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市场现象 > 拍卖快递 
北京嘉信:《雨花台颂》拍出4200万
                            
日期: 2006/8/1 18:49:36    编辑:     来源: 扬子晚报网    


傅抱石晚年巨作《雨花台颂》


    因“来路不明”而备受争议的傅抱石晚年巨作《雨花台颂》昨日在北京上拍,并拍出了创纪录的4200万元人民币高价。业内人士对此价格将信将疑,并认为过高的价格会导致艺术品市场泡沫泛滥。

    现场争夺激烈

    在昨日的拍卖会上,该画一亮相即引起了在场人士的激烈争夺,现场频频举牌,叫价很快就突破了原来有人预期的2000万,并迅速飙升到3000多万。最后的争夺在四五个人中展开。最后,画作被来自深圳一家公司的一位刘姓商人以4200万元的高价夺得。这一价格,不但破了傅抱石的画作成交最高纪录,也再次缔造了中国近现代书画的单幅最高成交纪录。

    拍卖界人士在先期的调查中曾发现,我国公私收藏机构收藏有傅抱石同名作品《雨花台颂》若干幅,均作于上个世纪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初期,表明傅抱石在这一时期曾经完成过5幅以上的同名作品。这个成交价格是否意味着,这些《雨花台颂》的价格已集体飙升?

    上拍之前即成焦点
  
    据了解,《雨花台颂》长3.6米、宽2.4米,是傅抱石创作的五幅同题材作品中尺寸最大、成稿时间最晚的一幅。该画在南京巡展期间,傅抱石之子傅二石通过新闻媒介对该作品的来源提出质疑,认为该作系江苏省国画院旧藏,应为国家收藏,不能出现在拍卖市场上。但北京嘉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认为,一方面,尚缺少足以否定委托人委托权的合法证据;另一方面,江苏省国画院指出该院确实藏有《雨花台颂》,但画幅尺寸与上拍的这幅有所区别,同时不能提供其作为国家收藏机构、曾经收藏有该画作的相关记录,不能提供曾经有丢失同名作品的报案记载,因此不能证明江苏省国画院对将拍卖《雨花台颂》具有所有权。就这样,这幅画在沸沸扬扬中上拍,并成为各界热议的焦点。

    业界质疑价格过高

    记者随后在采访一些收藏界人士时,他们大多对这个成交价格表现出“不以为然”——即使是真实的成交价格,对整个艺术市场的发展都有不利因素,“价格过高会导致人们对艺术品投资的期望值过高,最终使整个市场处于不正常的虚热状态”。

    据介绍,傅抱石作品目前在拍卖市场一直保持坚挺的价格。但迄今为止,最高价格是2003年中贸圣佳推出的傅抱石《毛主席诗意山水册》以1980万元成交,创造了当时中国近现代书画最高成交纪录。傅抱石作品目前正常的市场价为55万元/平方尺,70多平方尺的《雨花台颂》按此价大约可到两三千万元,但不少藏界人士认为1000万元左右较合理,4200万(不含佣金)的成交价大大超出了藏家们的承受力。有藏家甚至认为,这有可能是“做出来的价格”,不是真实的价格。由于拍卖市场现在“水分很多”,有些书画家直接找人举牌制造价格,因而,拍卖场上的成交价格究竟有多少真实性,也确实要让人打几个问号。


 

 【今日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