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艺术经典 > 艺术宝库 
伦勃朗:用黑暗来绘成光明
                            
日期: 2006/8/27 14:54:07    编辑:     来源:     

十七世纪荷兰最杰出的“艺术大师”之特荣应当属于伦勃朗·哈门斯·凡·兰(1606.7--1669.10)。伦勃朗1606年7月15日生于莱顿,1669年10月4日卒于阿姆斯特丹。其画作体裁广泛,擅长肖像画、风景画、风俗画、宗教画、历史画等。自画像莱顿时期(约1625~1631)作品采取强烈的明暗对比画法,用光线塑造形体,画面层次丰富,富有戏剧性。

  自画像

  伦勃朗在绘画史——不独是荷兰的而是全欧的绘画史上所占的地位,是与意大利文艺复兴诸巨匠不相上下的。他所代表的是北欧的民族性与民族天才。造成伦勃朗的伟大的面目的,是表现他的特殊心魂的一种特殊技术:光暗。这名辞,一经用来谈到这位画家时,便具有一种特别的意义。换言之,伦勃朗的光暗和文艺复兴期意大利作家的光暗是含着绝然不同的作用的。法国十九世纪画家兼批评家弗罗芒坦(Fromentin)目他为“夜光虫”。又有人说他以黑暗来绘成光明。

  伦勃朗对对象内在气质有其独特的理解,他的作品,就形象而言,并不完美,但却从中透出出一种精神气质,折射出某种美和高尚,令人震撼。只有对生活和人生有深刻的理解和相当的洞察力的画家,才能描绘出如此形象。

  花神

  作为艺术家的伦勃朗不避“丑”。他所属的那个时代,意大利的艺术家们把和谐与美看得高于一切。而他,则将自己所见的真实和质朴作为艺术的原点。从他的作品中,人们很少能看到优雅和舒适,苦难和严峻的人生充斥着主题。如果是看惯了意大利优美艺术的人,第一次看到伦勃朗的作品,也许会“不以为然”。而事实上,他的作品需要慢慢品位。

  此外,伦勃朗的油画也很有个性——他经过许多提炼和加工,将光线概括为一束束电筒光似的集中线,着重在画的主要部分,突出主体。同时,他又在暗部用透明的方法,在亮部用厚堆颜料的方法使物体亮部浮雕般地凸起。他还采用暖色调作画,从而增加“温情”,让主题更加明显。

  伦勃朗一生作了数以千计的油画、铜版画和素描,肖像画所占的比重最大。那时的肖像画由于新兴市民阶层的要求,都带有一定的情景性,并不是纯粹的肖像。伦勃朗首先为自己的家庭成员画了不少肖像,如读圣经的母亲、扮作花神的妻子、戴铜盔的哥哥、穿教士服的儿子,还有那幅最富代表性的,画家本人搂着妻子莎士基亚高举酒杯的夫妻肖像等。这些肖像都有特定的情景。这是荷兰肖像画,也是伦勃朗肖像的主要特色。 其次,肖像画之在荷兰建立共和国后兴盛起来,也是荷兰“小画派”产生的重要原因(所谓荷兰“小画派”即专以小幅画面来满足更广大市民阶层的装饰需要),那时除了风景、静物、风俗画外,肖像画是最盛行的商品画。荷兰这时确已使绘画商品化了,它与以前从属于贵族和教会的关系绝然不同,而且绘画受商品规律的制约,也是绘画本身的解放。 荷兰的新兴资产阶级喜欢绘画,首先从肖像画开始,特别是各种行业公会团体的出现,团体性肖像作品成了肖像画家的热门“生意”。不少画家为了迎合订件人的庸俗口味,往往把人物画得不真实,技术上只追求表面效果。伦勃朗当然也参加这个创作行列,不过总览他的肖像艺术,可以以他40岁为分界线,即在此以前,技巧虽然也很熟练,但缺乏独创性。


 

 【今日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