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东方艺术(旧) > 东方艺术·经典 
明式家具与现代空间
                            
日期: 2005/11/30 16:16:13    编辑:张金华     来源:     



  今天我们所能搜罗到的古代家具主要是明清家具。典型的明式家具和典型的清式家具,在风格和理念上有明显差别,而代表古代家具制作水平和趣味之至高境界者,当属明式家具(主要指明至清前期二三百年间生产的家具)。这基本上为世人所公认,由此带动国际范围内研究及收藏的热潮。随着近几年国内经济的发展,民众生活日益富庶,居室空间的增容,也使许多人有条件将注意力引向古代家具的收藏和摆放。尤其是明式家具,因其品质高雅又易于与现代空间相融,更为有识之士所青睐。故明式家具在现代环境的陈设,越来越成为一个值得讨论的课题。

  明式家具的流转生成有着历史的因果,同样,它在当时的陈设也是古已有之。两者协作有序,常常为了最后浑然一体而相互适应,有些特殊形制的家具,甚至就是应专门的摆放地点而设计,例如玫瑰椅,低平的搭脑实际上就是为了不遮挡窗户的视线。这说明当时的实用性,规定了明式家具如何在适当的条件下应景而生。明人沈津为文震亨的《长物志》所作序里提到,“几榻有度,器物有成,位置有定,贵其稍而便,简而载,巧而自然也”, 此外,明人高濂的《遵生八笺》、李渔的《闲情偶寄》,都不同程度记载古人对家具及所设环境的要求,具体而周到。这种实用与格调兼备的精神, 贯穿了古人对生活品质的整体追求,充满了浓郁的文人气息,以至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整个社会在这一范畴的风气。院落是中国古代家居的标准样式,在这里,宅院、厅堂、楼阁、居室各尽其所,各守其道,使用功能变化多端,也使家具的陈设和布局不尽相同。由于历史的久远及社会的变迁,完全的明代居室陈设风格无法重现,好在通过当时的绘画作品及古籍插图并结合家具的实物,使我们或多或少了解到古人生活环境的陈设状况及整体布局的状况,比如厅堂讲究对称和庄重,两侧备椅,正方放置条案,上列牌位或造像,既可以举办典礼仪式,又便于平常待人接客;居室注重舒适和私隐,如文震亨所述,“西南设卧榻一榻,后别留半室人所不至,以置薰笼、衣架、盥器、厢奁、书灯之属。榻前仅置一小几,不设一物,小方杌二,小橱一,以置药、玩器。室中精洁雅素,一涉绚丽便如闺阁中,非幽人眠云梦月所宜矣。”而书房则求精雅和通达,画桌、琴案、书箱、小榻,各就各位,趣味盎然。由于文人具体参与指导了当时居室及环境布置的实施,高雅的风度和理想自然融渗其内。

  这些例证是一些内涵丰富的经验,为我们寻求古老家具在现代居室环境里的魅力重塑,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除却博物馆和公共空间的陈列,对于现代人来说,放置明式家具的多数地点乃私人居所。事实上,明式家具的个人收藏蔚然成风,其重要原因不外乎,以经济上的代价,肯定一件器物的历史价值和审美价值,同时,也见证日常生活的实用价值。与其他收藏品相比,明式家具既显又隐,它有一目了然的体积,但又常常混迹于日常生活之中。





  只是,如今的起居习惯和生活环境已经大为不同,若是依照古人条例教条摆放家具,无疑是刻舟求剑。
首先,应该充分认识到明式家具独立的审美内涵。一件制作精良、造型优美的明式家具,其意义远远超出了实用的范畴。它有如木质的古代雕塑,不需要任何陪衬,也足以让人激赏,让人抚爱。因此,明式家具乃纯粹的观赏对象,在合适的地方,忽略其使用功能,单独陈列,亦可怡人。例如,玄关处,一张小平头案,上置盆景、花石、雕像,临门就耳目一新;再者,走廊尽处,明椅独闲,头悬书法、绘画。面对此景,不失为一种精神的享受。如果你没有能力拥有更多的明式家具,仅此一两件摆放,也会有画龙点睛之效。

  难得的是,明式家具既可独立成章,又可兼容并示,体现其魅力的方式十分宽泛。在不同功能、不同装饰风格的环境中,它有礼有节,张弛有度,恰如其分汇入生活空间。不过,若要更好体现明式家具的好处,悉心经营,实有必要。

  尤其对于有能力拥有更多明式家具,居所陈设以明式家具为主的人来说,空间上的裕足十分重要。在这一方面,雍容大度的明式家具忌局促,适舒朗,需要呼吸的通达。何况一些大型家具,如拨步床、橱柜等,确实不是一般的居所方便容纳的。

  繁琐的西式装饰风格或一般“港台”式室内装潢,并不适合明式家具的摆放,背景庞杂,势必喧宾夺主,影响观看明式家具那优美的线条。理想的摆放背景,最好是以白色为基调的淡雅之色,明式家具的木质和形制方有机会显示出来,在早晨或傍晚,其投影也会带来亦真亦幻的感觉。当然,倘若是肃穆的紫檀家具,墙色施为红调,亦不失是大胆而有效的主意。

  眼下,建筑和室内设计的“简约主义”风格影响全球,其风潮也正蔓延到我们的生活中。“简约主义”要旨似乎与我们古人提倡的“简而空”的思想不谋而合,这种设计理念以空间上的质朴,为体现其他生活元素的丰富多彩,留下了余地。以我们国内普遍的居住格局,“简约主义”风格是一种切乎实际的品质空间。

  明式家具在“简约主义”风格的空间里,有如鱼得水之势。它的明艳韶美、柔婉通透,正好于硬朗无华的空间中,充分显山露水,造成视觉的反差。在此,传统与现代文化、美学与时尚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令人向往。

  现在的居住空间,都有一个宽敞的主要活动空间,用于家庭成员日常共享和接待来客,有时还要在此举办聚会,因而,明式家具的摆放无妨与时俱进,做到合理、大方,符合心理气场。在这样的空间里,应对明式家具作主次分类,一般来说,有些重器肯定落脚于主体位置,比如,罗汉床,因其十分具有仪式感,一定妥置于被“膜拜”的视觉中心,这与古代相仿,只要看看《韩熙载夜宴图》就可知大概。然后,如果有成对的椅子,端立其侧,或是遥遥相对,都有定音之效。中间部分,低矮的榻、炕桌或者禅凳,可以赋予新意,充当茶几的功能。这样,加上其他物什,一个中心区域就围成了。

  一件明式家具放置巧妙,也可以在空间里,或向背,或承前启后,意指区域的隔分,自然妥帖。平头案、翘头案,甚至小榻床,既可以偏处一隅,又可以兀立空间中,起到赏与隔的双重作用,营造一种迂回、含蓄、借景的意境氛围,同时整体空间有虚有实,在视觉上给人以空间的拓展和引导,引人入胜。

  同样,倘若要划出会餐的地方,无须墙隔,只要在一旁桌椅备妥,合适摆放,就自然形成了饭事的格局。假使你舍得以明式家具作为餐桌,一件稍具尺寸的画桌,或者两件方桌合并,均成局面。值得一提的是,考虑到卫生状况和可洁性,建议仍以“简约主义”风格,或是意趣相宜的现代餐桌为宜,而餐椅的配置,则以明式家具补偿,四出头官帽椅、灯挂椅主椅相对,方凳、条凳次席列侍,即使互不成堂,也没有关系。

  在客厅某个重要的地方,墙体或拐角处,立上一对四件柜,或是单件圆角柜、方角柜,确能增加居所不凡的气度。

  有些人在卧室干脆放置架子床,甚至拨步床权当睡具,是一件比怀旧更见“颓废”的事。需要注意的是,如此庞大的建构一旦入驻,空间一定还要留有余地,满而有荡,以搁置其他生活用具,毕竟卧室是一个充满情趣的地方,因此,床,应配备纱帘、帐钩,床上铺陈锦绣垫靠之类,以有体贴温柔、飘逸如梦的质感对比,每每入眠,不知身在何乡。

  书房大凡与古人相类,不过,一张明式画桌上,如今放的也许是一台电脑。墙边的半桌、琴桌,则可搁置主人喜欢的艺术品。亮格柜、万历柜、鸡笼橱、四门联柜,则可摆放书籍和古玩,以成对为最佳。当然,为了方便和密友知己在此相晤,南官帽是要预备的,没有谁比它更体现文心雅意的了。同时,自己若能觅上美轮美奂的圈椅作为主座,一定会油然产生坐定而拥天下之气概。

  有些明式家具的创新用法值得提倡。曾经在一位朋友家,看到她以铁力木脸盆架撑托平底白铜盆,内置集藏把玩的各种紫砂壶,以方便侍弄茶艺。在不被人注意的一角有如此小景,确实令人惊喜。同样的意图,撑托合适的玻璃或青花盆,养上几尾金鱼,也是不错的点子。说到这里,顺便提示一下,明式家具的摆放不应该是孤立的事情,它还需要与其他美器精心搭配,相得益彰,例如绣品、玩石、地毯、瓷器、石雕、平面艺术品,等等,色彩和质感,有绚丽反差之美。试想,在林林总总的家具阵,蓦然出现一件绘有卷草纹饰的青花绣墩,澄明提示沉稳,该是多么让人心旷神怡的事情。

  明式家具在各个空间,应该陈设有“度”,古人讲究家具和环境的“留白”效果,“贵精不贵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纤巧烂漫……”这些要求同样适用当代居室的陈设。“一室不可多置”,物与境应有极好的统一呼应关系,否则有“累赘”之感,不值提倡!

  因此,看到有些朋友将明式家具与清式家具甚至民国家具同处一室,我以为,这不是恰当的选择,简洁流畅与繁琐凝重,类型不一,必有冲突。如果恰好同时拥有这两种家具,建议分为两室陈列,使之各自为阵,各行其道。不过,明式家具与现代设计风格的家具倒有谐和,例如,在客厅里,柯布西埃的钢管沙发、凡·德罗的巴塞罗那椅,以及好多北欧当代家具,和明式家具异曲同工。材质的差别,反而使两者相映成趣,有隽永之趣。这是一种对话,古老文化的魅力,与现代设计风格相看两不厌,极致交流,相融归一,两者同时拥有对另外一种年代的赞美,共享时空的祥和。

  从审美和实用的结合来说,在这个具象化的空间中,我们可以依据自身对美的感悟和偏好,随意组合,提供明式家具的功能新解,以期获得趣味性和变幻莫测的情调。不同的品种,不同的搭配,不同的角度,玩味出不同的使用效果和不同的家居品位,现代家居与古老家具,在人性化、个性化、功能性情化的审美结合点上,得到准确的体现。在有利于明式家具保护、保养的前提下,如何让这种人间珍品继续为我所用、为现代环境所用,确实需要大家巧施妙计,举陈出新,这不仅代表时尚和品位,更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课题。





 

 【今日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