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艺术教育 > 艺术学院 
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度博士后招生简章
                            
日期: 2006/8/24 16:55:03    编辑:     来源: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艺术科研事业的蓬勃发展,培养、吸收更多的高层次艺术学研究的优秀人才,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将于2006年继续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现将具体的招生事宜公布如下:

一、招收对象:
凡已取得博士学位、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在40岁以下人员,均可申报。申请者必须保证在站期间全时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不得兼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申报我院博士后的人员,除符合国家规定的博士后基本条件以外,有下列表现之一,可优先考虑聘用:
1、攻博期间,以第一作者在国内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篇以上或正式出版学术专著一部。
2、以主要研究人员身份(排名前三名),获得国家或省、部级三等奖以上的科研奖励。
3、以主要研究人员身份(排名前三名)参加过重大的研究课题,并取得主要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4、因我院重大研究项目需要,经博士后专家小组讨论通过者。
二、招收专业:
艺术学、音乐学、美术学、设计艺术学、戏剧戏曲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舞蹈学。

三、博士后的工作期限:
博士后在站工作期限为两年。

四、招收名额:
8名(其中国家资助1名,自筹经费7名)

五、报名日期:
2006年6月1日~9月20日

六、面试考核日期:
另行通知

七、申请者报名需提供材料(一式3份):
1、博士后申请表(从人事部博士后网站下载);
2、两位本领域专家的推荐信(其中包括博士论文指导教师的推荐信,留学博士需提供一份国外导师的推荐信);
3、博士毕业证书、博士学位证书和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需加盖培养单位学位办公章)的复印件;
4、身份证复印件;
5、市级以上医院的体检证明;
6、《单位审批意见表》;
7、学历情况简介(大学开始);
8、证明本人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的成果样式(如:获奖证书、成果鉴定证书、发表学术论文清单等)、学位论文、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成绩单等材料;
9、在职人员需提供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同意全时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证明信(并盖人事部门公章);
10、进站后的科研工作设想(以报告形式体现);
11、配偶、子女情况简介及相关身份证明材料的复印件(结婚证、独生子女证等)及配偶工作安排意向;
12、留学博士提交《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使领馆教育处(组)推荐意见》、户口注销证明(出国前已注销户口者提供),在国外获《长期居留证》的博士,需提交该证件的复印件;
13、转业(复员)军人博士提交军官转业证明(复员证);
14、外籍博士提交博士学位证书的中文译件。

八、考核办法:
我院博士后流动站办公室将组织专家小组根据申请者所提供的书面材料,对申报者的全面素质、科研能力、学术水平及取得的科研成果进行评议和面试考核,最后采取公平公正的原则,择优聘用。

九、博士后待遇:
1、博士后的身份:根据国家文件规定,博士后系国家正式职工,但不列入我院正式编制,属短期流动的正式职工,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计算工龄。
2、补贴: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的教学科研津贴、生活补贴和有关福利待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发放。
3、博士后科研经费
(1)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及我院目前情况,凡进入我院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从
事研究工作的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根据其研究课题的具体情况,经专家小组审定,可获得一定数额的博士后科研经费;自筹经费博士后的委托培养单位将根据课题情况配套一定数额的科研经费。
(2)进站博士后,将由我院博士后流动站办公室协助申请“中国博士后科
学基金资助金”。
4、博士后配偶、子女待遇:
(1)我院不负责为随站流动的博士后配偶安排工作,但博士后配偶可应聘我院临时工作岗位。
(2)博士后随站流动的未成年子女,可凭人事处开具的介绍信,在就近的幼儿园、学校等单位办理入托、入学手续,博士后子女入托、入学享受本院正式职工子女待遇。
(3)博士后配偶为军队干部且与博士后研究人员分居两地,可按照国务院军转办公室、公安部、人事部、总政治部[1993]政联字第4号文件的规定,报经总政治部批准,将其调到设站单位所在地驻军单位工作。
(4)人事关系(含档案)未迁入我院的博士后不予办理上述事宜。
5、住房待遇:博士后进站后,在站期间我院根据目前房源情况,适当安排居室住房与工作室。

十、博士后在站期间出现违规情况,将予以退站处理。

十一、博士后工作分配:
博士后在站工作期满,其就业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定向委培或与原单位有协议的博士后,回原单位工作。现役军人须通过解放军总政治部批准后自主择业。

十二、联系办法: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新源里西一号楼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
邮政编码:100027
联系电话:010—84488951   010—84488965(传真电话)
 
 


 

 【今日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