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艺术批评 > 批评观点 
成名的艺术家 ——回应杨小彦
                            
日期: 2006/8/25 11:33:26    编辑:     来源:     

成名的艺术家 ——回应杨小彦
http://www.msppj.com 作者:中国美术批评家网 专稿 时间:2006-8-21 17:01:00

来源:《当代美术家》2006年第3期(总第042期)

文/鲁虹

    小彦 “承认的艺术家——关于社会承认的若干条件讨论,实际上谈的是艺术家如何出名的问题。我认为,在我们的当今社会中,一个人只要不是太笨,而且执着地按某一艺术共同体——或者是官方艺术体系,或者是前卫艺术体系——的艺术标准与制度特征去创作、去推销自己,也就是说,通过参加展览、出版画册、在报刊上发表作品、拍卖作品等途径,他是不难获得艺术家身份的。比如在国内,一些人按照官方艺术体系的艺术标准与制度特征运作,就获得了全国美协会员的身份,而另一些人按照前卫艺术体系的艺术标准与制度特征运作,则获得了前卫艺术家的身份,像马六明、张洹等人便是。当然,在这样的过程中,艺术家个人审时度势与对外交际的能力也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可惜,小彦在这方面谈得很不充分,他显然没有通过举例子与综合分析的方式来谈不同的艺术共同体分别具有怎样的艺术标准、制度背景与运作模式,它们又分别是如何授予艺术家身份的。我完全同意孙振华的意见,即当小彦并不充分讨论艺术家被社会认可的必要条件,仅仅只是暗示市场的作用时,就把社会承认的问题弄得过于简单化了。事实上,市场的认可一定晚于某一艺术共同体的承认,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过纯粹由市场推出的大艺术家。因此我们决不能颠倒这种逻辑关系。也正是从此角度出发,我觉得,小彦应该通过大量举例子的方式,来谈谈在不同的艺术共同体中,不同的艺术家是如何被承认的,又是如何出名的,此外还应该涉及所谓出名与市场、艺术史又会分别构成一种怎样的关系。小彦在演讲中所举的艺术家,全是出了大名的,他们分属于不同的艺术共同体,也具有各自不同的情境。如果他深入地讲一讲,并提取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在我看来,这无疑对年青人更有吸引力与启示性。
               



 

 【今日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