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阔的北大荒凝聚着浓浓的黑土情,秀美的松花江养育了代代的艺术人。
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是黑龙江省成立最早的高等艺术学府。承担着黑龙江省高等艺术教育教学、科研、创作、表演以及普通学校艺术专业师资和文艺界专门人才的培养等多项任务。她不仅在国内同类院校中享有很高的学术地位,而且在国际上也有着一定的学术影响。她的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哈尔滨师范学院艺术系和60年代并入的哈尔滨艺术学院的音乐系。多年来,学院以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本着"重实际、办实事、实事求是看实效"的原则,遵循"一管、二上、三依靠、四发挥"的办学思想,在稳定中求发展、完善中上层次。坚持以教学科研为中心,培养社会主义合格人为目的。在教学、科研和艺术实践中都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目前,学院办学规模已达9个系,即音乐学科的音乐教育、声乐、键盘和管弦4个系,美术学科的美术教育、中国画、油画3个系,艺术设计学科的装潢艺术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2个系;1个理论教研部;1个艺术研究所和1所附属艺术中专、1所艺术高中。艺术学院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拥有音乐学、美术学和艺术设计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校之一。
哈师大艺术学院,虽然地处祖国边陲,但肥沃的黑土地却养育了一支有着深厚底蕴的、实力雄厚的高水平的艺术专业师资队伍。270余名教师队伍中包括教授30人、副教授6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人、省级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5人、市级优秀专家1人。作曲家汪立三(名誉院长)、青年音乐学家陶亚兵及高卉民、田卫平、戴克明、赵云龙、宫建华、周卫国、王晓东、王伟建、张子毅、郁正民、宋立权、刘晶心、吴岩、别正权、刘曼文、王喜山、纪连路、张泽国、王同君、孟宪德、刘欣欣、张磊、张彤、姜虹、王冬梅、李刚等专家学者曾多次应邀前往日本、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法国等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艺术交流和参加国际性学术活动。建院17年来,艺术学院出版学术著作、教材及个人画集和作品集10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在国家级大赛中获奖项40余人次,在重大国际性创作、设计、表演大赛中获奖12人次。
多年来,他们魂系北大荒,情撒黑土地,不仅为黑龙江省培养了大批艺术师资,也为全国输送了大量艺术人才。迄今,毕业生中有6人获"全国优秀教师"殊荣;1人获"全国优秀教师"并获"人民教师"称号;1人获"全国十佳优秀教师"称号;9人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5人成为省内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这沉甸甸的硕果后面,无不浸透着辛勤的汗水。
今天的哈师大艺术学院,在办学规模上,可以骄傲地说,在国内同类院校中是一流的。在办学的条件与设施上也是一流的。目前,不仅拥有3栋1万5千平方米的教学用房,而且还有国内一流的、可容纳500余人的音乐厅,可展出近百幅画的美术馆;不仅拥有双管建制的交响乐团,还有着一支以弘扬民族音乐文化为主旋律的民族管弦乐团。
今天的哈师大艺术学院,已经进入了历史上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期。全院师生在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的亲切关怀下,在哈师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与时俱进,坚持改革创新,努力实现着"上规模、上层次、上水平" 的办学思路,为进一步稳定我院在全省艺术教育教学、科研、创作、表演的中心地位,为把学院办成全国同类院校之首而共同努力奋斗!
哈尔滨师范大学副校长 艺术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