的行情调整,对于高端艺术品的价格调整影响不会太大,但中低档的艺术品价格则会面临较大幅度的调整。就市场规律而言,目前的行情调整不是世界性的,而是中国特色的,中国局部的问题。而这种盘整的及早出现,虽则对近期的投资市场会有影响,但从长远来看,则会对中国收藏市场起到更加正面的作用。
中国古代书画作品的未来行情,个人认为因为鉴别上比较困难,以及资源上的限制,只能成为未来整个艺术市场上的一小部分。2006年中国古代书画精品的价格仍应有一定的提升。
中国书画-在调整中进一步厘清
郭彤(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四季拍卖部书画主管)

国画历年走势图
2003以来中国艺术品市场中的中国书画部分,一直处于上涨的通道之中,价格的增长幅度已经很高了。但艺术市场的客观规律是不会永远处于增长的状态之中的;同时在艺术品自身价值方面,艺术价值间无疑存在差异是必然的。
2006年在中国书画部分肯定会继续呈现调整的现象。譬如说好的作品价格会更高,普通的则会更多地面临调整,而小名家的作品可能调整的幅度会更大。在另一方面,价格的调整也是因为过去一年过多的拍卖公司加入,重复拍卖的作品过多所致,也就是所谓的市场规模扩张得太大,拍品增量过于剧烈。调整是对过去行情的某种整理,而实际上我个人认为调整也是早就应该来的事情。
或许近期会出现稍事的停顿,然而中国书画部分在2006年的调整之后,不会出现许多人担心的“冷冻”或“冬眠”的行情。因为根据近期的市场实际情况而言,买家队伍并没有显著地减少,市场的资金和购买力仍在,而市场中的经纪人和经营机构的护盘力度也在增大,这些都是支撑市场基本面的力量。
具体而言,中国书画部分的调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针对于近现代市场的调整,针对于具体画家的调整。中国书画市场中的近现代书画前期涨幅较大,目前的价格普遍处于价格高位,投资风险增大,在2005年底已经出现了价格调整的走势,2006年仍会在此领域继续进行调整。针对于具体画家的调整,主要是指那些价位相对不太稳定,前期有较多炒作成分,以及在市场上出货太多、太快的画家,这些画家的作品价格在2006年调整的可能性较大,市场的风险也比较大。
中国书画-“稀缺性”仍是市场价格的决定力
寇勤(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当代中国画历年成交走势图
从一般规律来讲,“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古代艺术品的价格应该是远远高于近现代与当代的作品。但由于买家对古代艺术品鉴赏的局限,对历史了解的缺乏,目前这些因素仍影响到中国古代书画市场的成熟度。
但我充分相信,2006年度中国古代书画部分的上升空间毋庸置疑是非常大的,就像中国嘉德拍卖的古代邮品价格的近期轨迹。同样“稀缺性”也是中国近现代书画重要作品或代表性作品价格的决定力量。因此,我也认为中国近现代书画精品的价格也依然存在着拉升的可能性,而二、三流作品价格普遍飙升的行情则不可能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