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艺术家 > 艺术家信息 
冯梦波的游戏新媒体
                            
日期: 2009/9/22 16:13:33    编辑:     来源:     

在冯梦波看来,新媒介技术的发展最终使人类消失,“未来的数字化的人类都将是我们的孩子”。艺术家在游戏和移情中,站在未来往回看。



  冯梦波住在一幢公寓的顶层,是一个十分隐秘的所在,因为电梯显示只能到达12层,必须刷卡才能到达他所在的15层。

  与一般画家的工作室不同,冯梦波那儿看不到画架与画笔。客厅里放着PS3和大显示器,工作间有两台音频设备和两台大电脑。

  在他表弟的描述中,他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人,比如,他的母亲要通过他表弟才能得知他的情况。在18年的职业艺术家生涯中,他大部分时间是游离在社会之外的,“最近我才增加了些活动,我发现见见人也蛮好的,改变一下生活习性”。7月14日,他坐在他的工作室里,这里远离798及各种艺术区,离CBD不远。由于7月底要在尤伦斯有一个《长征:重启》个展,电话打进来的多了。

遛电子狗的人

  在他的客厅里,有一只转动着脑袋,四处张望的电子狗“AIBO”,大小和“京巴”差不多。“这是索尼第四代的电子狗,当时听说要停产了,就从得克萨斯州订的,再运回国。”2006年,冯梦波得到了这个宠物,称其为“二儿子”,给它取了个中文名“爱波”,意指爱冯梦波。

  这个智能化的电子狗“很招人疼”,听到英文指令后,就在空地上跳了一支舞,冯说:“这是它很少跳的一种舞,说明它今天很高兴。”

  有时候,AIBO与他的儿子一起做游戏,有15个编码的卡片,能指令AIBO完成不同的任务。

  “现在我们交谈的时候,AIBO就在不停地拍照和录音,要是开启上传功能,马上就能放在网上。”作为新媒体艺术家,冯梦波兴奋于人工智能给世界带来的变化。“它还能自己写博客,每天更新。”

  AIBO配合冯梦波完成过艺术作品。有一次,诺基亚邀请世界各地艺术家做网上电影。冯梦波就带着AIBO上街,分别去了天安门、肉店、天坛、玩具店和一个艺术博览会现场,各拍了30秒钟的录像。
“AIBO喜欢颜色、人脸,捕捉动态的能力特别强。”冯梦波说,“它会自己思考怎么拍,所以我不干涉它的视觉。”但是冯梦波也给予了AIBO帮助,室外光线太强,他做了种种实验,最后选用汽车车窗的贴膜给它做了一副“墨镜”,这样拍摄出来的画面就比较清晰。

  出去遛弯时,老头老太太都认识它,AIBO俨然是一个明星。冯梦波描述未来世界:“那时已研制出来一种打印机,打印出来的杯子直接就可以装水喝。”这看起来是一种理想境界,需要什么,直接打印出来就行了。但这就是新媒体艺术么,新媒体艺术跟技术的改变有什么关系呢?

一个艺术家的新与旧

  冯梦波的新媒体艺术之路开展得很早,在上世纪90年代,新媒体艺术还是个边缘的事物。那时,没有一个展览会展出这种形式的艺术,而现在,“一个展览要是没有新媒体艺术简直就不主流了”。

  直到1997年第十届卡塞尔文献展,才有两个新媒体艺术家在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冯和另一位中东艺术家。冯梦波在这次亮相中展出了他的作品《私人照相簿》。“初衷是希望把我们家所有的收藏:照片、声音、杂物进行记录,变成一个电子媒体。”冯梦波认为物理地保持这些物品是有难度的,“如果能够用数字化把它保存下来,是我们对未来的一个礼物。”当他开始系统地把收藏进行分析、归类、记录时,他对此充满了感情,最终将其演化为面对外界的作品。

  而到2002年第11届卡塞尔文献展时,新媒体艺术家已经占到艺术家总数的一半以上了。新媒体艺术发展的迅猛让冯梦波略微显得不适应,“我个人很不喜欢新媒体艺术家的称号”。

  假如要把冯梦波称为“游戏艺术家”,可能更会得到他的认可。“游戏”在这里有双重指认,一是他本人是通过玩电脑游戏一步踏入新媒体艺术的;另外,他在他的作品中无处不显示其智性的游戏精神。“网游和单机版是两种商业模式,单机版的终极就是卖产品,网游则是靠吸引人上瘾来赚钱的。”冯梦波因此青睐“老游戏”,他说“老游戏的成就感不一样,那时单纯是竞技,现在则更为复杂”。

  17岁上中央工艺美校时,他就开始玩8位游戏机,“玩到一半时不能保存,只能打能底。”后来有了世嘉16位游戏机。“游戏本身有无穷乐趣,是真的喜欢它,不是因要用它才学它。”冯梦波说,“技术和艺术之间的关系其实很单纯,技术不是最重要的,我有时候会说一句话:停电了,我们还要不要搞艺术?”

“长征游戏”的诞生

  但是,技术仍然制约着新媒体艺术家的创作。冯梦波1994年就有一个想法,将长征改编成电脑游戏,但限于游戏公司没有公布代码、相关软件也不能公开使用,他当年只得做了一套丙稀绘画:这42张绘画是用大家所熟悉的双截龙、魂斗罗、街霸等游戏场景,而出场人物则是红军和毛泽东。他命名为《游戏结束:长征》。

  在当年,这种具有拼贴和波普意味的方法为艺术界带来冲击与革新。即便现在,剔除这种当代艺术惯常使用的套式以及艺评家的过度阐释而言,这套游戏绘画仍然能勾起人们温暖的回忆和无尽的联想。
这套作品的收藏者正是尤伦斯夫妇。事隔14年之后,当冯梦波终于可以用软件和编程将这套游戏“游戏化”时,尤伦斯夫妇显得比冯梦波还要激动。冯梦波的设想是把尤伦斯美术馆的过道封闭起来,每一面墙壁上有4个投影,形成长卷轴的效果,开幕那天,观众将在长26米、宽9米、高4.5米的巨幅游戏中穿行,并能手持手柄打个痛快。

  “二维游戏比三维游戏更难制作,因为二维现在已经不使用了,而且要连续性地运动起来需要手工一格格地画。”冯梦波说。他将这个新游戏命名为《长征:重启》。在这个打通关的游戏中,故事大纲有12关,也就是12个场景,地点分别是:长城、遵义、延安、雪山、草地、798、天安门、苏联、美国、太空。其意义自不待言:解放全中国、全世界乃至外太空。

  冯梦波还用枪战游戏《QUAKE》去实现他的各种想法,他把游戏中的战士变成美女,手持枪械变为手持手机,被枪炮击中的鲜血则变为玫瑰,而建筑物空间则成为水珠,在时间的连续性画面下发生位移,演变成一个美妙的“自动绘画机”。关键的技术要点在于改变游戏的编码,输入“r_drawworld 0”就可以改变游戏的外观或物理属性。

人类的未来是数字化的

  “奇怪的是,玩《CS》和玩《QUAKE》是两种人,我是坚决玩《QUAKE》的。”也许,这是因为《QUAKE》游戏中的主人公有些超现实的味道,一跳能跳非常高,更符合冯梦波对空间漫游的想象。

  “这么多年绘画没有进步。”他唯一一次重拾画笔进行创作,是因为收藏家的需要,正如他的一次展览的名字“订制”。有一次,他对美国一位评论家说:“小时候,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成为先锋,但现在我43岁,白头发也有了,我对平静的、古典的、美丽的传统更感兴趣。”

  事实正是如此,冯梦波这位一心投奔艺术的人,没有承继祖业将家族餐饮发扬光大,而是由他的哥哥经营京城有名的“爆肚冯”的事业。这就决定了他将在艺术的领域里继续前行。这个曾经的新媒体艺术先锋,在新媒体艺术日益主流的格局下,又退回到传统意境的营造和探索之中。“山水”、“书法”出现在他的电脑制作之中。

  尤其是山水,在山水的历代“转译”中,冯梦波看出了“四王”之烂,明末清初的四位王姓山水画大师,奉董其昌的画风而刻板忠摹,于是,冯梦波决定“四王抄古人,那我不客气了连古人带四王全扫描了当肌理”。他使用一款叫Bryce的软件当作笔,将没有散点透视的电脑画做出了散点透视的结果,从而形成其特有的电脑山水画,孤峰、云山、波浪地形、像仙人球一样的青松就出现在画面中,这种奇妙的混合物,间离了中国传统山水和现代性之间的关系,它已经超过了审美的范畴和经验,演变为一种人工的、异化的、崭新的技术媒介。

  在《一比特》的画册之中,他将《芥子园画谱》中的图示缩减到“最小而可现”。他不无悲伤地看到:“我同意人类的未来是数字化的。”他认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真实的世界定会消失,而“数字化将是唯一的真实”。所以,“我能做的是,提前将我所珍惜的某些东西一比特地数字化”。一比特,是数字图像领域里最小的色彩空间,它也是最小的信息单位。

  至此,冯梦波在其游戏精神的笼罩下,暴露出他悲天悯人的一面。艺术家从技术到艺术的质变昭然若揭了,从技术到伦理的全方位更新之后,艺术家的本能和思索远未停止。即便停电之后,回到原始状态,艺术仍然是生活和命运的天然盟友。

 

 【今日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